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节选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没能与自己的挚爱邓颖超见上最后一次面,说上最后一句话。邓颖超赶来时,看到的已经是周总理的遗体了,她颤抖着双手,颤颤巍巍上前在周总理的额头上留下了最后一吻,并喃喃道:“恩来,你走了……”
早在1972年4月的时候,周总理消瘦的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已经开始出现了便血的现象!照顾周总理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此时的周总理不以为然,仍跟以前一样忙碌地操持着各项国家大事。
终于,保健医生再也坐不住了,他直接跟周总理摊牌了,讲明了当前的病情以及久拖不治的后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周总理早日去医院做个检查,必要时住院休养一段时间。
谁知,周总理愣是没同意,反而一脸委屈夹杂些许的哀求说道:“你们先别急,先让我忙过这一阵子再说,即使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都这么大岁数了,现在能多忙几天就能多处理几件事,缓一缓吧!”
5月18日,经京、津、沪三地专家会诊,74岁高龄的周总理被确诊罹患膀胱癌!在得知周总理患病的消息后,毛主席十分重视,他要求医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定期将周总理的所有病情报告带到中南海给他看。
而每次,毛主席都会认真、仔细地看完所有报告,并接二连三地向周总理带去自己的关怀,劝他“安心养病”,“节劳,不可大意”,并提出请邓小平出山主持日常工作,以此减轻周总理的负担。
虽然当时毛主席也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也是疾病缠身,但他心里却更担心周总理的病情。面对昔日的老战友、老伙伴送来的关怀,周总理总会沉默半晌,偷偷抹抹眼角,然后笑着以“自己现在还可以”为由拒绝减轻他工作的提议。
一次,工作人员发现毛主席坐的俄式沙发,因太过高大且质地坚硬,这样对于喜欢久坐的毛主席来说不是很适合,于是他们给毛主席定制了一个海绵坐垫的新沙发。毛主席试坐后,很喜欢这个新沙发,他当即让人也给周总理送去了一个,好让养病的周总理也可以舒服一些。
面对毛主席的关心和呵护,周总理“并没有领情”。
周总理不但没有遵照毛主席“安心养病”、“节劳”的指示,不但没有减少工作时间,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工作时间,除了吃喝拉撒,其他所有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
其实,周总理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治疗上,还不如把它留给国家大事。他想充分利用自己剩余时间的每分每秒,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他甚至开始整宿整宿不睡处理政事……
繁重的国事加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最终还是压垮了周总理的身体。
1974年春节之后,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急剧恶化,他每天都会便血。最后血块堵住了尿道,导致周总理每次小便时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有时,他甚至会疼到在沙发上打滚。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周总理又被确诊患上了“阿米巴痢疾”,病情严重时差点直接倒在了病床上,后来经过专家们的全力抢救,他才转危为安。
即便如此,周总理仍然没有放弃工作,每天都还在处理着大量的国事。
1974年5月,周总理身体内的癌细胞开始扩散,疼痛也随之日益增加,可此时的周总理依然不肯去医院,他还是想把剩余的时间花在工作上,直到有一天医生告诉他:“如果再不进医院治疗,血尿痛随时可能引发心脏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
周总理明白医生不是在危言耸听,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了,于是勉强同意了保健医生的请求,住进了305医院。
就算进了医院,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心里仍然牵系着工作!
一天,趁着医生陪自己散步的空当,周总理问医生:“医生,我究竟还能坚持多久?请你毫无隐瞒地告诉我实情,以便我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要去交待……”
1975年6月,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头的周总理,在病榻上强撑着用颤抖的手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
“我现在身体还禁得起,体重还有六十一斤。一切正常可保无虞,务请主席放心……恳请主席在接见布特同志之后,早治眼病……”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毛主席在1971年的时候患上了白内障,但是碍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治这个眼病必须得动手术,可毛主席生平最讨厌做手术的,哪怕是小手术也不行,于是,这个病情就一直被毛主席搁置了。
周总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仅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自己的病情,而且话题一转,反而提醒身体状态较好的毛主席早治眼病,二人感情的深厚不言而喻。
1975年9月7日,周总理强撑着身体会见了罗马尼亚代表团,散会后,他握着罗马尼亚外交官员的手说道:“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显然,此时的周总理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了。
此后不久,由于病情不断加重,周总理几乎都没有离开过病床。叶帅听闻后,每天都会去医院陪着周总理,给他讲工作,陪他唠家常。和所有人一样,叶帅也是打心底里希望周总理能多坚持一些时日,他甚至将自己的期盼直接告诉了周总理的特约医生吴阶平。
叶帅告诉吴阶平:“一定要想办法,能多延长一天是一天,哪怕是一小时,一分钟!”叶帅的心情简直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和叶帅一样盼望周总理安好的人儿还有一个,那就是毛主席!
得知周总理卧床不起的情况后,毛主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慢慢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斜靠在沙发上,双目微闭,一只手轻掩住自己的额头,另一只手就那样耷拉着。
毛主席偷拭泪水之余又想起了他和周总理最后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那还是1974年的5月31日。
那天是星期天,周总理带病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签署了《中马建交公报》,之后周总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结束会晤后立即离开现场,而是用目光一直在人群中搜寻着什么一样。
终于,形容枯槁的周总理目光闪烁了一下,赶忙迎了上去,因为毛主席来了!
当两位老人走近后,彼此用温馨的目光打量着对方,微笑之余,眉宇间似乎又多了一些惆怅和哀伤。
周总理缓缓伸出了右手,毛主席也伸出了手,共和国最伟大的两个人儿的手在那一刻紧紧握在了一起。
看着周总理憔悴消瘦的脸颊和那僵硬的身躯,再想想自己也一副沧桑的样子,毛主席的眼角不自觉地湿润了许多。曾几何时,他和周总理都还是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为了同一个梦想挥斥方遒,如今,他们都老了。毛主席握着周总理的手不愿意撒开,仿佛这一撒手,就是永远。
一念成谶,这还真的成了这两位伟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和握手!
思绪回转,秘书张玉凤看着毛主席伤感泪目的样子十分心疼,安慰的话语说了一大堆,可毛主席的情绪并没有太大好转,因为他明白,周总理随时可能会先他而去。
1976年1月7日,这时,周总理刚进行完手术,而这场手术也是他做过的最后一场手术。
当天深夜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他用微弱的声音对吴阶平说道:“我这里已经没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同志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
周总理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说多了只会让医护人员为难。到了这个关头,可以说周总理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鬼门关,此时的他跟普通人一样,也想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再坚持坚持,见见家人,说说话,告个别。可即便如此,周总理仍然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上,不让自己影响到其他人。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真的走了!他始终没有等来他的家人……
等到邓颖超赶来时,她看到的已经是周总理的遗体了。见此情景,邓颖超一下子便扑倒在了周总理的身上,她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周总理那枯瘦的面颊,边哭边喊:“恩来,恩来,你真的走了......”
周总理去世后,中央领导闻讯都赶了过来,最先来的是邓小平和李先念,一直到上午11时,中央领导几乎全部到齐,但唯独毛主席没有来。
当天上午,向来负责给毛主席传达周总理病情的是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张耀祠在得知周总理去世的噩耗后立即赶到了毛主席休息处,准备向毛主席报告。
可当时毛主席正在卧室休息,于是张耀祠就被拦了下来,但他还是将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告诉给了照顾毛主席的护士孟锦云。
孟锦云得知消息后先是大吃一惊,随后泪如泉涌,整理好思绪后,她准备向毛主席汇报这个情况,可转念一想:不行!此时的毛主席身体还很虚弱,而且头一晚几乎没怎么睡,要选一个好的时机告诉他,不然,一旦毛主席情绪没绷住,可能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病症。
等到了下午3点钟时,孟锦云见一夜未眠的毛主席踏踏实实睡了两个小时的午觉后,她见毛主席精神状态还可以,于是决定找机会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于是,孟锦云利用下午读报的机会,将讣告读了出来。她先是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随后用低沉而缓慢的声音读出:
“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逝世……”
起初,毛主席还是像以前一样闭着眼睛听读报,可当孟锦云读出这段讣告时,他猛地睁开了眼睛,盯着孟锦云。毛主席彷佛觉得自己听错了,但看到孟锦云的神情以及她那哽咽的语调时,他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毛主席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后向孟锦云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之后再次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终一言不发……
毛主席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闭着眼睛,任由泪水从脸颊流到嘴角,又流向脖颈。毛主席知道,今后的日子里,他再也不能看到周总理了,再也不能一起谈国事,聊往昔了。
根据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孟锦云回忆,周总理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主席都未能走出那片阴霾,他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寡言了,饭量也少了许多,动不动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偷偷抹眼泪……
周围的人怕毛主席悲伤过度会对健康不利,于是将专门负责照顾毛主席身体的保健小组分三人一组,分三班倒24小时随时待命,以防意外。
万幸,毛主席最终还是释然了,并将追悼会的日子定在了1月15日。
1月14日下午,也就是在周总理追悼大会的前一天,当孟锦云为毛主席念了由中央送来的关于周总理追悼大会上的悼词稿后,一向要强的毛主席再也没有控制住自己,失声痛哭了起来。毛主席的罕见失态让现场所有人惊呆了,但随后众人也为之动容了,纷纷也流下了泪水。
1月15日当天下午2时许,毛主席躺在沙发上,没有睡午觉,隔一段时间就会问秘书“恩来的追悼会开始没?”
其实毛主席是非常想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他想最后再见一次曾经与自己风雨同舟几十载的老战友、老伙伴,可是他却去不了,因为当时毛主席的脚浮肿的厉害,甚至连鞋子都穿不下,这就使得他根本不可能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尽管毛主席未能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但他还是派人送去了一个花圈,而这个花圈也被工作人员安排放置在离周总理遗像最近的位置摆放。人到晚年,有太多的不得已,毛主席是伟人,也是凡人,他只能以这种方式同自己的老战友作最后的告别。
最终,周总理的遗体被送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首都百万民众自发地聚集在天安门东、西长安街两侧,为这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好总理送上不舍的最后一程。
1月16日晚上8点15分,一架苏制编号为“7225”的运五飞机从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秘密起飞,在浩瀚的夜空中将周总理的骨灰轻轻地撒在了四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北京。这意味着周总理始终和首都人民心连心。
第二个地方是密云水库上空。周总理即便离开了,也不会忘记事关民生大事的水利工程。
第三个地方是天津。这是周总理起步闹革命的地方。
第四个地方是滨州黄河入海口。一方面周总理想通过滋养母亲河,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海水将自己的骨灰带到台湾海峡,期盼祖国的早日统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这样的好总理,别说毛主席了,换作任何一个普通人,谁又不会为之落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