1961年,功德林一战犯被刘伯承点名:让他去解放军军事学院当教员

正一品 2022-03-11 13:18:26

毛主席曾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沦为阶下囚,被关押在功德林之中进行思想劳动改造。1961年,开国元帅刘伯承亲自点名要功德林之中的一位战犯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当老师。

消息一传开,军事学院的学生纷纷表示反对,认为一个手下败将没有资格当他们的教员,但却遭到了刘伯承的斥责。那么,这个来自功德林的战犯是谁?他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刘伯承元帅为何要亲自钦点他?

刘伯承为何让战犯担任军事学院教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各项事业都百废待兴,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迅速提上日程。彼时开国元帅刘伯承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特地辞去军中职务,全身心扑在军事教育事业上。

为了加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刘伯承向中央提出创办一所专业的军事学校,效仿当年的黄埔军校,为国内军队的现代化发展培育输送军事人才。经过多方筹措,1951年,中央军委正式在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由刘伯承担任院长。

然而,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建成之后,刘伯承却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师资力量极度短缺。他常说:

唱戏要像梅兰芳一样的戏曲专家,看病要找医术精湛的医生,那么创办军校也需要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虽然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并不缺乏那些会打仗的将军,但是那些会打仗的将军却不一定有多高的文化,无法用系统的理论教授学生军事知识。而军事学院建立之初那几位寥寥无几的教员,对于庞大的生源来说完全不够,整日连轴转地上课也已经让这些教员疲惫不堪。

后来即便是国家又从华东军政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调来了一批教员,但由于他们人数不多又缺乏带兵打仗的实战经验,起到的作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完全不能满足军事学院的教学要求。

为了解决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刘伯承可谓是煞费苦心,特地派遣人员到全国各地“访贤”“招贤”,从那些起义投诚而来的原国民党军官之中筛选人才。要知道,这些原国民党军官大多毕业于世界一流军事院校,有着十分丰富的实战经验,用来担任军校教员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刘伯承便从这些原国民党军官之中筛选出来了六百多人,这六百多号人迅速壮大了军事学院的教员队伍,使得军事学院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这些教员的原国民党军官身份,起初许多人都对他们并不服气,还说:“手下败将来教导打败他们的人,是要教我我们怎么打败仗吗?”

对于学生的质疑,刘伯承花了很大功夫对学生们做思想工作,他说道:

国民党军官是他们过去的身份,不要因为这个过去就轻看他们,我以前也是旧军官出身,还当过军阀,现在不也是共产党员吗?毛主席说过,革命不分早晚,只要参加革命都是好同志。他们来传授我们知识,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尊师重道,也就要尊重他们。

在刘伯承的敦敦教诲下,同学们都逐渐放下心中的成见,开始接纳这些教员。而这些原国民党军官在担任教员后,也在军事学院中尽心尽力地向学生们传授着自己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经验,为新中国的军队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原国民党教员之中,有一个人是刘伯承经过反复挑选之后亲自点名从功德林中选出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廖耀湘。那么,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刘伯承为何如此重视他?

“常胜将军”廖耀湘

廖耀湘于1906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在那个年代也算得上是小康生活的家境,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在家人的教导下,廖耀湘从小就十分勤奋好学,并立志参军报国。十九岁那年,廖耀湘凭借着聪慧才智成功考入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里,廖耀湘的表现十分良好、成绩也很优异,很快就得到了蒋介石的赞赏和注意。

于是,蒋介石便亲自特批将他送到法国留学深造。法国留学期间,蒋百里曾前往欧洲对中国留学生进行考察,在与廖耀湘谈话过后,发掘到廖耀湘的军事才能和不俗的谈吐思想,因此对廖耀湘大加赞赏。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十分欣喜,还专门打电话鼓励廖耀湘要努力学习、报效党国,将廖耀湘视为得意门生。

廖耀湘在法国留学期间,不但吸收到了国际上的先进军事理论和庞大的军事知识储备,还避开了蒋介石对共产党展开的“围剿”行动,成为国民党内极少数没有迫害过红军的蒋介石嫡系将领。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廖耀湘才正式归国,开启了保家卫国的历程,不到一年就被提为了少将军衔。抗战前期,廖耀湘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张被动防守的主流态势下,逆流而上、积极迎战,打出了悲壮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为南京政府和百姓安全撤离争取时间,使得蒋介石最终看清了日本人的真面目,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虽然南京保卫战并没有以胜利收场,但是廖耀湘顽强守城的决心还是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不过,廖耀湘却并未因为受到嘉奖而感到开心,在他看来,必须要与日本人在战场上正面对决获得胜利,才算出了那口恶气。

不过,他也并没有忘记吸取这场败仗的经验教训,还特地撰写了一篇有关南京保卫战的改进文章,蒋介石看后十分高兴,还将他提拔为当时国民党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参谋长。

在后来的昆仑关战役之中,廖耀湘果然不负众望,一战成名。在与日军进行对抗的过程中,廖耀湘将穿插、分割、包围的作战方法集于一身并灵活运用,将日军主力部队打散之后并各个围歼包抄,最终将所有日军敌人全部剿灭。

昆仑山战役后,人们都对廖耀湘的军事实力佩服得五体投地,许多人甚至专门组成研究队伍来学习廖耀湘的作战方法,还将昆仑山战役与“狄青元夜夺昆仑”相提并论。因此,蒋介石更是愈发器重他,在后来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时,也将廖耀湘派遣出征,而廖耀湘果然成功率领部队突破重围,挽救败局。

还击败了日军号称“丛林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创造了缅甸战场上的歼敌之最。可以说,廖耀湘在对日作战中,自昆仑山战役起一直都是屡战屡胜,军事生涯一度达到辉煌顶峰,于是便有了“常胜将军”这一名号。

功德林中的廖耀湘

那么,就是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悍将、常胜将军,为何会被关入功德林之中沦为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呢?这要从1948年解放战争的辽西战役说起了。

彼时驻守辽西兵团的廖耀湘,预感解放军反攻在即,于是便多次请求蒋介石向东北增派兵力。但是蒋介石却对廖耀湘的兵团过于自信,一度拒绝增兵。锦州被解放军攻克后,蒋介石便让廖耀湘兵团出兵西进夺回锦州。

在解放军东野部队的猛烈攻势下,廖耀湘部队被我军打得全军覆没,而廖耀湘本人也被我军俘虏抓进功德林中进行思想劳动改造。廖耀湘进入功德林之后,本已做好被长期关押的准备,未曾想到有一天,管理战犯的姚伦却找到了他,对他说道:“刘伯承元帅亲自点的你,让你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上课。”

听到这番话,廖耀湘顿感惊喜,但同时又有一点疑惑,他愣了一下随即摆手拒绝道:“这怎么能行,我只是一名俘虏,是解放军的手下败将,不配给胜利之师上课。”

姚伦见状,十分诚恳地安慰他不要有心理负担,就当是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廖耀湘见状也只好顺势而下,谦虚地说道:那就试试吧,如果不达标随时回来!

就这样,廖耀湘很快来到解放军军事学院,刘伯承特地在学院门口亲自迎接,陪同他一同了解军事学院。在军事学院里,廖耀湘遇见了不少以前在战场上交过手的解放军军官,因此底气不是很足,他忍不住问刘伯承:“请问您为什么要点名让我来担任军事学院的教员呢?”

刘伯承笑道:“你作战经验丰富,还出国留学喝过洋墨水,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都很强悍,所以在这方面,你最在行。”当然,功德林之中出过国的国民党军官并非廖耀湘一个,但是他曾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有着善良朴素的过硬人品,是解放军值得钦佩的对手。

1 阅读:522

正一品

简介:揭秘历史,探索真相,尽在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