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练跳发,每一次站上跳发台,都要克服巨大的内心恐惧。入水的那一刹,又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每天这样一遍遍循环往复。
半米的跳发台尚如此,十米跳台普通人仅仅是站上去,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突然就对跳水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把古早那些经典的比赛视频重新翻出来又看了一遍。
如果以站到奥运最高领奖台作为标准,那咱中国的跳水女皇简直多到数不过来。
但能够达到制霸级别的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只要上了赛场,就绝不让别国旗帜在最上空飘起来的高敏,另一个就是创造台板双冠,退役两年归来仍是冠军的神话伏明霞,四块单人奥运金牌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伏明霞小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父母为了让她锻炼身体,送她去跟姐姐伏明艳一起练体操。
以体操队的选材标准看,伏明霞的条件不算突出,关节硬,柔韧度不够好,就在前途无望进退两难之际,她被跳水队看中了。
跳水和体操有很多共同点,所以跳水队特别喜欢去体操队里挑苗子,陈芋汐也是体操出身转的跳水。
但是刚去跳水队的头两年,伏明霞同样不被看好。
转折发生在9岁那一年,时任湖北省队教练的于芬去湖北业余体校选苗子,从一众孩子中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瘦瘦小小的小女孩,她目不转睛听自己讲解,眼神中充满求知的渴望,每一个动作都能学得有模有样。
于芬后来又仔细评估了一下,发现伏明霞虽然关节硬,但是身材娇小,胯也窄,不容易发胖,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都是一流的,非常适合练跳水,于是就把她带走了。
1989年,伏明霞到济南参加集训,从一百多个小队员中脱颖而出,被选入了国家队。
1990年,12岁的伏明霞在美国西雅图友好运动会上一举夺冠,作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跳水冠军被写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1年,13岁的伏明霞亮相世锦赛,引起了很多成年选手的愤怒。年近30的克拉克向泳联发出抗议: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子来参加这样世界最高级别的大赛,她怎么能受得了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然而就是这个小孩子,用超出亚军20分的成绩惊艳了世界泳坛,让那些大自己十几岁的的成年对手再次惊掉了下巴。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的10米跳台,干脆变成了伏明霞的个人舞台,所有的聚光灯齐刷刷对准了她,她如同一只轻盈的小鹿,踩着欢快地脚步奔向跳台,空气仿佛在她凌空跃起的那一刻凝滞。
【洛杉矶时报】这样描写那场比赛:
“伏明霞站在蒙特惠奇山高高的跳台上,背后是哥特教堂和17世纪的古堡,而世界就在她的脚下。”
还不到14岁的伏明霞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奥运冠军,她也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运动员。
回过味来的外国人开始向奥委会抗议,未经过发育的女孩比成年人有天生的优势,这是不公平的。奥委会的规则专门因为她而改,将最低参赛年龄改成了14岁(历史是一个轮回,二十一年后,另一位14岁天才少女全红婵横空出世,再次震惊了世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伏明霞顶着重感冒上阵,同时拿到了十米台和三米板的冠军,前无古人,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来者。
但就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伏明霞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激流勇退,去学校读书,这位已经拿了两届奥运冠军的“老将”,当时只有17岁。
退役的原因很复杂,表面看是伏明霞厌倦了比赛,想要休息,读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成了权斗的牺牲品。
如果说曾经的女乒是一部甄嬛传,跳水队的陈年恩怨足够拍一部金枝欲孽。(想看的话我可以改天单开一篇)
伏明霞的夺冠,第一个要感激的当属她的恩师于芬。没有于芬的慧眼识珠,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伏明霞。但反过来,伏明霞也成就了于芬。“师凭徒贵”的于芬由省队正式调入国家队,成为跳水队的副总教练,风头一时无两。
于芬、伏明霞
但擅长培养冠军的于芬并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她被卷入跳水队的内斗并最终落败,被排挤出国家队,来到清华组建跳水队。
(于芬现在还在清华开课,很多清华学生都报过她的跳水选修课,此为后话。)
于芬走后,伏明霞就跟着恩师一起来到了清华。
1998年珀斯世锦赛,中国队遭遇滑铁卢,郭晶晶领衔的跳水女队颗粒无收。国家队感受到了严重危机,几位退役名将响应召唤复出。
第一个临危受命的人是高敏,可惜高敏仅训练了半年就因为伤病无奈再次退役。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叫伏明霞回来的呼声越来越高,伏明霞本人也重燃了对跳水的热情。
但运动员复出远没有明星那么简单,高敏就是失败的例子。
由于长期脱离高强度训练,身体已经发胖,技术也跟不上了,再拾起来需要时间和巨大的意志力。
伏明霞面对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于芬和周继红的矛盾已经很深,于芬想回国家队而不得,与于芬共进退的伏明霞只能留在清华跟一群小朋友一起训练,无论训练条件还是强度,都没法跟国家队比。
国家队还以她已经两年没有参加甲级赛为由,拒绝她报名全国选拔赛,她必须先参加乙级赛获得前三名才有资格。
这就好像让一个清华的大学生去跟一群初中生一起进中考考场,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但是伏明霞非常淡定地就接受了,她说有什么关系呢,反正自己第一次拿世界冠军时也跟这些孩子一样大。
南宁乙级赛成为了伏明霞事业再次腾飞的起点,22岁的前世界冠军跟一群孩子同场竞技,并以高出孩子们近200分的成绩拿到了第一名。
没有好的训练环境,她索性以赛代练,一年内参加了12场国内外比赛,慢慢追上了当时的技术,最终拿到了悉尼奥运会的入场券,再次证明了天才就是天才。
悉尼奥运会的三米板决赛,伏明霞拿下得并不容易。前边几轮,郭晶晶一直领先。但是你在伏明霞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她永远都挂着淡淡,稳操胜券的笑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沉稳地完成一次次高难度动作。
郭晶晶最后与其说是输给了伏明霞,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崩掉的心态。
重看当年的比赛,才惊觉伏明霞竟然骗了我们二十多年。
她让我们以为优秀跳水运动员都能台板兼修,她让我们以为复出再夺冠是如此轻而易举。
提到伏明霞,总是绕不开郭晶晶。
很多00后提到跳水女皇,言必称郭晶晶。但从那个年代一路见证过来的人都知道,如果伏明霞不退役,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郭晶晶可能依然很难拿到金牌。
两个人最后的技术差距其实是很微弱的,郭晶晶日常训练时的动作难度经常比伏明霞更高,像一条鲶鱼一样逼着伏明霞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但是伏明霞那份轻盈、淡然与洒脱,至今都是独一份的。
她没有高敏那份紧绷的使命感,也没有郭晶晶那种咬紧牙关的力争上游,而是举重若轻,宠辱不惊,跳水仿佛不是为了夺冠,而是小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林间。
郭晶晶更像跳水圈的章子怡,她的天赋不是最高的,能力不是最出众的,但却是最拼最上进的。她经历过腿骨摔断、视网膜脱落,跳台受限后,就转练跳板,用了八年时间才走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攻击奥运冠军为什么会引群愤,因为每一块金牌都是他们拿命拼回来的。全红婵就算一句英文都不会,也有无数欧美国家争着请她移民,攻击她的记者能吗?
郭晶晶和伏明霞的关系也一直被议论,童年时期的郭晶晶,对这位传奇的大师姐应该是高山仰止的迷妹。
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两个少女正是毫无机心的纯真年纪,彼此好得能分享同一根冰棍,傻傻两个人,笑得多甜。
但是随着郭晶晶慢慢能独当一面,她不再甘心做师姐后面的影子。
悉尼奥运前三个月,奥运人选正式确定,伏明霞才跟着国家队到济南参加集训,彼时的郭晶晶已经是跳水队的一姐。
郭晶晶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每次都是训练最晚的,但伏明霞五点就走从不加训。
这其中有对天才的佩服,也有淡淡的不甘。
(这个采访给了很多人伏明霞不努力的误解,事实上伏明霞为了赶上队友的进度,每天至少训练七八个小时,由于连续的高强度训练,还遭遇了尿血、厌食和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只是天性的乐观洒脱让自己看上去很轻松而已。顶级运动员天赋和努力从来都是缺一不可的。)
悉尼奥运会的女子双人板,两人被临时拉郎配。由于每个运动员走板和起跳的方式都不太相同,所以双人板的配合远比个人技术更重要。
吴敏霞就曾为了配合郭晶晶专门改了自己的走板方式,但彼时的伏明霞和郭晶晶默契度显然不太够,“强强联手”反而输掉了金牌。
每一次跳完别的运动员在池子里聊天,两个人谁也不理谁,颁奖时郭晶晶难掩一脸落寞,这些镜头都被媒体敏感地捕捉下来,成为了两人不合的证据。
后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嫁到了香港,但基本也是各玩各的,让不合传闻再度升级。
不合倒真不至于,曾经的那点少年意气之争,早就随着各自的功成名就烟消云散,剩下一点淡淡的君子之交。
两个人其实还是有过几次同框的,只不过伏明霞远离传媒,不喜欢抛头露面。
这对曾经的瑜亮,如今各自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郭晶晶嫁给了霍启刚,成了时尚圈的宠儿,代言接到手软,还担任了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的裁判长。
夫妻俩互相成就,郭晶晶这些年能得到远超其他冠军的曝光度,离不开霍太身份的加持,而霍启刚也因为与奥运冠军的联姻博尽公众好感前途无量,两个人也因此成为了豪门婚姻的典范。
伏明霞退役后经历了脏话裤事件和摇头丸风波(后被证实了无辜),在人生低谷认识了大自己26岁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顶着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偏见嫁给了对方。
伏明霞曾在采访中表示,她羡慕读书好的人,而且她不喜欢操心,梁锦松把她照顾得妥妥当当,给了她梦寐以求的平静生活。
结婚之后,她与过去淡淡说了再见,极少抛头露面,也没有社交账号。但媒体并不肯放过她,三不五时就用“发福”“臃肿”这样的字眼形容她的现状,拿她跟郭晶晶比个高下,离婚传闻更是从来没有断过。
她从不回应,也不在乎那些刻薄的字眼。
2020年,伏明霞罕见地与郭晶晶、吴敏霞和周继红一起参加了一场为奥运预热的公益直播,郭晶晶开心地跟吴敏霞分享当年的趣事糗事,伏明霞只是淡淡地坐在那里听,仿佛昔日的荣光再也与她无关。
伏明霞身边的朋友说,她现在不会特别留意跟跳水有关的新闻,但如果电视台正好在播跳水比赛,她也会顺便看上两眼。
她更像一位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那个站在群山之巅俾睨众生的少女,希腊神话里掌管跳水的女神,封印了属于自己的永恒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