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讲求持久耐力,尤其在炎热天气下,适当补充水分至为重要。多年来不少学者和组织皆引用实验室研究数据,建议运动员在比赛途中不应流失超过2%体重,以免影响表现。举例一个150磅的跑手,应避免下跌超过3磅。然而,近年有研究提出这说法未必适用于所有跑手。
图: runnersworld
相关研究法国学者Hassane Zouhal 教授和团队早前在著名《英国运动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找来643名完成当地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 马拉松(42.195公里) 的跑手,分析他们「比赛成绩」与「比赛后体重下降」(Body weight loss) 的关系。研究人员需要受试跑手在起跑前和冲线后立刻测量体重,而在比赛期间则可如常在补给站进水或运动饮品。
结果发现完成时间最快(3小时内) 的一批跑手,体重流失最多,平均达3.1%完成时间为3-4小时的跑手,体重流失2.5%完成时间最慢(4小时以上)的跑手,体重流失最少,平均1.8%年龄和性别则对体重流失没有影响研究解释及实践应用上述结果显示,体重流失与比赛成绩存线性关系(linear relationship),即体重下跌越多(>3%) ,比赛成绩愈好,这有别传统「避免下跌多于2%」的指引。研究人员指出,过往相关研究多在实验室受控环境进行,与真实比赛户外环境有出入(例如比赛气氛、参加者投入度和水站分布等),或影响数据准确性。他们亦引用其他针对优秀马拉松、超马和三项铁人选手的文献报告指,这些运动员赛后的体重流失同样可达3-4%以上,与是次研究结果相约。
由此推论,上述数据某程度反映少量的水份流失,或有助耐力表现(如减轻长距离的体重负担,跑起来更轻盈),这对争分夺秒的高水平运动员可有一定参考价值。过量饮水(over-drinking) 反过来有机会令身体出现「稀释性低纳反应」(Hyponatremia),不利表现。但在应用此研究发现前,我们必须注意以下数点:
相关不等于因果,以上数据仅指出表现与体重两者具关联性,但并不等于体重下跌是「直接」令表现提升的原因。研究人员不排除高水平的跑手身体具独特机制,可抵抗口渴感和脱水伴随的负面影响,间接容许较多的体重流失。此外,上述列出的数据为受试跑手的整体平均值。事实上,体重流失存一定个人差异,呈「常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例如研究中有运动员体重下跌达8%,但亦有人反增加了5% (即中途补给的水多于出汗流失)。故在实践层面,建议一般运动员仍可视传统2%指引为参考,但同时亦要按实际需要灵活调整个人策略。举例说,运动员可根据口渴感觉而补充水分(drinking according to the dictates of thirst)。理论指这做法较配合人体与生俱来的内分泌讯号(internal biological signals),满足身体真实需要。必须强调,过量饮水对表现并无帮助,但若刻意不喝水亦属危险,会增加热衰竭和中暑的风险。除了水分多寡外,补充饮品的其他成分如糖分和电解质含量也同样重要。详细将于日后文章再作分享。不知大家对以上研究结果又有何看法呢?
安徒森(Antersun)-运动成就更好的自己 Get moving!Achieve your goal and Be a better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