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痛风的朋友:别因这3种原因中断降尿酸治疗!

赵剑养护说 2024-08-22 21:38:41

调查发现,大多数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会使用止痛药,甚至毫无犹豫地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在降尿酸过程中,却常常停止服用降尿酸药,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种可能原因。

随意停用降尿酸药可能打断降尿酸进程

(一)认为痛风只是关节痛!

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关节不痛,痛风就好了,是这样吗?

痛风以高尿酸为基础,在嘌呤代谢紊乱或(和)尿酸排泄障碍影响下,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超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尿酸就会以尿酸单钠结晶的形式析出,并随血液流动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引起急性关节滑膜炎、肾损害等,这就是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就是尿酸盐结晶在沉积或溶解的过程中,引起急性滑膜炎的过程,关节不痛了,说明关节滑膜炎缓解了,但不代表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只要血尿酸水平仍然高,痛风迟早会“卷土重来”,大多数痛风患者,会在首次发作后的1年内再次发作。

只要尿酸仍然高、尿酸盐结晶在痛风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在痛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患者承受巨大的疼痛,患病部位也难以活动,而且在炎症影响下,更容易形成痛风石,所以,急性期患者应及早接受抗炎止痛治疗,消除炎症,恢复关节活动能力。一旦关节疼痛缓解了,则要及早减停抗炎止痛药,以免过多用药引起不良反应风险。

急性期止痛,相当于“火灾”发生的灭火,要避免“火灾”发生,关键在于起火的源头——高尿酸,只有把尿酸水平控制到达标范围,才能有效避免痛风急性发作,以及痛风石、痛风肾等并发症产生。

(二)过度依赖饮食疗法!

很多痛风患者停用降尿酸药,甚至从未使用降尿酸药,原因是他们认为,痛风是吃出来的病,所以只控制饮食就好了,是这样吗?

痛风发病和饮食有关系吗?通常是有关系的。

前文已经说了,痛风是高尿酸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疾病,血尿酸水平为何升高呢?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尿酸生成增多,二是尿酸排泄障碍。在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尿酸高的主要原因是尿酸排泄障碍,比如先天遗传导致肾脏排出尿酸障碍,九成患者有这方面原因。在尿酸生成增多上,又可以分为两方面原因,因为人体尿酸的构成包含两个部分。

内源性尿酸——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约占80%;外源性尿酸——从饮食中获取的,约占20%。

人体内尿酸代谢的路径

所以我们看到,在尿酸高的原因中,饮食在尿酸生成增多中也只占小部分,对大多数痛风患者,饮食不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那么,痛风患者可不可以只靠饮食管理来控制尿酸呢?对于痛风发作次数少(≤1次/年)、尿酸水平低(<480µmol/L)、无合并症(痛风石、肾损害、三高等)的患者,可以先尝试饮食管理,不奏效再进行药物干预。不过,对大多数痛风患者,只控制饮食是不够的,控制饮食能降多少尿酸呢,是有科学研究的,一般认为只能降低60~90µmol/L。

(三)担心降尿酸的药的副作用!

还有一些痛风患者,之所以停用降尿酸药,是担心药物不良反应。

痛风常用的降尿酸药有哪些呢?最常使用的有三种,抑制尿酸生成的药——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苯溴马隆。这三个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

别嘌醇——主要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肾脏损害,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等。尤其要注意过敏反应,别嘌醇可引起超敏反应威胁生命,使用前建议做基因检测。非布司他——主要包括:转氨酶升高、皮肤过敏及心血管风险等。尤其要注意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苯溴马隆——主要包括:腹泻等轻度胃肠道反应,泌尿系结石风险,肝功能损伤等。尤其要注意,苯溴马隆在促进尿酸排泄过程中,如果尿量不足,会增加肾结石等风险。

降尿酸药虽然或多或少有不良反应,但痛风本身危害更巨大

看到这里是不是挺害怕的?其实没必要,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不吃药当然是最好的,但既然已经生了病,病总不能不治吧,与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相比,疾病可是每时每刻都在危害身体,像痛风,即使没有急性发作,高尿酸也无时无刻不对身体造成危害,危害软骨及骨、关节周围软组织、肾脏、心血管等。常言又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痛风不治会越来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则可以预防和避免。

其实,痛风患者只要不擅自用药、加量,遵医嘱用药,在使用降尿酸药期间,做好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不良反应监测,出现异常及时调整用药,一般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痛风患者务必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服用、加用、停用

治疗痛风,尿酸持续达标是关键,只有长期保持血尿酸水平低于360µmol/L(无合并症)或300µmol/L(有合并症),让沉积在关节等组织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把整体尿酸池水平降下来,才能有效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以及避免痛风石和肾损害。

0 阅读:0

赵剑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