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
一个犹太人开了个加油站,生意火了;立马另一个犹太人就在旁边开了个餐馆,然后第三个犹太人开了家超市;第四个,第五个……外面来的人越来越多,加油站、餐馆、超市环环相扣,生意越来越火。
中国人做生意呢,你开了个加油站火了,立马有人在旁边也开个加油站,第三个人看着眼馋,也开一个(加油站),不仅开,我还要卖得更便宜。然后过一阵子,前后左右都是加油站!……最后恶性竞争,谁也赚不到钱……
都说这是个老掉牙的段子,但这样的故事正在中国精酿赛道上演。
精酿啤酒内卷十分严重,卷的是什么呢?大多数是在卷价格。
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上,为了抢夺消费者,大家互相紧紧盯着对方。今天你买二赠一,明天我就单品五折,你敢卖200,我就敢卖100,生怕对方价格比自己更低抢走了顾客。结果价格战打着打着,大家都没了利润。
价格战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低水平竞争,没有底线的价格战,只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差的消费体验,结果劣币驱除良币,使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图源unsplash
当大家只盯着价格,只关注对手的动作,那视野自然变得狭隘。卷错了方向,就容易走进死胡同,越卷大家就会越难受。这个过程中,许多商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价格战里,结果一败涂地。
我们来看看日本「失去的三十年」,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消费者的信心更是明显减弱,经济的发展走势和现在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面对内卷的问题,日本依然走出了优衣库、堂吉诃德、任天堂、罗森、7-11等巨头,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2012年我到东京旅游,为了体验当地的酒馆文化,走进了一家居酒屋。
居酒屋的门店不大,菜单上多是关东煮一类吃的,其他就都是酒了。店里坐着不少客人,可让人疑惑的是,我们都是大口喝酒,时不时干一杯。可旁边的人基本都是一口一口的小抿,好像舍不得喝一样。
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有什么特殊习俗,后来问了兼职的中国留学生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家专门的徒弟请师傅喝酒的店,各自AA付款,谁都舍不得喝。
这次经历让我震惊,日本的酒馆细分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甚至不同偏好的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居酒屋。
图源小红书
在北海道,我遇到一家专门面向单人用餐者的居酒屋,有专门的单人饮酒隔间,有可供手机等设备充电的电源插座,客人用消过毒的平板电脑进行点餐。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给那些有些社恐、厌倦麻烦的消费者一个安全惬意的饮酒场所。
不仅精准细分人群,为不同的消费人群定制产品同样是日本品牌的强项。
三得利针对女性群体推出了和乐怡预调酒,主打强调放松独酌的饮用场景;针对男性客群推出了金麦,强调佐餐属性。
麒麟啤酒注意到消费偏好会随着季节出现变化,于是从 2014 年就开始推出了季节限定包装:3 - 5 月售卖樱花版啤酒,9 - 11 月售卖枫叶版啤酒。
除了细分市场,日本品牌还擅长创新。
80年代,日本几乎所有的啤酒品牌,都在生产略带苦味的传统啤酒。
朝日啤酒经过调研发现,随着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用户会期待更加爽口的啤酒。
于是大胆推出了Super Dry啤酒,将“鲜度”作为顾客满意的目标,这个单品一举将朝日啤酒的市占率从10%拉升至了25%左右,掀起了日本的啤酒味觉革命。
图源网络
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麒麟随后强势出击,一番榨啤酒萃取头道麦芽汁酿制啤酒,追求地道的纯粹口感,实现了清爽的啤酒口味,“一番榨”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札幌啤酒也不甘示弱,通过生产和更新其产品“札幌啤酒黑标”来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刺激销量。
另外,啤酒是一个非常重体验、重服务的品类,好的服务创造好的消费体验。
日本整体服务业的水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不管是居酒屋也好,还是任何一家小店,服务水准都不会非常拉垮,已经形成他们的行业标准了。
中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大的消费人群。按照三浦展的划分方式来看,第二消费社会到第四消费社会几乎同时存在于中国市场,这也意味着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发生,再小的细分人群都将是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在行业发展上,日本已经作出了榜样,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对于中国啤酒来说,面对拥挤的市场,应该去卷品质、卷服务、卷酒馆细分、卷场景打造、卷产品创新,卷出新高度、卷出新利润、卷出行业新天地。
参考资料:
1.数英DIGITALING,Edith,三得利,把“打破同质化”玩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