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首艘自主设计平直甲板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名为“福建”号。
它拥有超过8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并将来配备我国最强大的第五代隐形舰载机歼-35。
这标志着中国航母事业迈向重要的新阶段。
如今,我们已经跻身电磁弹射型航母之列,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自主研发电磁弹射器并成功弹射舰载机的国家。
“福建”号舰配备的电磁弹射器技术超越了美国。
其采用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技术,具有更大的后发优势。
相比美国“福特”级航母使用的中压交流电,它使用中压直流电,这种技术提升理论上将使得“福建”号舰的电磁弹射器更加稳定可靠。
相比那些经常出故障、问题频发的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我们不知道“福建”号的到底要靠谱多少。
今年4月30日,上海海事局发布了航行警告,通知各方5月1日至5月9日,在规定海域内,“福建”号将进行海试活动。
此次海试将全面检验“福建”号的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以便为日后的正式服役提前做好准备。
“福建”号舰采用传统动力系统,整体布局干净利落。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它配备了三条电磁弹射器轨道,其中两条位于舰首,另一条则设置在倾斜甲板上。
全舰共设有两座升降机,分布在右舷侧,舰岛前后各一座,相较于“尼米兹”级的四座和“福特”级的三座,这设计显得稍显保守。
初步推测,“福建”号的甲板长度应在310米左右,宽度约为75米。
自2022年6月下水后,“福建”舰一直在进行舾装工作,包括安装电磁弹射器、拦截设备、各类电子设备以及部分武器系统等,紧接着进行了系泊试验。
对于“福建”舰的海试持续时间,可以参考“辽宁”舰海试历时13个月,“山东”舰则历时19个月,因此,“福建”舰的海试时间范围应在这个区间内。
但考虑到电磁弹射器技术的复杂性,可能会出现延迟情况,但最长时间恐怕也不会超过24个月,也就是说,“福建”舰预计在2026年左右正式投入使用。
然而,一些专家也预测,“福建”舰的服役时间可能会提前,这将视实际需求而定。
然而,“福建”舰的提前服役并非易事,这并非单凭个人意志所能左右。
解决军舰复杂设计与制造问题在技术上固然重要,但实际运用于航母作战则是另一层挑战。
是否拥有电磁弹射型航母是一方面,其能否达到预期的作战能力则是另一方面。
按照美国海军的经验,一艘航母服役后,即便是达到最初的作战能力,也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这意味着,“福建”舰要在2028年左右投入作战,要突破这一发展规律绝非易事。
“尽管已经进行了‘小车弹射’测试,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在实战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仍需在进一步的使用和训练中才能够被揭示和解决。
中国海军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外部可供借鉴的经验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必须依靠自身不断摸索。
考虑到俄罗斯海军尚未拥有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而美国也不太可能与中国分享他们的使用经验,因此中国航母未来的发展和作战方式将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努力,这需要额外的精力和心思投入。”
中国短短十余年间建造了3艘航母,预示着美国在太平洋的“自由航行”时代即将落幕。
然而,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对太平洋海域的掌控权,近年来积极加强与日韩的伙伴关系,试图将两国纳入其定义的大国竞争之中。
美国先是加快了“福特”号航母的建造速度,目前已有一艘在役,另外三艘正在建造中。
随后,美国促成了日韩的和解,以支持两国各自海军力量的发展。
因此,日本对“出云”级进行了全面改造,其中包括更换耐高温材料甲板,以容纳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高温喷射。
此外,舰艏的梯形截面被改建成正方形,以扩大甲板面积,为F-35B的舰载作战做好准备。
早先,“出云”号和“加贺”号先后经历了这样的改造,如今已经全部完成。
虽然尚未装备舰载机,但为了测试它们的远洋航行和作战能力,日本特意选择了“福建”舰海试的第二天——即5月2日,派遣“出云”号、“加贺”号以及4艘驱逐舰进行远洋活动。
这支由六艘日本军舰组成的编队将从日本的军港启航,首先向南航行,然后转向东方航行,途经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并参加八场军事演习,其中包括由美国主办的“2024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它们预计将于今年12月15日返回日本本土。
日本的“出云”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为2.7万吨,经过改造后预计将接近3万吨。
然而,作为一艘“准航母”,它所能携带的F-35B战机数量应该不会超过20架。
日本派遣航母编队的举动在军事上可能意义一般,但在政治上却更为重要:在日本看来,面对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不断增强的压力,如今是时候站出来显示自己的决心了。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帮助对美国至关重要,但这必须伴随着日本国家转型的正常化。
对于一直警惕着日本的美国而言,是否应该放松对日本的控制,以免日后遭到反咬的可能性,这些问题需要美国自行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