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20年以上老旧小区的居民有福了,预计5000万人将受益!

海蓝聊房 2024-01-11 16:11:52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建设于2000年之前的老旧小区已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需求。

从住建部统计的数据数据来看,全国共有近16万个老旧小区亟待改造升级,涉及居民约4200万户,超过5000万人。

对于这些老旧小区以及生活在小区里的居民而言,改造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对此,国家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

老旧小区改造,短短6个字,可它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其背后,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一、旧改的必要性

1.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据《中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蓝皮书》数据显示,超过70%的老旧小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质量问题。

其中包括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如供水供电设施陈旧、绿化和休闲空间匮乏、消防通道不畅、停车困难。

通过旧改,或许无法彻底解决某些难题,但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小区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比如增设电梯方便老年人出行、翻新水电管线确保安全稳定供应、建设公共活动场所满足社区社交需求等。

2. 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

老旧小区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貌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品质。

很多老旧小区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与周围格格不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拆迁是最好的选择,但政府财政压力巨大,这种方式行不通。

因此,只能将旧改作为首选,通过这种方式,将老旧小区融入现代城市风貌,助力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

3. 增加社会效益,带动产业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直接惠及居民生活,还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在旧改过程中,停车场、公共设施、绿化、照明,这些都可以为不同的企业公司创造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旧改面临的挑战

1. 技术难题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常常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如建筑结构加固、老旧管线更换、加装电梯等。

部分老旧小区因年代久远,建筑设计标准相对较低,改造中可能遇到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等问题。

因为,政府和专业机构应该采取无损检测手段评估房屋安全状况,并在旧改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 社会问题

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居民意愿协调是一个问题不容忽视,不说别的,仅仅是加装电梯一事,楼上楼下的邻居就能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为此,各地在实施改造前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充分尊重并听取居民意见,确保改造方案符合大多数居民需求。

同时,若是老旧小区面临拆除,还要建立健全拆迁补偿和回迁安置政策,保障居民权益不受损害。

3. 资金瓶颈

旧改所需的资金没有全面拆迁那么多,但也并不算少,根据住建部数据披露,全国老旧小区改造预计总投资规模超过4万亿元。

为破解资金难题,一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去年的文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其中。

此外,部分地区探索还建立“居民出资、企业让利、政府补贴”的共建共享机制,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

4. 管理难点

在老旧小区改造管理上,项目统筹、施工质量监管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

若是旧改质量不达标,旧改后又没有良好的维护,那对老旧小区居民而言,旧改工作相当于“白干”。

为提高改造效果及效益,首先需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小区公共设施设备产权归属和维修养护责任。

其次要探索成立业主自治组织或引入专业物业公司进行后续管理,确保改造成果能够长久惠及居民。

三、旧改的成功案例

在杭州市西湖区的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政府不仅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更新,还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施了电梯加装、屋顶绿化、公共空间。

项目完成后,小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房屋价值平均提升了30%以上,居民满意度高达95%。(信息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上海作为我国率先推进大规模老旧小区改造的城市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据统计,上海已完成约2500万平方米的旧住房综合改造任务,其中以黄浦区的“美丽家园”改造项目最为典型。

该项目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将老旧小区改造成宜居、绿色、智能的生活空间,有效实现民生改善与城市风貌提升的双重目标。

结合各地成功改造案例,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政府定调的指导下,老旧小区改造将进一步加速推进,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实现居住条件的全面提升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0 阅读:10

海蓝聊房

简介:说说房产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