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癌大国,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每年新发胃癌46万,死亡近40万人,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死亡,占到全球的一半。
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于15%,85%以上的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5年综合存活率低于40%。
以我国胃癌高发地区的分布来看,问题首先出在饮食上,而且很有“地方特色”,它们的共同点是爱吃盐渍的食品,比如腌猪肉、咸鱼、咸菜和海产品等。
在其中又以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福建省长乐县最为代表性。
胃癌的发生是个多种因素共同长时间作用的结果,除了饮食习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
前一个属于饮食习惯,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得到改善;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是全国大面积的感染,感染率高达 40%-60%,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20岁以下人群的感染率更是高达37.1%。
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出现以下病变:
所有患者100%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
大约 15%-20%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
大约5% -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
大约 1-3%(一说3-5%)的患者可出现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3%是什么概念?
假定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0%,就会有近7亿人感染;
假如这7亿人不做任何治疗,最终会有3%的人罹患胃癌;
7亿人的3%是多少呢?
2100万!的确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数字!
因此不得不说,预防胃癌,是关乎国计民生、民族复兴的大事。
而预防胃癌,最可控的因素之一,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对已感染人群的管控。
公认的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其演进过程为:
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
在这个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扮演了主要角色:见下图所示——
研究表明,90%的非贲门部胃癌的发生,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因此,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的元凶”,早在1994年就被WHO列为一级致癌因子,与臭名昭著的砒霜、黄曲霉毒素、甲醛齐名。
所以说,预防和管控幽门螺杆菌,就是预防胃癌!
那么,什么时候根除幽门螺杆菌最好呢?
研究表明,在胃癌发生的链条当中,越早除掉幽门螺杆菌,收益越大。
比如在浅表性胃炎阶段,可以阻滞或延缓萎缩性胃炎的形成,几乎可100%预防肠型胃癌;
在肠化轻度异型增生阶段有可能逆转胃黏膜的病理状况;
无症状人群治疗后可降低50%风险;
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降低70%;
早期胃癌治疗后复发风险降低70%!
我国相关指南建议对于儿童、青少年,除非有必须治疗的指征(主要是溃疡病),不建议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
而对于成年感染者,越早进行根除治疗,感染者获益越大。
由于萎缩性胃炎一般在40岁以后形成,所以建议在18-40岁根除最为有利。
对于还没有发生萎缩性胃炎的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几乎可以完全避免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的发生;
对于轻中度的萎缩性胃炎,可能实现逆转或延缓其进展;
对于已经发生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感染者,根除治疗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胃癌发生风险,但不能够完全避免;
小结:
1、建议没有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要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2、在浅表性胃炎阶段根除治疗,几乎可100%避免肠型胃癌的发生;
3、对于已经发生萎缩性胃炎的感染者,可以改善或者逆转胃黏膜组织学状况;
4、已经发生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感染者,根除治疗后会降低胃癌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根除后20年内仍然存在一定的胃癌风险,仍需定期检查随访。
5、无症状感染者同样面临胃癌发生的风险,由于肿瘤发生的年轻化,对于无症状的35岁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当先进行内镜检查了解胃内情况,然后再进行根除治疗。
6、幽门螺杆菌真正成功根除后,再感染率很低;其5年再感染率大约在2-3%。
7、幽门螺杆菌成功根除后,可部分逆转萎缩性胃炎、肠化、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逆转发生的时间多在根除成功后5-10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