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之死:初读似李商隐、苏轼之情,再品乃老婆孩子在天堂

阿芳评诗 2024-04-25 11:10:33

一篇《我妻之死》,登上各大热搜榜,赚足各位看官的眼泪,末了,不觉明厉,纷纷打款已表安慰。

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细读一遍后,尽管理智上对作者丧妻之痛深感同情,但内心一股莫名寒意,毛骨悚然,一地鸡皮疙瘩。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读之更心疼这个妻子。

根据男主过往文章和女方LinkedIn资料,我们可以拼凑出她不平凡而又令人心疼的一生。

两人相识近二十年,结婚十三载,共同育有三个孩子。老大如今十岁,也就是说,她大学毕业不久,便开始过为人妻、为人母的生活。

十年里,她几乎被怀孕、哺乳和抚养孩子填满,鲜有喘息机会。

尽管她曾以高分通过雅思和托福,有机会在美国深造,但为了家庭和孩子,她毅然放弃H1B签证,选择回国工作。

前两个孩子是女孩,他们决定再拼三胎。

当时国内政策尚未开放,又恰逢口罩期。于是,他们选择前往加拿大生子。

然而,旅游签证并不包含医保,北美自费生产费用又极其高昂。

为省钱,女主竟然在房东老太太回国探亲时,在群租房里自行接生三胎。

这种冒险行为,男主竟然说:我刚到两天,正处于倒时差状态,晕乎乎的……

为养家糊口,女主再次申请学签,带着全家移居加拿大。

白天,她在银行工作;周末,在地下室进行六小时奥数培训。

而男主,因语言不通和没有驾照,只能全职在家。养家重担,几乎全部压在女主肩上。

在37岁那年,女主身体终于发出求救信号。她独自忍受着病痛,甚至独自前往医院,却再也没有回来。

看到这里,不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男主有苏轼的深情,令人动容。情至深处,不禁想要留言,为他送上几句宽慰的话语。

可是,令人痛心的是,在女主弥留之际,男主竟然还在录制视频,要求她签署财产分配协议。

女主离世后,男主获得不少福利,在加国也赚得不少流量、盆满钵满。竟然还不满足。又在国内煽情、卖惨博同情。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文末贴上收款码,二维码被封就用赞赏,甚至觉得还不方便,要求加好友打款。

这场悲剧,仿佛成了他敛财工具。口口声声说爱,洋洋洒洒写上万字,自诩深情至极。

最后,他还特意提及,自己的笔名是由三个孩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组成。

这款深情之举,听起来却那么耳熟,与之前的某案例如出一辙,比如那位杭州tony。

通篇读完,我深信许多读者与我同感,男主主要聚焦于:女主有错、三胎争议、三胎政策的质疑,以及加国医疗不足。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亏欠这个男人。

读来,令人气愤难平,甚至让人开始怀疑,爱情难道真的就是这般模样吗?

不,绝非如此。

历史长河中,深情故事不胜枚举。以李商隐为例,他的《房中曲》就是最好证明,深情款款,是不一样的爱情。

《房中曲》

唐•李商隐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前四句,清晨李义山醒来,在庭院散步。蔷薇花带着晶莹的露水,仿佛独自垂泪,花朵小巧玲珑,点缀着绿叶。此情此景,让他想起王氏的身影,仿佛又见爱人倩影丽姿。

日高帘卷,幼儿娇小无知,抱着枕头,在西窗的晨曦中沉睡,尚未懂得失母之痛。

次四句,李商隐转身进入室内,目光落在枕头上,仿佛又看到往昔与亡妻共度的时光。

那时,他们卧床而眠,亡妻明亮的双眸,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孤灯长夜,多少次梦中与伊人相会,共语余香,朦胧中还能听到她的歌声。

然而梦醒时分,伊人已不在,只留下无尽的空虚和惆怅。

后四句,是回忆离家前的情景。

前年春天,李商隐准备出远差,王氏身体抱恙,两人尚未开口,便已满含无奈和辛酸。

当他匆匆赶回时,妻子已离世,锦瑟犹在,人却已逝。那种悲伤,难以用言语形容。

末四句,设想来生相遇,即使相遇也不相识,只留下无穷怅恨。

李商隐与爱妻,今生作为夫妻,更如同知己,相濡以沫,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然而生死别离,相见难别亦难,令人感叹不已。

尤其是最后两句,设想之辞,更是成为千古彻骨情语,表达了爱情在沧海桑田、宇宙茫茫中的无常与无奈。

回到赛博乞讨雄文《我妻之死》,乍看之下情深义重,实则缺乏真挚。

真正的情感,隐藏在生活的细节中。是如李商隐这般,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剥削一生,卒后再拿出来立深情赚同情。



0 阅读:1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