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死的梁山好汉,只封低阶忠武郎节义郎,到底值不值得?

自说文史 2020-01-18 11:11:27

当初,武松刚准备去二龙山落草,宋江就告诉他,以后有机会就招安,让鲁智深、杨志等人也招安,为朝廷出力。后来,武松鲁智深等人反对招安,宋江还是坚持招安。宋江考虑的,其实是大家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官位。道理很简单,不招安没有出路,梁山好汉不可能一直跟朝廷打下去。

但是,招安的代价是很大的。起初,好汉们北征辽国、田虎,而后又平定淮西王庆和江南方腊,102位参战人员,最后仅有36人活着回来。

应该说,好汉们的确是通过出生入死,才立下这么多功劳。比如没羽箭张清,他在征辽时曾经被射中脖子,若非安道全救助,他已经死了。最后征方腊,张清被厉天闰所杀。然而,这些战死的好汉,最后的追封很低阶。

这些战死的好汉,正将(也就是三十六天罡星)均被封为“忠武郎”;而偏将(也就是七十二地煞星),则被封为“义节郎”。

在宋朝,忠武郎属于正四品虚职的官职,当然实际上可能没那么高,估计六七品的样子;其实虚职等于荣誉称号,没啥权力,非要讨论几品也没多大意义。正将都是虚职,副将的义节郎可想而知,只会更低。

明明立下战功,却值得个低品阶的虚职,好汉们值得吗?其实,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

战死的将领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无子嗣的人,第二类是有子嗣的人。

对于第一类人来说,比如史进、石秀等人,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个人荣誉还在,这个荣誉,是可以保证个人死后名声的。比如这些人,本来是一直被骂为反贼的,反贼是遗臭万年;但是又因为他们立了功,被朝廷敕封,他们便不再是反贼,可以说是“流芳百世”。

因为,他们不会因为战死就被忘记,朝廷给他们修庙祭祀了。

谁愿意遗臭万年,死后还被后人唾弃、辱骂呢?没人愿意,好汉们之所以接受招安,其实也是基于这一点。

对于第二类人来说,首先他们和第一类人一样,名声不再恶臭。当然还更重要的,那就是孩子以后不会继续被骂反贼的后人,他们可以挺起胸膛做人,可以为自己的父母感到骄傲,可以正大光明地去考功名等等。

比如张清的儿子张节,他后来被母亲仇琼英培养得不错,还继续做了武将,并且随吴振杀得金兀术割须而逃。还有宋清的儿子宋安平,他后来被父亲也培养成才了,考了功名,做了文官,成了秘书学士。

试想一下,如果张清和宋清没招安,他们的后人能这样吗?恐怕不是被剿灭,也只能是偷偷摸摸做人吧。像宋清这样后来娶妻的,如果一直在梁山,可能都没有后人,更别提孩子还成才了。

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孩子考虑,招安就是这样。所以,只要招安就很不错了,何况还能有荣誉称号。

还有一点,这些战死的好汉,爵位是可以让孩子继承的。他们虽然死了,但是爵位给了孩子。有了爵位,生活地位都不一样了,从反贼到爵爷,这差距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了。这一点,水浒中有说过。

随降圣旨,将这已殁于王事者,正将偏将,各授名爵: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如有子孙者,就令赴京,照名承袭官爵;如无子孙者,敕赐立庙,所在享祭。——《水浒传》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不论有无子孙,这种敕封对好汉们来说都是很划算的。

更何况,九天玄女说过,108将本身就是天罡地煞星下凡,他们只要为国效力,辅国安民,死后都是会回到天上归位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战死后,都回归天界做正神了。如果不这么做,则是“罪下酆都”,也就是下地狱了。

这么看的话,战死的好汉还是很值得的。

0 阅读:6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