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中俄,欧洲召开两场峰会,欧盟纳投名状,哈马斯要中国担保?

听芹谈国际 2024-06-14 13:39:13

两场峰会剑指中俄,为何说西方反而把自己给坑了?欧盟向美国纳投名状,“被保护”的企业们为何集体反对?与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之前,哈马斯为何要中国出面担保?

西方剑指中俄,捆绑遏制政策势头明显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将中国与俄罗斯进行捆绑、实施双重遏制的倾向愈发明显,冲突升级的两年多时间里,西方不但制造出了所谓的“中国援助俄罗斯”谣言,还不断在俄乌和平议程上指摘中国。近期,欧洲更是接连召开两场剑指中俄的峰会,试图将中俄两国孤立,并对两国施加政治压力。

首先就是已经开始的G7峰会,这场会议于6月13日到6月15日在意大利普利亚举行,根据意大利方面公布的议程内容,这场峰会有两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其一就是广泛讨论与全球南方国家有关的内容,包括非洲问题、气候变化、发展问题等等,意大利还特别为此邀请了创纪录数量的外国领导人,其中包括很多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甚至是金砖国家的领导人,G7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广泛拉拢全球南方国家,降低中俄两国在这个固有阵地的影响力。

其二则是直接对中俄发起制裁或警告,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与“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及俄乌冲突都会成为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峰会的联合声明计划对中国小型金融机构发布警告,要求其不得“协助俄罗斯躲避制裁”,同时还会宣布新的对俄制裁内容。

彭博社在会前获得的G7领导人声明草案中就直接宣称,中国正在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进行的支持具有重要和广泛的安全影响,这相当于将此前广泛宣传的“中国援助俄罗斯”论调进行定性,此外,声明草案还敦促中国推动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促成所谓“公正的和平”。

而有关,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以及“不公平贸易行为”等问题,这份草案中也做出了明确的定性,其中认为中国当前的政策正在产生“全球溢出效应”、“市场扭曲”以及一系列行业的“有害产能过剩”,而G7“并不想伤害中国或阻碍其经济发展”,只是认为一个“遵守国际规则的不断发展的中国”符合全球利益。

为此,美欧将会在此次峰会之后结成统一阵线,一起回应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还有可能会以此为基础继续拓展对华遏制合作,建立G7半导体供应联络小组,而这是过去几年时间里美国对华遏制的主要方向之一。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那就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此次G7领导人峰会上计划发表与中国钓鱼岛及南海相关的演讲,表明日本的立场。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我们能够提炼出,这样一些信息:

一,借助本次峰会,西方以官方态度彻底将中俄两国绑定,并推出了在全球孤立中俄,同时对中俄继续进行双重制裁的战略。

二,本次峰会之后,西方的对华遏制共同阵线正式诞生,美欧两国在贸易战与科技战层面完全达成共识。

三,除了整个G7的共识之外,美国还计划利用单一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矛盾,继续牵制中国力量,强化对华施压,以迫使中国屈从于以往的霸权国际规则。

而这些还不是西方所谋划的全部,除了这场峰会之外,还有一场所谓的和平峰会,同样将中俄两国作为主要目标。

联合遏制的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即将于6月15日到16日在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就是另一场针对中俄的鸿门宴,据美媒13日报道,这场峰会的主要目的是启动乌克兰和平进程,并带动之后,的和平会谈,为乌克兰建立一个持久的和平框架。

但实际上,峰会的目的并不单纯,因为这场会议,所提及的乌克兰和平进程,并不是以俄乌双方的诉求为基础,而是只考虑乌克兰的单方面主张,会议想要建立的和平框架,将会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的十点和平方案为基础。

而对于这十点和平方案,俄罗斯方面一直都有异议,尤其是其中要求俄罗斯彻底撤出乌东地区,并审判俄罗斯战争罪行,让俄方一直都无法接受,是俄乌双方和谈的最大分歧。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来理应让俄乌双方,一起到场,就双方的主要分歧进行谈判,推动和平进程,但是这场峰会的做法却是,基于乌克兰一方的诉求形成和平框架,而后,借助峰会的,国际性质,将这一合并框架当成国际共识,以此向俄罗斯施压,迫使俄罗斯让步,接受乌克兰的和平诉求。

这不是谈判应有的态度,也不可能对俄乌和平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很可能是事先已经知晓这点,美国方面并没有对这场峰会表现出重视,已经抵达欧洲参加G7领导人峰会的拜登,甚至不愿意抽出一天时间前往瑞士参加峰会,而是派遣代表前往参会。

虽然连美国自身都不认为这场会议会推动和平进程,但美国却看到了这场会议背后的政治价值,想要以和平峰会施压俄罗斯的同时,也将中国拉入这摊浑水。

美国与乌克兰两国就多次要求中国前往参加这场峰会,在中方明确表示拒绝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直接与中方翻脸,在香格里拉对话中公开批评中国,声称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的工具,帮助俄罗斯阻碍其他国家参与峰会。

美国很明显早就已经知道,中国不会参加这种,当事人缺席的会议,所以才利用,这次峰会进一步捆绑中俄,把中国描述成,拒绝和平在冲突中协助俄罗斯的国家,从而创造出遏制中俄的理由。

结合G7峰会中的信息来看,现在整个西方利益集团已经拉开一张大网,想要将中俄两国包裹在其中,以此维护西方的霸权秩序,进一步阻碍中俄发展。

但是对此,中俄两国都没有表现出畏惧,俄罗斯仍旧在维持俄乌前线优势,而中方已经明确对西方的制裁行为做出强势回应。

在6月11日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合作不受任何第三方破坏干扰,从不接受任何单边制裁,中国将会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是在直接告诉西方,如果想要以中俄双边关系为借口,将两国进行绑定,以此来推出制裁政策,中方必然会做出反制。

而以中国当前的体量,反制行动必然会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影响,在如今这个全球经济低迷,欧洲经济停滞的时代,这将会给西方也带来巨大的伤害。

究竟是要选择合作共赢,还是两败俱伤?现在完全在西方各国的一念之间,G7一旦通过新的制裁措施,一场零和博弈或许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欧盟向美国递交投名状,但德国车企集体反对

这可能发生的新一轮,全球经济争端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个案例,那就是欧盟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

在6月12日时,欧盟委员会宣布,暂时认定中国纯电动汽车价值链获得了所谓的不公平补贴,对欧盟纯电动汽车厂商构成了经济伤害的风险,因此而宣布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关税。

这标志着欧盟,开始彻底走向贸易保护主义,后续中国若对欧盟做出反制,中欧贸易战就会因此爆发。

但是此时的欧盟内部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加税政策出台之后,那些被保护的企业却纷纷出面反对。

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就在12日时对外表示,德国作为一个出口国,不需要日益增加的贸易壁垒,取消限制,扩大公平自由贸易将会为德国带来经济增长。现在绝不该走向贸易保护主义道路。

斯太兰蒂斯集团则发出声明指出,作为一家全球跨国汽车企业,该企业相信全球贸易环境中的自由与公平竞争,且不支持导致世界趋向分裂的措施。

大众汽车,则在声明中表示,反补贴关税不适合增强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德国和欧洲市场,目前对纯电动车的需求疲软,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定负面影响远超其潜在好处,特别是对德国汽车行业而言。

宝马集团行政总裁齐普策,更是直接批评称,额外进口关税是错误,决定将会损害欧洲公司以及欧洲的整体利益,保护主义的螺旋上升会导致孤立。

这是个十分反常识的现象,欧盟委员会从去年开始讨论如此长时间,其间经过了诸多争论,最终得出一个可以完全抵消中国电动汽车利润的关税额度,实际上,已经将中国电动汽车对欧出口的道路封闭,其目的就是让这些欧盟厂商享受没有外来竞争的欧盟市场,为何这些厂商还要如此反对呢?

其中的原因就是,跨国公司的利益与政客的政治利益出现冲突,对于当前政治正确挂帅的欧盟来说,政客只要表现出一种我保护了本国产业的姿态,就能够得到政治层面的利益,甚至可以获得选民的信任。

但是,跨国公司所需要的不只是本国的市场,还有全球范围的利益,我们可以发现,反对保护主义政策的跨国公司高层,大多都提到了公平贸易与自由竞争这两大关键词,为何这两大要素对这些企业来说如此重要?因为一旦有某个国家的市场,采取保护主义政策进行对外封闭,必然会导致连锁反应,致使其他国家的市场也呈现出封闭的趋势,最终导致整体市场份额缩水。

这是这些跨国公司所无法忍受的后果,欧盟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无非就是中国在电动汽车层面的技术超越了欧盟企业,但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技术的落后可以通过研发来进行追赶,甚至可以与竞争对手进行技术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竞争力更强的新产品,但因为政治因素所关闭的市场,会直接打断车企的上升空间,同时,关闭,合作通道,这些在国际市场经营多年的车企,怎么会不知道闭门造车的后果?自然会强烈反抗来自政客的所谓保护。

这种现象也说明,欧盟的政策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根本就无法保证保护对象的利益,或许对于欧盟的政客来说,拿出这些政策最大的意义就是向美国纳投名状,加入美国的统一战线,但最后受损的必然是欧盟自身的利益,因为美国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美国有特斯拉这家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做保底,可以放开手与中国博弈,而欧盟不但技术层面落后,而且市场更加狭窄,完全加入美国阵线,最终只会是满盘皆输。

美国信誉下跌,哈马斯请求中国担保和平

除了欧洲方向的局势巨变,近期中东冲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根据美国纽约时报12日报道,第八次前往中东进行斡旋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记者会上声称,对于联合国安理会日前通过的美国设加沙决议,哈马斯提出了一些无法接受的修改意见。

而有记者追问,这些修改意见究竟是何时,布林肯却选择沉默,他拒绝透露任何有关细节,仅仅是强调这些修改超出了哈马斯当前的立场,而在当天晚间,哈马斯官员就公开驳斥了布林肯的这一说法,强调哈马斯的一场相较五月份时并没有做出大改变,并指责美国偏袒尚未对停火协议表态的以色列。

随后,纽约时报得到了两名据称是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成员所披露的信息,表明哈马斯所提出的修改细节,是要求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作为担保国共同签署停火协议,同时,哈马斯还希望美国能够就永久停火和以军撤出加沙做出书面保证。

如此一来,布林肯的态度就说得通了,自巴以冲突升级之后,美国一直都站在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上,同时,希望将自己作为中东的唯一话事人,完全单独主导巴以停火,这很明显已经引起了哈马斯的担忧。

因为如果只有美国单方面承诺,日后美国完全可以翻脸不认人,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因此即便签署停火协议也不够保险。

此外,以美国一直以来偏袒以色列的态度来看,美国不太可能,会完全堵死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开战的通道,而是很可能会给以色列留下后门,方便以色列再次搅乱中东。

因此哈马斯才提出要求中国等国进行担保,并让美国做出书面保证,只要有这些保障内容,以色列想要再度进攻加沙,所要考虑的要素就会大大增加,连美国方面都会受制于,这些证据,很难在以色列再度开战之后,继续在联合国为以色列打掩护。

基于这些因素来看,哈马斯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不能杜绝冲突再度爆发的可能性,那么签署和平协议的意义就会大大降低,巴勒斯坦真正建国也会遥遥无期,必须在这个全球都反感以色列,屠杀平民的时候,争取巴勒斯坦的正当利益。

但是从布林肯的反应来看,美国很显然并没有打算同意哈马斯的要求,恐怕中东的和平议程,还会经历更多的波折。

0 阅读:44

听芹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