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人物的重大选择,动机往往很简单很纯粹

愚鲁说文化 2024-08-21 14:55:15

哪有那么复杂?怎就必须把“凡人做不出来的伟大选择”等同于“凡人理解不了的复杂算计”?——毛主席一代人又算计什么了?不也是本着一颗救国救民的心便选择革命了吗?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漫漫长路上,遇到过不少“隐者”。其中最著名以致被李白他们当成典故去用的一位,“楚狂接舆”。孔子好端端坐着他的车赶着他的路,接舆这老哥,忽就拦下了孔子的车唱道:“你这个大凤凰啊!大凤凰!人说凤凰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今之从政者都堕落成什么样儿了?你是不是也该随我隐遁而去……来吧,行动起来吧!还不晚呢。”(参考《朱注》意译之)孔子作何反应的呢?人接舆根本就没给他机会作任何反应,唱完,喷完,走了——就孔子下车的一点工夫便消失不见(《论语•微子第十八》)。还有呐。此仍就是孔子既没招谁也没惹谁,单就是差遣子路去“问津”。

——偏偏问到了长沮、桀溺两位隐者。那是津也不告诉你何在,又把你喷上一喷。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怎么喷的?就是把接舆的那套换了换修辞,其主旨仍在于:这破烂天下还救什么救?我们多好啊,躲得远远的……且孔子这次仍然没有机会直接同隐者说上一说,仅悲伤地对子路陈述了自己坚持下去的道理……还有呐,还没完呐。孔子一行这次遇到的隐者换作了一位“丈人”。老人家不愧资深隐者,说话质朴得多,就不搞那些个“凤凰啊,大凤凰”有的没的了,而直接喷孔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还当什么老师呐?”结局还是一样,孔子还是没能和这位隐者面对面说一说;惟这次总结发言的人换成了子路,换成了他去梳理孔门师生周游列国、不厌不舍的道理。也或许是他看这些隐者实在看够了(以上二事也出自《微子第十八》)。

子路问津处:位于河南新蔡县关津乡(地点有争议)

——恐怕今天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质疑,你们为什么孜孜不倦周游列国?名还是利?

可能真没那么复杂,把周游列国的动机归于“名利”就太复杂了。历史上的大人物的重大选择,动机往往很简单很纯粹。孔子和子路给出的理由即都是:正因为这破烂天下无药可救,才必须有人去做点什么。孔子言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若不是这般破烂,我自不必与之较劲,开开心心地回去当我的贵族名流;子路言之“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样努力下去大概率啥也不是,但还是要努力下去。此亦即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宪问第十四》);《易》则载之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殊途同归。所以,哪有那么复杂?怎就必须把“凡人做不出来的伟大选择”等同于“凡人理解不了的复杂算计”?

——毛主席一代人又算计什么了?不也是本着一颗救国救民的心便选择革命了吗?

毛主席早年听课笔记《讲堂录》:“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亦:很简单很纯粹,扎扎实实。

然而,真就能如此简单吗?的确还有一层,即“救国救民”、“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底下的确还有一层。其也来自孔子在遭遇长沮他们俩之后,对子路的那番悲伤的陈述,其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既生人身,必与他人同群,则对他人的恻隐之心、悲悯之怀,不问缘由,天然如此;否则,接舆、长沮、桀溺你们这些人,难道让我们退化为鸟兽吗?是的,救国救民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天然如此”——就是一个正常人天然地抱有对他人的同情和感同身受。继而,抱有一份对整个人类物种及这个人所处社会的天然的责任感。圣人、伟人,其之所以是那样的人,首先:他们的同情共感能力较一个正常人强大而持久的多。

——凡人理解不了的算计恰终都为凡人所拆解;惟此最简单的用心,总不被理解。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8月20日星期二

【主要参考文献】《论语》,司马迁《史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康有为《论语注》,李泽厚《论语今读》等。

​​​​

0 阅读:39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