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分割线」。
在这条「分割线」的两边,所呈现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古希腊哲学」。
这条「分割线」左边的「古希腊哲学」的尽头是柏拉图:
右边的「古希腊哲学」的开端是亚里士多德:
右边的「古希腊哲学」,就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
左边的「古希腊哲学」更像是真正的「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接近。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与应用。
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重叠结构人体」内,通过「心智系统转换」提升人的「认识能力」。
而左边的「古希腊哲学」,则只是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而没有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提升,以及对「重叠结构世界」的应用。
左边的「古希腊哲学」更像是一群有「感知能力」天赋的人,对「重叠结构世界」的一些朴素认识。
正是这些在「感知能力」上的天赋,让他们创造了古希腊的「第一哲学:物理学之后的另一种物理学」,在中国被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我们可以从左边的「古希腊哲学」早期的毕达哥拉斯:
一直到尽头柏拉图的论述中发现,他们所论述的内涵,假设前提都是建立在「重叠结构世界」上的。
而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则是对「重叠结构世界」有着非常详尽的描述。
「山洞隐喻」就是人类历史上用「拼音文字」对「重叠结构世界」最为清晰的,比喻性的描述。
而用「象形文字」对「重叠结构世界」最为清晰描述的,就是《庄子》中的「齐物论」。
而被汉语翻译成「理念」的柏拉图的「Idea」,其本来意思是「意识中的影像」,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意识影像」。
「意识影像」是具有「感知能力」的人,才能感受到的。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整个左边的「古希腊哲学」,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
用天赋的「感知能力」对「重叠结构世界」进行朴素认识,进而产生了左边「古希腊哲学」中最为宝贵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可悲的是,当右边的「古希腊哲学」发展到了牛顿「经典力学」出现之后,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认识。
「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就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
西方世界从此失去了对「重叠结构世界」中那个「隐性世界」认识的能力与动力。
人类要想重新开始认识「重叠结构世界」,还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