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萝卜快跑很火,一时成为了网上的热门谈论对象,有人为其摇旗呐喊,觉得它是AI科技创新的具体成功体现,象征着无人驾驶概念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也有人悲观的认为,这种人工智能将抢走广大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岗位,不少人又得开始另谋生路。未来无人概念或许还会涉及到更多领域,可能引发更为广阔的失业潮。
关于正方两方面的辩论,我个人的看法是科技创新驱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无论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其正面意义仍然会压倒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至少从目前看,对人类未来工作方式的影响,其实是不大好评估的。
就拿之前我们所经历过的划时代革新——互联网浪潮来说,的确它消灭了一些工作岗位,例如部分实体店、过多的柜员、停车场收费等等,但同时也催生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电商、快递、自媒体等。
甚至后者从某种层面上讲,门槛更低、覆盖面更广,比如做实体店的门槛就远高于淘宝,各种企事业单位的柜员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而快递小哥,基本你只要愿意吃苦,就能干。
我想AI大概率也会同样如此,很多事情是车到山前必要路,没有发生之前,我们是很难想象到的。
此外,个人觉得人工智能的最大意义可能在于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有人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声称现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令社会感到头疼的问题,又何来的劳动力不足一说。
事实上,就业难和劳动力不足并不矛盾,大学生所谓就业难,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寻找好的工作岗位很难。
十年寒窗苦,好不容易读书出来,谁都希望物有所值,寻找一份相对优越一点的工作,没有谁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当一名低端劳动者。
而现实中,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迅速增长,相对而言,那些体制内、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优质工作岗位却不可能跟随着逐年剧增,这就必然会导致供需间的不平衡。
相反低端岗位呢,当保安、物业、快递、服务员、保洁难吗,显然不难,你总不能说这些就不是在就业吧。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讲,高端脑力劳动者固然重要,但是广大的低端普通劳动者同样不可或缺。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人口老龄化已不可逆转,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的占比将逐年下降,同时伴随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从事低端工作的意愿也将更低,那么中低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会日益突出。
这并非危言耸听,很多小公司、小实体业主应该感受得到现在并不好招人。
然而,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无论高端活还是低端活都必须得有人干,许多不起眼的岗位其实也是必不可少的,而AI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是可以有效的对这一块进行补充。
因此,某种程度上讲,说它有望引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似乎也并不为过。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赞同基本观点,但是有点长 ,不够精炼 ,现在没人能耐着性子看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