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心里,说 “好好干日子越来越甜”不如说, “好好干,哥明年给你娶个嫂子”
前几天,两大权威媒体在网上发布的文章,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人民网说:好好干日子越来越甜!央视网告诉你:靠力气赚钱才踏实!
这两篇文章有错吗?没错,这是立场非常正确和正能量的文章。
3月16日央视网的一篇“谈孔乙己文学”的短文,再次把自己送上了热搜。然后,网友又把央视特邀评论员给“评判”了。
这件事,放在以前也掀不起什么波澜,很正常的发文,这段时间接二连三的引起网友的讨论和质疑。我认为央视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发文内容、立场高度、语言风格。
首先,在发文内容上, “说点有用的”,别有的没的都说
各地很多报纸、电视台现在经营情况并不好,很多地方报纸为什么逐步被淘汰了,因为时效性差,甚至大量篇幅直接用网上的信息,所以信息价值就没了,不值钱了。
现在网络媒体太发达了,每个人接受的信息很多,而且信息互动频繁, “理越辩越明”。现在就出现了这样区别以往的一种情况。以前媒体靠“信息差”就能工作,现在对于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央视网再次引起质疑,一点不冤,上次“靠力气赚钱才踏实”引起质疑后,就删除了,这次再次发文还是暴露了同样的问题。
在内容选择上,央视网连续以“劳动”为主旨,“劳动”这一块,不擅长就不要老发这些内容,可以发“高精尖”的东西,比较“宏观”的东西。
具体到“孔乙己的长衫”,劳动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不是“愿不愿意”而是生存的问题,吃饭、房租、贷款,一句好话叫“不用扬鞭自奋蹄”。网上频繁曝出,最“神秘”的队伍是外卖小哥,无所不能,原来就是他们的专业,他们能不会干吗?他们早就脱去了长衫,穿上了外卖马甲,头盔必须要带的,为什么?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他们不想让过于年轻的面容引来不必要的询问和异样的眼光。
其次,在立场高度上,我要引用一句话“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与民有关的政策、规定、建议凡是经过深入调研,能反映老百姓心声的,都会得到拥护。相反很多政策,只看报告和数据,往往达不到初衷。
靠力气赚钱, “干最脏的活,挣最干净的钱”,都知道,但也是无可奈何的。 “劳动者”不缺吆喝者,缺的是能体会到他们生活的不易,然后从改善他们劳动报酬、工作条件、意外保障等方面发出声音,这才是我们官方媒体应该有的高度。问题能不能解决,媒体虽然没有能力,但报道多了,相关部门单位重视了,能向一个好的方向转变。
点100次外卖,不如自己跑一天外卖,有发言权。
再次,在语言风格上,高高在上甚至“颐指气使”要不得,更不会有人买帐
记得有人说过,没有“订购”和“拨款”,相关的报纸、电台能养活自己吗。既然有“旱涝保收”的条件,是不是可以写更实际东西,而不是空喊口号。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3]看这篇小说,出处又是《新青年》又是《呐喊》的,形势虽然不同,但是为我们的青年人的普遍关注、生活难题“呐喊”两声依然很有必要,而不是用什么“枷锁”、“寄予”、“有志”这些“心灵鸡汤”来说教。
央视评论员的情况与央视网发文还不同,不能强人所难
说到那位央视特约评论员,看到很多他的点评,一个是大事件直播中,还有平时的新闻热点上,经常可以听到他的声音。
作为央视评论员,他的能力和素质是优秀的。有人说, “万金油”,正说明他涉猎的知识面广,对政策的把握力强。网友不满的总结起来就是,他用一个并不浅显理论来解释另一个高深的理论。
作为一个评论员,自我发挥的空间看似很大,实际上非常受限,网友说的“接地气”,相关职能部门都不敢轻易表态,一个评论员怎么发挥?从技术角度看,越是“接地气”的语言需要的理论水平越高,很少有人能达到,而且“接地气”的语言可能留下的“漏洞”越多,反而对他们的工作考评是不利的。
评论员就是他的一份工作,与官方媒体承担的职能和群众的要求完全不能类比的。
与其他评论员相比,评论流利,反应迅速,没有过多停顿和“空场”,特别是在重大节目直播中,需要随时切换直播信号,他与主持人的配合和在等待时间里话题内容控制上都很显功力。
对于这位央视评论员没有理由要求太高,甚至指责更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