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一大骗局?美国隐瞒了41年的机密,其实是志愿军编造的

同巍聊历史 2024-10-09 09:48:37

1994年,美国中情局爆出一则惊闻。

工作人员于整理朝鲜战争资料之际,竟发掘出一则被列为“国家绝密”的军事情报。随后,他们将这份引以为傲的文件公之于众,并宣称:

“这一关于中国的‘国家绝密’的情报,连中国都不可能知道。”

但当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后,不但遭到国人的嘲笑,一位中国志愿军老兵更是忍俊不禁地说道:

“这中情局不是堪称美国最重要、最先进的情报机构吗,怎么过了40多年都不知道,那是一个假消息?”

“美国和韩国的特工都被我们给骗了!”

随着这封“绝密情报”的泄露,隐匿四十余载的骗局,终究拨云见日。曾经被深深掩藏的真相,此刻得以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封情报中究竟记录了什么?这名志愿军老兵是谁?他为何这样说?其中,又有什么故事?

摩拳擦掌登仁川,一纸情报退万山

1952年,美国中情局突然破获一条有关中国志愿军的最高机密情报:

“中国志愿军至今仍有83.6万人,其中超过30万都驻扎在东西海岸。

此外还有29.4万朝鲜人民军配合作战,他们充足的粮食储备,至少能够坚持8个月以上!”

这一情报让诸多美军军官,乃至麦克阿瑟全都大惊失色,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战略部署产生巨大怀疑。

此前,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加入,使得本身倾向美韩的局势很快倒向我方。

伴随着五次战役带来的战略对峙,美军逐渐调整策略,寄希望于发起新一轮进攻,扭转自身败局:

这次,他们一举锚准的登陆地就在东西海岸,也就是仁川地区。

显然,美方妄图重演所谓“仁川登陆战”的行径昭然若揭。

美国中情局局长杜勒斯颤颤巍巍地握着手中的情报,他不知这份情报究竟是真是假。

如若是真,断然不能让准备上岸的军队白白送死。毕竟,敌人已经伏击在侧,等待他们自投罗网。

如若是假,那源源不尽的中国志愿军从何而来?这让杜勒斯百思不得其解。

1950年,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朝鲜军就以势如破竹之势,打得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如果一味按照此等战况发展下去,届时韩方落败,其背后“大哥”美国的利益也会遭受损失。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美军从敌后偷袭,悄悄在仁川登陆,配合韩军打出包围之势,刹那间扭转战局。

由此,仁川登陆成为朝鲜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直至志愿军入朝作战后,双方战局才趋于稳定。

但起初,面对中国志愿军的加入,美方几乎是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去看待。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大放厥词:

“中国军队是亚洲的‘乌合之众’,我要让只靠着步枪作战的中国人‘尸横遍野’。”

在当时,中国志愿军所携带的枪械,有个形象的称呼,叫做“万国牌”制造。

其正是由于我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是从敌军那里缴获而来,皆为美国制造、英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等。

更不必说飞机、坦克、舰艇等先进军事武器。由此可见,我军武器与美国的差距有多么显著了。

经过战后统计,中国前后入朝作战的兵力达240万人,美军则仅有30万人。

按理说,兵力优势应当是对方所顾忌的地方,但盛气凌人的美国佬根本不把我军放在眼里。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战局陷入边打边谈的尴尬局面。

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军四星上将克拉克提出下一步作战计划:

在北朝鲜实现“两栖登陆”,重现“仁川登陆”的辉煌。

多数美军军官云集响应,纷纷表示赞同该战略的实行。

可就当美军前线指挥部摩拳擦掌,打算一雪前耻时,华盛顿方面传递出的消息让他们大为失色。

在杜勒斯写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件中,提到两条关于美国中情局破获的,中方传递到志愿军前线指挥部的情报:

“截止至1953年3月,大约有几十万人被布置在美方可能会登陆的地区,一旦有敌情出现,可以立即投入海岸地区作战……。”

“毛泽东指示邓华:‘决不准许敌人抢滩登陆,一旦发现敌人,就要坚决将他们消灭,绝对不准敌人在我侧后建立一条战线’。”

无奈之下,麦克阿瑟只能放弃“二次登陆仁川”的计划,被迫走上谈判桌,签署停战协议。

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破获的这则消息,其实是我军专门设置的圈套,是我方有意传出的假消息。

丁公拆破美帝计,顺水推舟退敌力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陷入相持阶段,美军为打破僵持局面,开始暗地里派遣大量特务,偷渡到中国边境窃取情报。

时任志愿军第九兵团保卫部部长的丁公量果断下令:

“不管用什么手段,务必找到张疯子!张疯子就是破局的关键。”

这个张疯子究竟是谁?为何又是“破局”的关键?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从这时讲起。

7月26日,美军侦察机再次出现在万年德山上空,并向下投递了一件包裹。

这个包裹中装的,不是后勤物资,也不是军事装备,竟然是一个名为朴北时的美国特务。

但令美方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还没有开始投递这一包裹时,其侦察机就已经被我方锁定。

于是,朴北时“落地成盒”,刚返回地面就被第九兵团保卫部门的战士拿枪顶住后脑勺,随后被逮捕回军营。

审讯过程中,朴北时狡辩道:

“我早就厌恶他们的做法了,这次正是前来投奔你们,如果你们放了我,我必定会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报全部告诉你。”

这种话术被丁公量一眼识破,他命人对其搜身,从中发现一只信鸽。

朴北时见谎言被无形中戳破,便开始闭口不言,抗拒回答任何问题。

丁公量见状,面露狠色地吓唬道:

“如果你再不交代,那你的处境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舒坦了。”

朴北时担心我党会对其施以酷刑,顿时吓破了胆,疯狂挣扎地说道:

“我说!我说!你们想知道什么?我全都告诉你们。”

显然,这名美方特务掌握的情报还是太少,他不知道,我军不会对逮捕的任何敌人施以酷刑。

随后,他将自己被派往该地的目的、经过等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

从朴北时提供的信息中,丁公量准确把握到一条关键:

这名特务此次来到万年德山,目的是和一名代号为“张疯子”的人取得联系。

但至于二人接头后,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朴北时并不清楚,或者说,其并未被告知。

丁公量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名美方特务,只不过是敌军为了查探虚实,派出的前来探路的替死鬼。

一旦他们得知“张疯子”还活着的消息,就会立即派出真正的特务,实施进一步计划。

他当机立断,命人暗中查找“张疯子”的下落,出乎意料的是,此人早就死在了过去的战役之中。

这一情报再次印证了丁公量的猜想:

美军中情局和“张疯子”失去联系,这才派出朴北时前来寻人。

“既如此,我们就将计就计,让他们知难而退。”

他让朴北时向美方传递消息,告知其“已和张疯子取得联系”。

很快,美军方面向朴北时传来指示,告知他将有7名美军特务前来,要求予以接应。

而这些,尽数都在丁公量的掌控之中。他命人布下严密防控,一旦7名特务落地,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但在实施抓捕的过程中,其中4名特务坚决反抗,被我军当场击毙。

剩下3人见形势不妙,只得悻悻投降。

在对这批特务进行审讯的过程中,丁公量套出了一些真实有效的信息。

其中,就包括美军计划实施“第二次仁川登陆”的战略。

他深知这份情报的重要性,立即将其传递到志愿军前线指挥部和国内。

众人经过缜密商讨,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甚至不动声色地让敌军放弃这一计划呢?

丁公量提出:

“既然那美帝这么想要情报,那我们便给他情报。”

随即,我军迅速拟好这则“假情报”,并让朴北时传递回美国。

当时,已经整装待发的美军高层突然收到这一情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多次权衡之下,只能放弃登陆计划。

由于丁公量杰出的情报工作,这才让两国百姓和将士们免除战火的侵蚀。

那年今日英雄事,反谍小组创奇迹

谈到丁公量,或许人们大多感到陌生。

但实际上,他自1936年参加革命以来,便投身于地下情报工作之中,是中国无数“无名英雄”之一。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日军损失惨重,已是惊弓之鸟。

在这关键节点上,丁公量在宁波组织成立了一个反间谍工作小组,代号400。

“中国情报小组,打进国民党,打进日本人,探听消息的有;

但打入敌人内部的队伍,还能把材料完整拿出来,还能把这么多敌军策反的。

在抗日战争历史上,在新四军抗战历史上,也就这么一支。”丁公量老先生说。

该组织的秘密成立,对于浙东的敌工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00反间谍工作小组,更是成为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个打入敌人内部,全身而退带回关键情报的小组。

作为浙东敌工工作的最高长官之一,时任区党委城工委副书记的丁公量,带领400反间谍小组,穿插混迹于敌人的心脏之中,给予致命打击。

丁公量表示,小组有自己的十六字方针:

“迷惑敌人,站稳脚跟,广交朋友,积蓄力量。”

这些战士们披着日军的“狐狸皮”,表面上经常出入于各大酒店、会所等地,看似花天酒地,实则打探情报。

但他们有自己的规矩,只睡干铺,不发生性关系。

与此同时,他们打着日军的旗号,有意“压榨”奸商,并将得来的钱用作小组的工作经费。

期间,其先后策反60多名日本密探,掌握大量绝密情报。

小组中的每个人会把消息传递到一位名叫乐群的富家千金这儿,再由她上报组织,实施下一步计划。

凭借自己的显著功绩,丁公量的职务迅速飞升,而在他们情报工作内部,大多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位风云人物。

而这时,他才23岁。

1953年,中美朝三国协定在板门店签署,丁公量陪同李克农前来谈判,为抗美援朝的最后走向画上句号。

建国后,丁公量被任命为中科院华东分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从战场到化学实验室,从军人到科学工作者,其间跨度之大,非常人所能掌握。

但丁公量丝毫没有怀疑组织的调动,随即向各方虚心请教,并兢兢业业地投身到祖国的科学事业中。

2017年3月7日,丁老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5岁。

生前,他希望可以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为医学贡献绵薄之力;他要求去世后不办追悼会,不搞告别……

结语

直到多年以后,美方依旧对自己当年所做的“放弃第二次登陆仁川”的决定洋洋得意。

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自身及时发现了我军的这一谋略,才极大减少了自身的损失。

但这“春秋大梦”,也在丁公量老人道出真相后一举破灭。

看似趾高气扬的背后,实则是对自身失败的极力掩饰……

而我们如今的安宁美好,正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气概筑起的万里长城。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0 阅读:0

同巍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