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国语》:不论您喜欢文学、史学,或关注教育,都能有所得

愚鲁说文化 2024-07-28 15:56:54

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吗?有啊,喜欢文学的高兴了,喜欢历史的也高兴了,关注教育的就无所得了吗?《申叔时》一篇本就为教育而作,其也不仅给出了该读什么书,还有:该怎么教——甚至是教不会怎么办,还教不会怎么办,一直教不会怎么办……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太子爷若一直教不会,该怎么办”。

偶然读到了一篇文章,非常有意思,《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首先,它大概齐是个什么意思呢?大概齐就是题目的意思,即一个叫“申叔时”的楚人,大谈特谈:该怎么给他们的太子当老师——“帮忙文学”,帮那个真正被派给太子当老师的“士亹”出出主意。再而,这篇文章何以就“非常有意思”了呢?至少是:其一,喜欢文学的人有福了——这篇文章写得太顺了。纵然是来自岁月久远的《国语》,读之亦毫无诘屈聱牙之感,毫无读其他先秦文学时的种种不适应。当然,也有人说《国语》出自西汉的刘歆,但总之是够老的了——老到本该有不小的阅读障碍。

《国语》作者左丘明(有争议)

——直接来一段,大家品品。这一段来自申叔时建议该给楚国太子爷读些什么书:

(士亹)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顺吧?甚至都没什么生僻字;节奏上,一气呵成,“疑是银河落九天”,较后世魏征那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亦不遑多让。还有什么意思呢?还可看上述这段,倘稍细一看:其二,喜欢历史的人又有福了——这篇文章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太丰富了。少则有:1、它为我们呈现出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贵族教育具体都用什么教材;以及:各个教材各自都负责什么——此如《春秋》负责“耸善而抑恶”,《世本》负责“昭明德,而废幽昏”,《诗经》负责开拓孩子的眼界,“导广而显德”……2、有鉴于此,则自然容易理解为何孔子会如此建构儒家的教育体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于斯文皆有对应。夫子引贵族教育向民间。

吴道子笔《先师孔子行教像》

3、申叔时、士亹,皆楚庄王时人,其时孔子尚未出生。所以,是啊,原来《春秋》不只是孔子个人撰著的一本书,而是一种由来已远的古籍的体例。——《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之中的《春秋》,很可能指的是《楚春秋》、楚国官方史书;而孔子所作的那本,实则《鲁春秋》——亦或者基于鲁国官方史书的“孔氏新修本”。4、以此,那个时代的《诗》、《礼》、《语》种种,很可能也不再局限于“一本书”,很可能也是一种古老的体例——指的是“一类书”。今也就还存在着《鲁诗》、《齐诗》、《韩诗》的分列同归,亦或者《齐论语》与《鲁论语》的互鉴(化用柳诒徵等观点)。

——5、司马迁之那般区分传记和表志,或也借鉴了《故志》、《训典》体例。

楚庄王塑像

总之是太多太多的历史信息,上述五条仅即最直观的。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吗?有啊,喜欢文学的高兴了,喜欢历史的也高兴了,关注教育的就无所得了吗?《申叔时》一篇本就为教育而作,其也不仅给出了该读什么书,还有:该怎么教——甚至是教不会怎么办,还教不会怎么办,一直教不会怎么办……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太子爷若一直教不会,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只见他申叔时大大方方地说:“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这就不是你老兄做老师的责任了,是那个小子自己硬撑着不当个人。所以啊,快跑啊,那个小子一即位你就跑——唉呀呀,丢人啊,我们做老师的就不要自尊了吗?(“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

——哈哈哈哈!读史时总很严肃,除非实在忍不住。草作推荐,推荐给往来师友。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7月26日星期五

【主要参考文献】《论语》,《春秋三传》,《三礼》,《国语》,司马迁《史记》,柳诒徵《国史要义》引刘知几、章学诚等。

​​

0 阅读:4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