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增是个很有名气的作家,但他的“老子注”过于倚重“训诂”,有的训诂内容冗长杂沓而圆凿方枘“拉郎配”,他的《老子原来这么说》不如同是上海的作家余秋雨,两相比较,余秋雨比较质朴实在,沈善增则比较古板、迂曲,希图以“训诂”推翻名家旧注,另立炉灶。
但他对“不尚贤”一章的解读,还算不错。我们来比较一下。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沈善增的注文:
君主不自以为贤能,滥用权力瞎指挥;不以难得的东西为贵重物品,占为己有;不表露自己的意图与嗜好,让下面的人去张罗;这样,就能使人民不争斗,不偷盗,不窥探权力。
正因为这样,有道之君来进行治理时,要使他的心怀虚空,而胸腹精气充实;要减弱他的主观意志,而增强责任感与承受力,这样就能长久的使人民扬弃逐利之知与感官之欲。时尚是由上流社会倡导的,风俗是时尚的积淀。人民的价值取向,与当权者的喜好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君主懂得凡事不要越俎代庖,冲在前面,不直接插手而完成,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可以接受的方面:
1、他把“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对象理解为“有道之君”。
2、他指出:时尚是由上流社会倡导的。人民的价值取向,与当权者的喜好有直接的关系。
3、如果君主懂得凡事不要越俎代庖,冲在前面,不直接插手而完成,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这个说法也算基本靠谱。
上述两点是可以肯定和接受的。然而,问题依然不少。
1、“不尚贤”不能理解为“君主不自以为贤能”,老子的重点不在于君主是否自以为贤能,而在于:君主不向天下人推崇他基于个人偏好而设定的贤德标准,迫使民众都去迎合而争宠。“尚贤”的实质在于权力的“思想垄断”与统一价值。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的用意在于:盗窃的产生,是因为人主“贵难得之货”,因此盘剥百姓,侵夺百姓,使百姓生计陷入困境,沦为盗贼。不是沈善增理解的那样,仅仅批评人主“以难得的东西为贵重物品,占为己有”这么简单。
3、沈善增把“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解读为:“不表露自己的意图与嗜好,让下面的人去张罗”。这个理解则则完全脱离老子思想,属于个人的无限发挥。
“可欲”即能引发人欲望的东西,“可欲”的东西很容易诱发动乱。而不是人主不表露意图与嗜好,那是跟百姓玩心机、耍心眼,搞阴谋,那不是有道者所为。
并且,“使民不乱”也不能理解为“让下面的人去张罗”,更跟“窥探权力“无关”。而是将导致天下动乱。
4、译文中突然冒出一句“正因为这样,有道之君来进行治理时,要使他的心怀虚空,而胸腹精气充实”。
是谁“要使他的心怀虚空,而胸腹精气充实”?是“道”?还是他自己?老子是说圣人之治就应该“虚心实腹”,即除嗜欲以空其心,尊道而充实其德。
5、“恒使民无知无欲”,不能武断地理解为“这样就能长久的使人民扬弃逐利之知与感官之欲”。因为,第一,用词不当。“扬弃”一词包含“扬”和“弃”两个方面,即“继承与发扬”和“否定与摒弃”两个方面,要么是发扬,要么是摒弃,不能既发扬,又放弃。
第二,“使民不知”,是指本章涉及的内容,即不知道“尚贤”,“贵难得之货”和“可欲”之物,本章并没提及“逐利”和“感官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