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为什么要揍扎尔伯格?不纯粹是为了流量,其实主要是为了TINA小姐,谁是TINA小姐呢?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有关联的,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前几天有个新闻,说是美国UPS卡车司机年薪要到17万美元,让硅谷精英集体破防,觉得多年苦读错付了。
再到国内这几年,教培、互联网、金融、医药这些高薪行业纷纷被锤,这个世界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某种变化。
昨天提到了大周期的话题,不少粉丝要求细讲一下,这个话题很大,也比较长,咱就先从马斯克和扎尔伯格约架这个事说起。
这个事的起因是扎尔伯格要推出一个推特的竞品Threads,在硅谷科技巨头之间一直有个默契,就是大家彼此之间不搞模仿,只要你在某个领域做出来了,我不会去搞个跟你一模一样的跟你去竞争,大家也不会去投资这种模仿者。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TINA小姐的存在,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也就是“无可替代”,也就是垄断的意思,这也是美股科技股十几年大牛市的最大的两个根基之一,另一个就是美联储兜底信仰。
大家都知道全世界这么多年讲究市场经济,讲究专业分工,那么市场经济的尽头是什么?是垄断,很奇怪,市场经济本身是为了打破垄断,但是市场经济到了尽头又是垄断,这就是周期循环,市场经济代表着追求效率,而垄断才能提供最大的效率,市场经济代表着最大程度的公平,而垄断代表着最大程度的不公平,所以就需要有政府作为监管者。
监管存在的意义就是调节公平与效率,这就是政治经济学里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监管与市场的博弈也产生了西方经济学里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
我们再看昨天放的那个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图,这是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也代表了二战以后全球大周期的演绎。
我们可以看到以1981年最高点为界,前面是一路往上,后面是一路往下,1981年前后发生了什么?
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开始私有化改革,减税放权,1981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开启了里根大循环,去监管化,1985年苏联更换领导人,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80年代选择了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的进程。
因为之前的30多年,从1948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开始,政府通过高税收、高开支、高赤字解决经济问题的模式占据优势,到了80年代,人们对效率的追求已经压抑不住了,这个对照下我们改革开放前的情况就可以理解。
而从那经历了30多年后,大家发现货币放水对经济刺激的作用越来越弱,这个从之前几年全球央行行长会议的发言内容也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之前大家一路降息放水忙着追求效率把蛋糕做大,现在到了蛋糕做不动的瓶颈了,美国FANNG几大科技巨头已经达到了全球化垄断的顶峰,于是世界又到了追求公平的时候了,也就是怎么分蛋糕的时候了。
从国与国之间,欧美与我们脱钩,要求制造业回流,这不是在破坏市场化破坏效率么?是的,但是现在时代不是那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了,用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凯恩斯主义又要占据上风了,国外那么多零元购我们肯定不会有,但是我们也是追求共同富裕的。
与这个观点对立的还有种观点:说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最早的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后来有了飞机,有了互联网,这个互通有无的沟通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人类不可能放弃对效率的追求,这就要用到政治经济学的另一句话“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也是欧美现在正在做的,他们为了选票必须这么做。
所以如果这个大周期真的重新开始的话,不管是投资理财,还是人生的其他选择,大家需要切换整个思维了,这也不是说你移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全球的历史进程到这一步了。
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们老祖宗挺厉害的,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道尽了一切周期。
我是川三石,感谢你点赞+关注,祝你手里的基金和理财天天涨月月涨一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