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学》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事取天下”两个重要命题,意义重大,为老子核心思想,但诸家注释却众说纷纭,南辕北辙。
“无为”何以“无不为”?原文: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无为”是五千言的“文眼”。我们可以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在“道”或“自然”,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老子的论述工具,他的最终落脚点在“无为”。
老子的一切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一“文眼”展开的,它就像一粒种子,种下它,就会结出“无不为”的果实。关键是谁来种下这粒种子?谁来收获“无不为”的果实?
但“无为”是什么意思?“无不为”是什么意思?“无为”为何就能“无不为”?
“无为”是什么意思?
“无为”的全部思想几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道不干涉万物的自由发展”。其行为主体是“道”,“无不为”的实现者是万物,所谓“弗为而成”即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解释。
将这一理论落实在社会实践,那么,“无为”的实施主体就是为道的“圣人”(老子塑造的理想执政者:人主、权力者),而“无不为”的实现者是“百姓”。
权力在上,牵一发而动全身,权力“守静”则天下安;权力“有事”则天下乱。因此,“无为”的本意是当权者“清静”而不生事,“无为”而不干涉,“居下”而不与民争,“柔弱”而不“刚强”,也就是“能辅百姓之自然而弗能为”:权力服务百姓而不能有所造次而伤民。
不少人认为:“无为”的实施者不应局限于“人主”,而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他们都是“无为”的实践者。
当然,这是他们的引申理解,他们把“人主”理解为主导行为的“人心”,不能说不对。但是你的“心”只能主导你一个人的行为,最多影响到你的家庭成员,却主导不了天下人的“心”。
同时,老子论道的对象始终是“知其雄守其雌”、有能力“辅助”和影响天下的圣人,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圣人,才具有影响天下、“辅助”天下的能力和条件!
“无为”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可比作“有为经济”,市场经济可比作“无为经济”,各行各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定价,怎么收购等等全由g家掌握。而市场经济则不然,政策放宽,政fu对企业生产行为只做政策引导与参考,而不强制执行,一切都交由市场,企业的盛衰盈亏也由企业自行承担。
所以,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说:国王啊,您不用操心费力于国家税收,您只要为百姓守好夜,打好更,搞好社会治安就OK了,也就不愁国家财富了(韩秀云教授的语言十分风趣)。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西方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论,正源于老子的“无为”思想!
这不是道听途说的一家之言,而是学界的通识,即便是亚当斯密的同胞,英国哲学家克拉克也是这么说的,只是国人不太关注这样的话题而已。
那么,“无不为”又是什么意思呢?
“无不为”就是字面意思,万事万物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顺遂物性之自然,而无所不成。花开花落水东归,春秋更迭自轮回;三十六行竟相发,蓬勃生机未曾废。这就是天下人的“无不为”。
就是说,圣人的“无为”造就了百姓的“无不为”,所以,“无不为”的行为主体,不是“无为”的行为主体圣人,而是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圣人,才具有影响天下、“主导”天下的能力和条件,带来了天下人“蓬勃生机未曾废”的“无不为”!
老子论道的对象是“知其雄守其雌”、有能力“辅助”和影响天下的圣人,你我他,就老老实实在圣人“无为”的大环境下,八仙过海,各得其所,尽情施展抱负与才华,去“无不为”吧!
因此,所谓“无不为”,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在g法大框架内,你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尽情放飞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才是“无不为”。
天下百业皆有所为,天下之人各得其所,而不受制于一地一业,这才是“无不为”的要义所在,这样的“无不为”岂能是一人所能达成?
所以,“无不为”的实现者只能是天下人,并且必须在圣人“无为”的条件之下,才能真正实现,就是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圣人的“无为”,百姓的“无不为”就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具体可参见昨日文章:
“无事”何以“取天下”?“无事”就是权力清静不找事、生事、制造事端,更不要好大喜功而发动战事,权力“无事”不烦忧,天下才能自由而繁荣。
老子关于“无事”的论述很多,比如:“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事,民自富”;“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把“无事”“有事”当作能不能“取天下”的先决条件,可见“无事”在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取天下”的“取”,不能武力“夺取”,也不是“治理”,而是“获得”、“赢得”之意。
老子的“取天下”只能是“执大象天下往”的“赢得天下”,“天下”即“民心”。
《左传·昭公四年》曰:九月,取鄫。注曰:因叛而来,故曰取。就是说“鄫”这个地方不费一枪一卒,因投诚而来,愿意归附,所以才用了个“取”字。
再如《左传·襄公十三年·经》、《宣公九年》等多有“取”某地的记载,并注曰:动用大军曰“灭”,不占领土地曰“入”,归附曰“取”。
所以,本章的“取”既不是“暴取”,也不是“治理”,它只能是赢得民心。“民心”是老子“无为”思想之根本——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上文已经分析,“无为”就是权力不干涉百姓的自由发展,那么“无事”就是“无为”的具体体现,它的特征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做好服务就行了,不可生事,劳烦百姓,如此才能赢得民心,赢得天下。
事之难在无事,言之难在不言,政教烦,民不安,事无事,民不烦,“不言无事”道之用,烦扰百姓是折腾。所以,“无事”才能“取天下”,即赢得天下民心。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的误解本文重点是讨论“无为何以无不为,无事何以取天下”,但“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也是最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借此文简要陈述一下。
很多人对本章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都忽视了“学”是有具体所指的,因此,通常的理解基本上是:为学者,增长知见,求学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见,求道一天比一天减少智巧。
其实这样的解释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未能揭示出老子的真意。《道德经》中的“学”是“学不学”的“学”,是“绝学无忧”的“学”,“为学日益”所增益的对象就是道德说教与礼教之学、权谋智诈之术。
河上公注曰:“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谓之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就是说要损的正是世俗“学”的对象,而不是一切文明成果。
王弼注曰:为学者,务欲增进智识;为道反之,务欲反虚无也。
他们的理解方向才是可取的。不学礼教,避免禁锢天性;不学权诈之术,避免“以智治邦”,这就是为道日损的基本含义。见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