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步步紧逼,孩子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童行书院育儿 2024-10-22 04:46:52

写在前面:

今年5月,OPEN AI发布了ChatGPT 4o,一则AI讲题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科技进步对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时我以为,AI进化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

然而没想到,仅仅4个月之后,OPEN AI就发布了o1系列,不仅推理能力有明显的进步,更是展现出了“类思考”的能力。

无独有偶,仅仅一个月之后,马斯克多次失败的星舰助推器回收终于成功了。

科技进步的速度之快,让我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相比之下,教育改变的速度看起来真的让人着急,孩子们一个学期心无旁骛地学知识,然而学还没上完,知识也没掌握好,科技就有了新突破。

怎么学仿佛都赶不上社会需求的进度,难道我们必须得卷上加卷么?

面对这样的环境,孩子的出路在哪里?怎样的教育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很多人可能觉得,无论是AI的进步还是火箭的回收,都是离自己很远的事儿。

或者觉得,无论AI怎么变,只要孩子学习够好,将来能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些都不是事儿。

但实际上,这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事儿,其实都在实实在在地重塑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重建孩子未来就业的处境。

我妈妈退休前在一家银行上班。

我对银行营业厅的第一印象是并不宽敞的空间,几个柜台,柜台上方有铁质的栅栏,人们都是手工记账。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妈妈工作特别忙,时常加班到深夜,甚至还会在凌晨被叫走。

她说,因为他们行里要上微机(电脑)。从那时候,银行开始联网,记账电子化。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我自己也进入了银行工作。

虽然我们依然在用电脑工作,但也经历过很多次系统升级,数据化等过程。

这些经历都让我更清楚地明白,科技的进步给人带来的不确定,远不是考个高分,找个好工作可以解决的。

前一段时间,无人驾驶备受关注。

它让人清楚地看到,科技进步给人带来的威胁之一是,岗位被替代。

于是很多家长觉得,就是不能做底层的工作,要是能找到好工作,就不那么容易被替代。

但其实,在AI如此快地迭代之下,我们无法预判,它未来到底会发展出什么新技能,也无法预判到底什么样的岗位会被替代。

这只是不确定之一。

除此之外,科技带来的另一种不确定是,即使工作的岗位仍然保留,工作方式和内容也可能会被颠覆。

我自己是在2011年参加审计工作,当时赶上单位如火如荼地组织数据分析系统应用考试。

我们开始尝试摆脱手动翻记录,使用数据库和建模,用数据分析助力工作效率提升。

那时候,大家觉得数据分析是部分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大部分人只要还会查问题就可以。

然而没出5年,数据分析成为了岗位的必备技能,没通过的同事,都纷纷感到了本领恐慌。

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不是大家千军万马争抢一个岗位,一份工作,而是即使在第一关取得了成功,拿到了入职的机会,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永远无忧。

工作中时刻需要面临新问题、新任务、新方法,想要在工作中站稳脚、不被淘汰,需要的不只是服从和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

面对未来,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1、突破创新,永远是最强的竞争力

AI的发展脱离不开人类的认知。基于以上局限,对于我们而言,最难被取代的,一定是创新能力。

十几年前,当马斯克提出火星计划,更多听到的是反对的声音。

没人相信,国家都无法实现的事情,可以通过个人的力量达成。

但十几年后,当时的痴心妄想却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关于Space X的回收,很多人都在谈前几次的发射失败和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这的确非常重要,但我非常好奇的是,马斯克是如何产生去火星的想法。

在《硅谷钢铁侠》书中,有一个章节介绍了马斯克是如何建立Space X。

2001年,马斯克离开X.com,这时他想起自己儿时关于火箭飞船和太空旅行的梦想。

如果只是因为小时候曾经幻想过,似乎也不足为奇,毕竟天马行空的想象,年少的我们都不曾缺少过。

但之后马斯克真正开始了对火箭的研究。

书中有一个片段提到,在一次聚会中,大家都在放松和聊天,而马斯克在读一本晦涩的苏联火箭手册。

之后,他开始接触洛杉矶当地的火星协会,并在之后逐渐成立了自己的组织。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创新不必是火星和火箭,也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一定要敢于尝试和挑战。

2022年,我又一次参与了一个项目前期数据分析工作,面对着一个多年未解决的老问题。

只是这一次,我突发奇想,将以前从来没想过有关系的两个数据组联系起来,想要从中求解。

由于其中一个数据组不是标准化数据,两边的数据表不能直接关联,我做了好多次尝试,才最终确定了关联关系。

而这一次的努力,让多年未解的顽疾找到了方法,也填补了这一控制环节无数据分析方法覆盖的空白。

创新能力为什么是竞争力的核心,不只是因为创新的结果总是能够吸引人眼球,得到人的褒奖。

更多的是因为一个敢于创新的人背后,一定是知识的祭奠,不拘泥现状的勇气,以及愿意尝试的决心。

知识的积累为创新创造了土壤,但敢于打破既定规则,才是创新最强的推动力。

2、学会学习,才能造就最强的执行力

如果我们回看马斯克的经历,会发现他转战过几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1995年,他和弟弟创建网络软件公司Zip2。

1999年,他参与创建在线银行X.com。

2002年,马斯克创办SpaceX,开始造火箭。

2004年,他加入特斯拉,担任董事长和产品设计师。

2015年,联合创办了OpenAI,开始研究人工智能。

他是如何在完全不同的领域,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有人说是前瞻性、想象力、领导力,这些自然是马斯克身上不可忽视的人格魅力,但最终让所有这些转化为实打实的结果的,却是他出色的学习能力。

在一期TED采访中,马斯克提到了自己如何学习,谈到了“第一性原理”“建立相关性”以及“尝试解决问题”。

正是因为有着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才让马斯克在面对每一个崭新的领域时,都能快速地进入角色,成为专家。

而也是因为知道如何学习,才能让他在每一次面对新挑战时,能够快速找到着力点,一步一步坚持下去。

这也让我想起《玫瑰的故事》中,当小初问玫瑰为什么要学习,玫瑰说,当你学会学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你就自由了。

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多想法不能落地,很多愿望没有实现,最大的阻碍不一定是前路艰难,很可能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确定目标,如何学会其中必备的技能,也不知道如何一步又一步地让自己成为更专业的人。

因此,无论愿望多宏大,人格多有魅力,唯有具备学习力,才能给它们展示和发光的机会,也才能可能让想象变成现实。

3、不怕失败,是未来社会的通关秘籍

在Space X星舰成功回收之前,它曾经经历过四次“失败”的试飞,以及无数次并不成功的实验。

只是每次,马斯克都坚持了下来。

未来的世界中,变化是不可回避的主题。而与变化共同产生的,就是挑战和失败。

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在未来不可逃避的浪潮中,闯过一关又一关,最终坚持到最后。

如何更好地在失败中坚持,其实考验的也是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和失败。

在Space X前几次试飞中,面对每一次星舰的爆炸、坠落和失踪,团队不只是沮丧,甚至还有欢呼。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失败不只是意味着做不到,也同样意味着做到了,意味着现行的方法中有一些是可行的。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一次失败,意味着对整个人的否认,就很容易在失败时消沉。

但如果能在面对失败时,把当下的行动和自我分离,甚至能够看到一次失败中,不只有教训,同样还有经验,那失败其实就并不可怕。

这其实也是成长型思维,就是始终相信自己是变化的、成长的、无法被单一标准定义的。

如果回到20年前,我们可能很难想象20年后的今天会是现在这样。

在科技迭代速度更快的今天,我们也更难预测20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对人底层能力的需求是不变的。

对生活保持好奇,学会自己学习,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和成长,是在面对变化时坚持的动力,也是面对任何困难时不退缩的底气。

什么是底层能力?什么是底层逻辑?

「通识思维体系」就是答案。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拥有终身成长的能力?

因为他们不只拘囿于眼前,而是与时俱进,放眼未来。

通识教育,就是给孩子打开大大世界的钥匙,是让他们攀爬到更高山峰的脚手架。

作者 | VIVI

8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AI与孩子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成就非凡:家长该如何放手,让孩子书写自己的成功故事AI时代,数学学习该如何引导?竞赛和未来教育如何把控?高敏感孩子怎么面对挫折?看不清这几点,都是空谈!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12

童行书院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