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帮:亲子关系里你挖了多少坑?乖,妈妈帮你生活不会自理

冰萍感感 2024-07-13 08:26:54

父母为什么执拗于替孩子选专业、学校、学习区域,进而人生?

这种执念背后有怎样的心理机制?

要如何调整?

在人生的舞台上,青少年与重要他人共舞,分寸之内共生,远离共生绞杀,寻找着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平衡。

然而,当这共生的界限被打破,绞杀之痛便悄然滋生,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

共生关系,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描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相互依赖与影响。

这种关系在青少年阶段尤为显著,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等多重冲突和融合的复杂阶段。

适度的共生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和情感发展,但过度的共生或“共生绞杀”则可能导致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

这其实是一种“母子共生”状态——妈妈和孩子好像是一个人。

在“巨婴宝宝”的世界里,“妈”这个词,充满了神奇的味道,是自己的尚方宝剑,只需一个“妈”字,便能获得全世界。

妈妈帮你,妈妈帮。。。

妈妈的自恋,逐渐培养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

孩子和母亲的共生关系,在婴儿时期的前六个月是健康的。

六个月过后,孩子会逐渐与母体“分化”。

没有分化的亲子关系, 会让彼此双方都感得累。

父母会要求孩子听话,处处管孩子,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按照自己的期望而活。

作为父母处处都要去管孩子,特别容易操心,孩子不听话,会让父母感觉到特别的累。

同时孩子也感觉到心累,处处被管,又不能明着对抗,只能是被动消极的对抗即 让做什么偏不做。

想到一个母亲曾跟我说: “女儿上大学后,打给我的第一个电话是问,袜子该如何洗?

第二个电话是,她把粉色的衬衣和黑色的裤子一起丢进洗衣服,衬衣被染黑了,哭着打电话问我:要怎么办?

那个时候,才觉得,可能真的太宠她了,让她与真实的生活接触太少。

但这种感慨也是一瞬间的,更多的时候,想到她考上了自己非常满意的大学,觉得一切都不重要,至少,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记得当时听这位母亲说“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内心一惊。

一个对母亲依赖至此的姑娘,她所欠缺的,何止是洗袜子的能力,要把浅色衣服和深色衣服分开洗的常识。

而是,与年龄相匹配的,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学习之外,对自己能够独立生活的信心,而不是只要遇到问题,就退回到母亲的庇荫下。

这些,本应该在孩子学习具体知识之前,就应该建立起来的能力,而在这个不知如何“洗袜子”的18岁女孩这里,依旧为零。

错过的,哪里还来得及?

从小包办,事事插手的妈妈,不是养出一个“白眼狼”,就是养出一个“巨婴”。   

其实,妈妈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就越差劲。   

因为事事插手的妈妈帮孩子扫清了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就是让孩子失去了本该练习的机会。   

孩子对父母越来越依赖,就会越来越没有责任感,越来越懒惰和退缩。   

一个妈妈的成功,就是让你的孩子成功地离开你。   

妈妈最终要放手,最终要让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他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母爱最伟大的地方。”

真的爱孩子,就要忍住不插手。   

不要担心孩子不会做,因为孩子在一次次的“试错”中累积经验。   

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因为孩子会在一次次“我能行”中累积自信。   

只有让孩子充分的体验,孩子才有自信一次次地证明自己,才会学会对自己负责。

中国家庭有种浆糊逻辑 :边界不清。

第一: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的关系我也要管,我们的关系你也要处理。

第二:我就等于我们,你就等于你们!

第三:是我们互相之间是不能有边界的。 我们之间完全没有秘密, 要共享所有的账户密码。

第四:

连时间上的边界都没有,夫妻之间一吵架,陈芝麻烂谷子全部都兜出来,就是为了几个字:你对不起我。

这样的家庭共生,你别觉得这种共生是什么好事,这都是共生绞杀。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很多成人,在心理结构上是个巨婴,就是没有办法摆脱病态共生。

比如说中国母亲有一个现象,叫唠叨。

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歌词是: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准备了一桌好菜。

你看,爸爸继续缺席,回厨房做菜去了,而妈妈主要负责唠叨。

那啥叫唠叨呢?

唠叨不是话多,而是一种超越边界的控制性的咒语。

很多母亲说,孩子的健康快乐,就是我的幸福。

这是一种伟大到无私的母爱,但同时也是既伤害孩子又伤害自己的“人格捆绑”。

在这样的关系中,似乎孩子需要对母亲的幸福负责,所以必须“刻意”地处于健康快乐中,连体会一下不快乐的权利都没有了。

母亲也因此丧失了独立享受人生的机会,完全成了孩子生活的旁观者,没有为自己活着。

母亲和孩子连在一起,的确有令人陶醉的温暖和甜蜜,却少了两个独立人格屹立在地平线上的健康、大气和壮美。

当家长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需求,关注自己的需要,先让自己情绪与精力好起来,先照顾好自己,那么孩子也会慢慢有力量。

和父母打交道,我发现我们的家长实在是太紧张了。

孩子今天晚上打游戏打到12点了,看着他我一点也睡不着。

孩子不想出门,成天在家待着可怎么办?

孩子不吃我做的饭,每天跟我的交流就是要钱点外卖,我该怎么说?

我也共情了,接纳了,孩子的态度怎么还是爱搭不理? ……

问题层出不穷,焦虑呈指数增长。

孩子的长大,既是肉体的长大,更是精神世界的长大。

一个肉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

妈妈的灵魂不住在自己体内,时刻盯着孩子,寄生在儿子身上,那儿子的灵魂就像挤在狭小灰暗的角落里,无法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动不动歇斯底里发怒发狠,要求一切如我所愿的“熊孩子”。

—— 这样的“熊孩子”真的很悲惨。

母女共生,是母女关系中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难以解决、影响最大的情况之一。

共生关系是一种“依赖又抑制”的关系,会制造各种情绪障碍和表达困境。

也就是,孩子和母亲绞杀在一起。

为何造成共生 造成共生的原因很多。 从母亲的角度而言,因为性别的原因,妈妈更容易对女儿进行各种投射,而女性的情感浓度又大于男性。

因此,母女关系是四种关系中绑定最为紧密的关系,超过了母子、父女、父子关系。

重点说说孩子的角度。

在一段母女关系中,如果母亲渴望共生而没有分离的功能,那么,孩子能做的就很有限。

或者,让我们说得更直接一些,母亲要共生,孩子多半只能被动接受。

因为,从孩子角度而言,孩子对妈妈有着天然的依恋。这种依赖来自于生理和心理。生理上,一个幼小的婴儿只有借助抚养者的照顾才能长大,因为哺乳的天然纽带,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能替代的。心理上,生命早期,孩子出于“死亡焦虑”,对母亲的依赖很大。

做有限责任人 如果看到孩子有情绪你就受不了,想着非把它消除不可,其实这时你需要觉察的是:

我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焦虑?

天气是变化的,有晴天也有下雨天,你是不是要把下雨天都改成晴天呢?

一个人的情绪也是无常变化的,有快乐的时候,有悲伤的时候,有愤怒的时候,有得意的时候,有失意的时候…… 觉察自己无边无际的没有边界的幻想——希望周围的一切如我所愿。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去说“孩子,我理解你的情绪”,而是安抚那个受伤的惊恐的自己,去抚摸一下自己,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人有不同的状态,这不是我能掌控的”。

先好好地爱你自己,让你的这颗心稳下来,安下来,放松下来。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需要你的帮助,比如他说:“爸爸、妈妈,我想你抱抱我”。

等孩子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再回应他,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否则就请你相信孩子正在他的内在完整地经历他的情绪感受,他是好好的,你也是好好的。

我们都可以放松下来,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做一个有限责任人。

60分的妈妈、完美妈妈及糟糕的妈妈。

完美的妈妈有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妈妈,她比有时候不尽职的这种妈妈可能更糟糕一点。

为什么呢?

一个不尽职的妈妈,她可能会让孩子的某些能力早些出来,或者是让他有机会能够跟别人在一起。

有一些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他们有更强的焦虑,因为妈妈不尽责,这个有可能是属于第二坏。

我们认为的第一坏的糟糕的妈妈是属于完美的妈妈,严重的情况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非常严重的精神问题。

要做完美妈妈的时候,我会把孩子看成是我的一部分,所以TA必须要完美。

但是我只做60分妈妈的时候,我会对孩子的要求也只有60分,因为孩子的60分对应妈妈工作的60分,这样两边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可以说,孩子就在40分的不完美里面获得了可以健康成长的空间。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不是健康成长的空间,而是能活下去的空间,就是能到这么严重的程度。

然后60分的妈妈,这个要求对我刚才说的第二点也是有纠正作用的,当妈妈不管对孩子或是自己的要求下降到60分的时候,尤其是妈妈对自己的要求下降到60分的时候,她接纳了自己40%的不完美,就不会把这40%的不完美投射到孩子身上去。

还记得那位56岁开车离家出走,自己一人自驾游的苏阿姨吗?   

人生的前几十年,她在付出和忍耐中度过。   

结婚生孩子后,为了女儿能有个完整的家,她忍耐暴力的丈夫。   

女儿长大了,她为了不让女儿辛苦,又开始照顾外孙,洗衣做饭,全包家务。   

当苏阿姨为孩子做完这一切,才发现人生已过大半,自己是妻子、是儿媳、是妈妈、是外婆,却唯独不是自己,没有为自己活过。   

56岁后的人生啊,她抛弃了所有的身份,只做自己,只取悦自己。   

不是说,做自己就要斩断束缚自己的一切(要是这样,那广大男同胞们要恨死我了),只是说,妈妈们在一些取舍上面也不要忘记自己。   

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妈妈、妻子啊。   

一味的忘我的付出看似很伟大,一定不是孩子最需要的。   

不需要做完美的妈妈,更不需要做最贤惠懂事的妻子,你是你自己,对孩子而言,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了。

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别人的 如果你从小到大都是为别人而活,做任何事情都是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从现在开始试着先顾自己的感受。

你习惯先考虑别人的感受,相当于你的潜意识中心只有别人,而没有自己的位置。

不是付出的越多,亲子关系就会越好。   

很多时候甚至你付出的越多,孩子越让人心寒。   

还真不是孩子白眼狼,不懂得感恩,这在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一个人感恩需要动机:

为什么陌生人举手之劳我们都感恩戴德,反倒是对家人的付出熟视无睹?   

因为前者不欠你的,多给你一分,都值得感激。   

而家人的付出,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天天叫他起床,某天忘了还会埋怨你;

天天给他做饭,某顿不合胃口了,还要数落你。   

虽然很扎心,但这确实是人性的客观规律。

小时候是父母,后来是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不相关的人。

当你惯性以他人的感受为主,甚至当他人的感受与你的感受有冲突时,你还会惯性第一时间忽略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你,怎么可能过得轻松快乐。

现在开始,告诉自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试着拿回自己的地盘,哪怕一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会觉得:

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这个‘自私’,同样是错误的认知。

只有当你属于你自己了,才能有多余的温暖给别人,否则给出来的也不是爱。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考前心理赋能、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0 阅读:19

冰萍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