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于“无用”的魔咒?我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个肯定

童行书院育儿 2024-11-01 05:26:49

写在前面:

李文秀的坚定: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范思辙的沮丧:我干得多好他都觉得我没用。

高晓亮的愤怒:你出人头地了吗?

欧文·亚隆80岁在梦中大喊: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

三毛的悲哀:爸爸,你仍旧不欣赏我。

他们困于爸爸或妈妈的魔咒中,想要的不过是一句肯定。

《我的阿勒泰》有很多被人喜欢的理由:美景,颜值,远方,梦想,中年女性的光……特别是张凤侠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治愈。她不仅治愈了剧外的众多人,在剧中,张凤侠也治愈了女儿文秀的无用论。

简单地说,有用就是有价值,无用就是无价值。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有人指责“你怎么这么没用?”,也有人自责“我怎么这么没用!”,表达了一种不被认可,没有达到期待,不被看好的评价与感受。这就是文秀感知到的无用。

这样的感知很常见,特别是在家庭中,不管父母有无说出口,孩子都能感受到。有的人即便已成年,无用的感受仍旧如影随行。最近看剧与看书中,这样的五个人扎堆出现,他们有的走出了魔咒,有的终身困于其中。

李文秀: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文秀刚开始还有些看不上妈妈的得过且过,想让妈妈为她的安全感负责。但张凤侠说:自己的安全感自己负责。

之后,文秀走上自我负责之路:她打算帮妈妈要账,从中提成,赚取离开的盘缠。

当时文秀握紧小拳头,目光坚定的跟妈妈“立志”: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她下定决心想证明自己。紧握的小拳头,是要打破笼罩在身上的“无用”的感觉。

无业归家的女儿“自我觉醒”,打算努力奋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正中靶心。而张凤侠没有惊喜于女儿的昂扬斗志,她望着女儿脸,看见的不是斗志,而是“无用”的重压。那一刻她就决心拔出女儿心中的无用之刺了。

张凤侠对女儿的肯定

历经波折后,母女二人得到一头用来抵债的骆驼,算是收到了欠款。文秀兴高采烈地对张凤侠说: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文秀求夸赞的表情溢出了屏幕。

这时,张凤侠说了那段感动了无数人话:

我把你生出来不是让你服务他人的,就像这草原上的牛啊草啊,当它们被人吃被人用叫有用;当它们没有被人吃没有被人用叫没用。当它们没有被人用的时候,它们自由自在地呆在草原上也是很好的呀。

是啊,一株草一头牛,自由自在地呆着就是很好的。那么我们这些“高贵”的人呢?如果这样呆着就是没用的吗?

张凤侠的肯定,打破了女儿背负的无用之锅。她说这几句话时,文秀的眼睛闪闪发光直直地盯着妈妈。文秀的心也是闪亮的,她在妈妈的话里,在妈妈的姿态里,看见了自己,得到了肯定,收获了力量:你本身就是有用的。

这段如草原上的风一般吹过的话,让人心酸酸的,眼热热的,心里却多了些力量。

我们真的太需要无条件的肯定了。这种肯定让我们释放。释放被“没用”压抑到快鼓爆的压力,吐出一口气。当你松下来这口气,才可能去吸入新鲜的空气。

范思辙:我干得多好他都觉得我没用

在另一部大热的电视剧《庆余年》中,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范思辙。

范思辙总是怀疑自己没用,他深信父亲范建认为他是没用的:我干得多好他都觉得我没用。

这句话很戳心,很多人真的相信: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被下了定论,被他人看死,也被自己看死。

还有人在被看死的过程中拼命挣扎,不停的折腾,想做出点什么,想被看到:我有用。拼命去争取有用的评价。

范思辙去邻国避难,出发前,他眼巴巴地望向父亲紧闭的房门,垂头转身走了。

没用之人,不值得送,不配有爱。

范父听了范闲的劝告,在最后一秒打开门叫住了范思辙,说出了他一直说不出口的话:你没让我失望,范思辙,不愧是我儿子。

简单的一句话,是范思辙多少年的等待呀!

这句话释放了范思辙,打开了他背负的枷锁。原本被动的避难远行,因为打开了枷锁,让范思辙真的开始走上他热爱且擅长的财富之道。

高晓亮:你出人头地了吗?

在《我的阿勒泰》中,有另一个被无用论捆绑的人:高晓亮。

他是剧中的坏人,对于那些被他伤害的人,他没有内疚,天经地义一般:“我也要吃饭,我也要生活。”那么没心没肺,却也深深的被捆绑着。

高晓亮的绳子是父亲的不认可。父亲的“你出人头地了吗?”是他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陷阱。

他拼命去证明,要把这句话翻转。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可以靠女人,可以去骗,只为打倒这句话。

他一直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从小到大的渴望累积着。当面对其他人的否定时,积累的怨恨就变成了恼羞成怒,没有空间去容纳任何轻微的否定。

文秀和范思辙被他们的家人救赎了。而高晓亮没有这个机会,他一步一步走向另一面。

欧文·亚隆: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困境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有。

即便已经白发苍苍、功成名就,那些深入心底的刺还在。

知名的心理学家欧文·亚隆,80岁时,还在梦中大喊:“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他说:我恨在我生命之终,却不得不问:“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

恨,但消除不掉。80岁,妈妈已经去世10年,梦中仍逃脱不掉。就像毕业后你做的那些考试的梦,它们在梦中追逐着你,阴魂不散。

三毛:爸爸,你仍旧不欣赏我

作家三毛,洒脱走遍万水千山,仍走不出想要父亲认可的心结,她写到:

“这一生,丈夫欣赏我,朋友欣赏我,手足欣赏我,都解不开我心里那个死结”

“我也知道,爸爸,你仍旧不欣赏我。”

“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

赚得全世界也不如爸爸的欣赏。

我们如此渴求着父母的欣赏,他们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最初最亲密的关系,对我们的影响巨大而深刻。

尝试做解铃之人

父母的力量如此之大。

当我们身为父母时,尽量不要在孩子的肩上压上无用大山。

多肯定,让孩子感受好,孩子会从一次次的被肯定中,发展自我肯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觉察到孩子有背负,我们也可以尝试做解铃之人,帮孩子解除束缚。像张凤侠云淡风轻的聊天,范父迟来的一句肯定,都可以移除孩子心中背负的大山。

为自己松绑

如果你就是那个背山的人呢?你可能没有张凤侠那样的妈妈、范闲那样的哥哥,在某些时刻帮我们打通任督二脉。那也不要放弃对自己的解救,让自己好受一些,多一点舒服,少一些束缚,可以尝试做以下几步:

1. 跳出非黑即白的模式,给自己松绑

洗衣机能洗衣服,它是有用的。洗衣机坏了,它是没用的。

人不是机器,不是只有两种模式。不是栋梁就是朽木吗?

多给自己松绑,不要卡死在一点上。不是只有100分的人是有用的人。一个足够好的人就是有用的人,一个60分、70分的人就是有用的人。

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都需要这样的声音。给自己多一点空间呼吸。

松绑很难,需要机缘、勇气和时间,做不到也没关系,有一些伤疤就有一些伤疤吧,连心理学大师也无法逃脱,何况我们。

2.把评价的尺子夺过来

夺过评价的尺子,少自证,多肯定。

少自证,不把有用没用的判分标准交在他人手里。

多肯定,多给自己一些肯定,多给孩子一些肯定。相信自身就是有用的,想想那些草原上的牛羊和花花草草吧。

当范思辙不再茫然向父亲证明自己,他才更专注去做他擅长的、想做的事情。这时,他反而“真的”“有用”了,他在经济上的天赋,连光芒万丈的范闲也无法掩盖。

3.少他用,多自用

真正的有用,是去发现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

看见自己的价值,多想着把自己用好,做自己的栋梁。

为想做的事情而努力,而不是为了证明而努力。

解开枷锁,夺过尺子,只有做自己才是别人不可以替代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早就告诉过我们了:我们每一个人必有用。

肯定,让天生有用的力量得以生长。

我们的阿勒泰:从被肯定到自我肯定

文秀有自己的远方:北京。她想去北京学习写作。

但在张凤侠打破了她无用的重压后,文秀的远方变了:不去北京,去夏牧场。

文秀跟奶奶说:我不去北京了,我在这里也可以写作,我想写什么写什么。

“我想写什么写什么”,不再怀疑自己没用,不用去远方寻找他人的肯定。

我就是好的,我就是有用的,我想写什么写什么。

如果她没有看到自己的有用,她还会继续想去远方寻找自己,去证明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有用,什么是自己的人生?一方面,我们总是被外界评价裹挟,尤其当下迷雾一般的环境下,压抑迷茫找不到方向。另一方面,我们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好似无法和解,重复打转。

或许更重要的是,由我们自己来提供每日所需的安慰:建立自我肯定,从生活细微之处看到自己的价值。

文秀从被妈妈肯定,转为自我肯定,在这之后才有了她的阿勒泰。

马儿牛儿自由自在的吃草。文秀自由自在的写作。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我们自己的阿勒泰。

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如何掌控内心批评的声音?如何训练自我肯定?

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课程中有一个主题:“你觉得自己怎么都做不好吗?”详细深入解读了如何倾听与分析内心的声音,如何做“自我肯定”的训练,让我们看清阻碍自我肯定的来源,学会拒绝内心批评的声音,成为自己的辩护律师。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欢迎加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作者 | 闪闪

不焦虑俱乐部小队长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郝景芳:重新回想育儿之路,什么是有用的当下中产的启示:撕掉外在标签,最治愈的日常,其实并不贵从这本教育好书中我找到了让孩子既快乐又成功的方法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2

童行书院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