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懂激励,分钱越多,利润越少!

胜卿说商业 2024-09-08 02:14:48

在做咨询项目时,曾有老板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公司的福利待遇提高了,员工还是不满意?想让员工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样去奋斗,是不是根本就不可能?”

很多企业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做了很多工作还是无法激活员工,公司还是没业绩。

其实,不是激励本身不管用,而是你没有掌握员工激励的精髓。

有句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员工激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讲究道(方向)法(方法)术(技术)器(工具),而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才结构等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关于企业员工激励的几点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激励系统要与公司战略相结合

公司经营就是要谋发展,激励系统建设要和公司战略相结合。

这意味着所有的管理动作必须以战略为“指挥棒”,服务于经营。

如果两者是脱节的,目标不一致,就无法做到力出一孔,集中力量办大事。

比如公司声称要构建持续的客户关系,但考核指标却过于强调短期业绩,销售人员就会更注重快速成交,而非建立长期客户关系。

公司声称重视团队合作,但却主要奖励个人业绩,这就会造成内部竞争加剧,损害团队协作精神。

当激励措施没有支持战略目标时,公司的战略执行可能会受到影响。员工行为偏离公司的期望,企业也难以达到其长期目标。

为避免这些问题,公司应该确保激励系统的设计是基于清晰的战略规划,并且要定期检查激励措施是否仍然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相匹配。

2

激励不等于奖励,奖罚要分明

有句话说,管理是激发人的善意。

因此很多老板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只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

实际上,人性善的一面需要激发,恶的一面也需要抑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对积极行为的认可和奖励,也包括对消极行为的约束和纠正。

正向奖励可以多种形式呈现,如奖金、晋升机会、表扬、额外的休假等。正向激励能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使他们重复那些对公司有利的行为。负向激励包括批评、罚款、降职、甚至解雇等手段。虽然这些措施可能不太受欢迎,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必要的,用于纠正员工的不当行为,防止这些行为再次发生。

两者需要平衡,过多的奖励容易让员工沾沾自喜,无法进步;过多的惩罚可能会造成员工士气低落,而完全忽视惩罚则可能导致不良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因此,一个健康的激励体系既要能够识别和奖励好的行为,也要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减少不良行为。

这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能够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3

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

激励要讲究公平,但不是绝对的公平,更不是平均分配。

公平原则,应该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每位员工都应该根据实际表现得到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但有的企业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

团队中有人是高绩效高贡献,有人是躺在团队功劳簿中吃“大锅饭”,但因为没有科学的绩效评估,很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例如评优是采取“轮庄法”、“抓阉法”的方式,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忽视了员工的实际贡献,无法区分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

平均分配奖励不但寒了真正做事者的心,还会滋生更多人的惰性。

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公正、透明、科学的评估体系,并确保激励措施能够准确反映员工的实际表现。

4

激励要真正切合员工需求

提到员工激励,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物质激励。只要钱到位了,什么话都好说。

实际上,不少企业投入了很多财力做激励,耗费不少,但员工积极性依旧不高。

一次两次的加薪,小恩小惠员工可能高兴两小时,打鸡血两天,过一个星期就变回原样。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企业要真正切合员工需求,才能有效激励员工。

“马斯洛需求层次”提到,人的需求分为才从低到高5个层次,而且不同需求之间可以同时存在,通常满足了低级需求,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

对普通员工来说,金钱物质奖励奏效很快;

对中层管理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在意职位晋升,发展前景。

而对有的高管来说,也许他们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金钱诱惑已经不大了,他们更看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企业建立建立激励系统时,应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采用差异化的激励方案。

通过多层次、个性化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效能。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

然而,许多企业在实践中发现,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员工的积极性却始终难以提升。

为什么福利待遇提高了,员工还是不满意?

为什么激励措施看似完善,却收效甚微?

答案在于——有效的激励系统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基于人性和科学管理的艺术。它需要结合公司战略、公平评估、差异化需求等因素,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

0 阅读:7

胜卿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