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鸣

字说文 2024-08-10 08:34:40

鳴【míng】,甲骨文的字形是以口和鸟组成的会意字,有的金文字形多加了一个口。简体字随着鸟字的简化而写成了“鸣”。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鳥部》鳴:鳥聲也。从鳥从口。

段玉裁注:引伸之凡出聲皆曰鳴。

“鸣”,通常是表示鸟叫。

文 献 选 读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呦呦,是鹿鸣叫的声音。

鹿在呦呦地鸣叫,呼唤同伴一起来吃草。后以【鸣野食苹】来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詩經·小雅·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皋,是指湖泽。

九皋,指曲折的湖泽岸边。

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以此比喻隐居的贤人。

《詩經·小雅·伐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嘤,指鸟叫的声音。

深谷中的鸟,飞到了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啊!

《詩經·小雅·車攻》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萧萧,是马的嘶鸣声。

战马在萧萧的嘶鸣,旌旗在悠悠地飘动。

《詩經·齊風·雞鳴》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

“公鸡已经叫了,大臣们都已经上朝了。”

《尚書·湯誓》

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作《湯誓》。

伊尹辅助商汤征伐夏桀的战争,就是在“鸣条”的郊野。“陑[ér]”这个地方就在今山西运城的永济。

《周禮·冬官考工記》

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胸鳴者,謂之小蟲之屬。

青蛙是用脖颈发声的,蝾螈是用嘴发声的,蝉是用腹侧部鸣叫的,蚂蚱是用翅膀振动发声的,螽斯是用腿节摩擦发声的,灵龟是用胸部发声的。这些小昆虫的形象,通常用来作为祭器上的雕饰造型。

《論語·泰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鸟快死的时候,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的时候,说话也都很善良。

成 语 典 故

百家争鸣

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学术流派。争鸣,是指纷纷发表见解,自由争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十家九流”,除去小说家,主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纵横家、农家。

“《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瓦釜雷鸣

瓦釜,即陶制的瓦罐。比喻庸才发出的声音甚嚣尘上,如雷鸣般的震响。

“屈原《楚辭·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鹤鸣之士

鹤,是隐喻有志的隐士。以此比喻纵然在昏暗的社会,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仍以真挚、诚实的心,来相互应和。

“《周易·中孚》九二:鳴鶴在陰(荫),其子和之。”

鸿雁哀鸣

鸿雁在哀伤而凄厉的鸣叫。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所发出的凄惨叫声。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一鸣惊人

平时默默无闻,并不见其有什么才华。一旦有机会表现出来,就惊到众人。

“《韓非子·喻老》:不飛不鳴.....。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鸡鸣狗盗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出使秦国,结果被昭王扣留。孟尝君的门客,一个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之妾,以说情放人。一个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函谷关的城门,使孟尝君终于得以逃回齐国。后用以比喻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

“《史記·孟嘗君列傳》:齊湣王......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

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夜半至函谷關。

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

0 阅读:3

字说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