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要涨价?这一次中国消费者可以选择“不买账”

三叔侃科技 2024-07-19 13:34:49

4月,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表示:“我们的指导原则应该始终是自由贸易和竞争。”同时他还补充道:“我们没有感受到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也在当月表示,未来,奔驰将继续在华投资,加强与中国伙伴们的合作,大力推进电动化、数字化转型,并一如既往地为中德经贸合作贡献力量。

5月,奥迪与上汽集团、上汽大众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合作。

除了B BA,包括保时捷、丰田、本田、沃尔沃等一众汽车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甚至每每在公开场合还会阐述与中国车企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这一脸微笑的背后,藏着一颗“杀死中国车企”的心。

中国车企是一个棘手的同行

如今的中国车企有多么恐怖呢?

雷蒙多说了,“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

这恐怖程度怕是中国车企们也没有想到。

当然这种信口开河的言论听听就罢了,不过她的这番话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汽车行业这两年的发展速度已经让其坐立难安了。

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为了应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冲击,2024年开年,一众海外汽车品牌就做出了“降价保量”等一系列措施。

结果……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18.8万辆,同比增长36.2%;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

整体成绩还算不错。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彻底跨越了40%的“拉扯线”,将份额提升至60%左右。

要知道咱们可是在40%的市占份额上,来来回回很多年。

今年北京车展。

美联社报道相关情况,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似乎在永无止境地重新定义汽车,他们争相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了近日举行的北京车展上。

中国车企迫使大众汽车和日产汽车等老牌制造商改变汽车开发方式,以保持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竞争地位。

德国《经济周刊》称,尽管德国车企高管在北京显得很自信,但中国竞争对手在北京车展上打的是另一个级别的“联赛”。中国企业在北京车展的展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挤。过道太窄,新车太多。

一位到访北京车展的现代汽车负责人回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在中国街头,已经很难见到现代和起亚汽车。

车展的前后几天,海外媒体整体声音就是沮丧、担心、不安……

然而时间回到一年之前,也就是在2023年6月。

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起亚的高管还是另一番态度,“我(起亚)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挣了21亿美元,我贴得起你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个资金实力吗?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如今一年过去了,本土企业发展情况基本良好,反观海外汽车品牌已经开始乱出牌了。

被迫打价格战,被迫退出价格战

价格战要不要打?

对于海外汽车品牌来讲,它们自然不愿意打这个价格战,希望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定价上高一些,这样它们的优势会更明显。

但是事与愿违,中国车企这两年在价格战上可谓是近乎疯狂,什么“微利战术”、什么“赔本战术”都用上了,结果就是海外汽车厂商们也被迫加入进来。

最近这两天,又有消息传出它们要退出价格战。

其实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

为啥呢?

1、价格战的目的是通过牺牲一部分利润,换取市场份额,也就是“降价保量”。

而通过近半年的销量情况来看,已经牺牲利润的海外车企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保住市场份额,以保时捷为例,2024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33%。

2、在降价的同时,海外车企的品牌价值也随着降价、优惠等策略而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而且即便降价策略在一个周期取得了效果,但随着中国市场日益激烈的价格战,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增强,降价带来的效应正在缩小。

3、大范围的价格调整,让经销商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5月份时,保时捷经销商就曾集体“逼宫”。

4、中国汽车主力军,并非一溃即散。

虽然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车企巨头也在价格上做出过反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因还是中国车企已经今非昔比。

到2024年第二季度,包括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奇瑞、吉利、长城等这些中国自主品牌的运营情况都是相当健康的。

宝马说,卖一辆i3要赔多少万,但至少上述企业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了盈利,不存在赔钱卖车的说法。

涨价“摆臭脸”,前提是没有竞争对手

对于海外车企的降价,很多人不看好;

对于它们的涨价,更多人选择不看……

为什么呢?

因为……

如今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上有N多的选项。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产品矩阵持续升级,市场布局上可谓无死角。

燃油车上奇瑞仍保持着稳步向前的优势,2024年上半年整车出口量上,奇瑞以53.2万辆的成绩拿下第一。

比亚迪,在2024年上半年以160.71万辆的成绩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赛力斯的问界全系均价39.6万,尤其是问界M9连续拿下50万以上车型销售第一,彻底打破了多年以来被宝马、奔驰、奥迪垄断豪华市场的局面。还有理想汽车的均价也达到了30.5万。

十年之前或者更久之前,中国消费者在选购汽车这一大件时,会很慎重。受长期“国产拉跨”的影响,一般会更倾向于购买海外品牌,尤其是在豪车的选择上。

而这些海外车企巨头们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包括在汽车销售、产品价格定位,以及营销上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验资。

比如,加价购车。

再比如,树立“高大上”的品牌形象,对于一般消费者“摆臭脸”……

前些年涨价也好,摆臭脸也好,它们依然活得很滋润的前提是没有竞争对手。

如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虽不敢说与美系、德系、日系、韩系等一众汽车品牌“攻守易形”,但至少他们最近这些年还算争气。

至少在中国市场内,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不是“非B即A”。

而诸如B BA之流通过涨价等反向操作手段,想要在中国市场试图逆风翻盘,再次提升品牌形象、提振销量……

显然,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可以选择不买账。

0 阅读:6

三叔侃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