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作为监管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要手段,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化工作机制。目前,从村、社区到乡镇街道,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高校,从妇幼保健院到各大医院,从各个事业单位到机关部门,可以说,每个单位过几年就会进行一次常规巡察。
但是,随着巡察次数的增多,巡察组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疲态”,部分巡察工作正逐渐变为应付巡察报告而“上纲上线”“吹毛求疵”。
其实,早就想这篇文章了,但之前总是觉得会有不少人有意见,甚至是激动。但是这次巡察之后,发现这方面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危及到一个部门的常态化运转。因此,还是忍不住想说出来。
我们单位先后经历了两次巡察,这两次我也全过程的参与其中,但是明显感受到了这次和四年前的那次差距越来越大。
太重的问题不敢提,不具体的问题不敢说,原则性的问题不敢问,只能提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甚至是在一些小问题上做文章。
一方面,业务不熟。由于巡察的人员很多都是抽调的,对于被巡察单位的业务情况不熟悉,对于相关的政策不了解,照本宣科,完完全全按照巡察的相关手册来办事,导致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就是“抠”问题。现在各个部门基本上大的问题没有,毕竟有问题的都已经被当做典型、当做大鱼被案审组的带走了。所以只能从日常工作中“抠”问题。请注意这个“抠”字,因为实在是难以找到问题,只能从细枝末节中“抠”。
再一方面,就是死脑筋。严格对照规章制度,不考虑当时事情发生的实际情况,比如上位文件要求把某个内容纳入到中心组学习,但是实际检查发现并没有,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如果把所有要求纳入中心组学习的全部学完,比如生态思想、风险防范、国民教育等等不关乎自己部门业务工作的,一年要开多少次学习会议。
最后,就是上纲上线。找到一个小问题就扣“大帽子”,有干部上班迟到,那就是领导落实纪律要求不到位;少开一次会,那就是贯彻不彻底;没有在个人材料中和某人的情况说明,那就是同党,脱不了干系;跟某个企业家吃了一次饭,那就肯定有问题。
而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一、导致效率低
人人自危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护自己。怎么保护自己呢?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按照程序来。在巡察时,有位干部在上班时,因为对接工作需要到别的单位去,时间大约半小时,自己关门后就去了,结果被人说此人不上班。最后被谈话,要求以后外出办事必须和人事处报备。这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多此一举。
导致的后果就是:一个文件,领导不批那就不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发文件过来,那就不会做。原本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草拟文件—分管领导同意—主要领导同意—发文—对方收文—对方拟办—对方批办—对方办文,一个步骤,活生生分成十几个步骤。
老百姓来办事更是不可以,少一样材料都不行,必须要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不然到时候谁说得清楚呢?
二、导致不敢干
现在的试错成本太高,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前途尽毁。
现在如果说是要让我去企业调研,看看有什么问题,那我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纪检组,能不能去?最多几个人去?去了之后能不能吃饭?吃饭的话多少钱以内?桌餐还是自助?路费、餐费能不能报销?报销要不要发票?收据可不可以?不报销怎么办?这些问题搞清楚之后,才敢放心的去。
原本“辗转腾挪”就能搞定的事,不敢做了,管你什么工程,程序走完再说;原本想自己搞个创新的,上面文件中没有支持,想想还是算了吧。于是,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用表格落实工作,大家都踢皮球,推责任,天天把编制方案中的职能职责挂在嘴上,动不动就摆出来说,这个不归我管。
三、导致小人猖
小毛病带来大后果,正中一些小人“小代价、大回报”的下怀。
单位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那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以前中午休息时还会相互交谈聊天,现在是大门紧闭、严禁串门。一些受到恶意中伤的人,也不得不被迫“告密”反击。天天领导办公室里面不是在研究如何开展某项工作,反而是一些人天天告发别人不作为、不干事、做错事。
这些人看着很忙,实则是无真才实学,只会耍嘴皮。这样的人上位以后,单位的干事环境将继续恶化,而他也会更为大肆折腾。有这样的烂人在,班子会团结?干部会团结?
有句名言,“想做成大事好事,必然是胆大之人才敢做,胆大之人也往往容易破坏制度”。巡察的时候,更为强调干部的顺从、强调制度的红线,带来的只是一群呆在栅栏里的绵羊,这样的干部还不如一群机器人。一群绵羊,能够带领普通老百姓干嘛?只能吃草,吃不上肉!
就如同亮剑里的李云龙,为什么能打胜仗?如果他事事要开会,事事要请示,他还能打胜仗吗?其底下的士兵能够有“老财主”的好日子吗?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只求自保,做太平官,混日子的干部,比起一些打破规则,有“问题”的干部来说,危害更大,可以说就是一台“大米加工机”。
过度苛求人性的完美、制度的刚性,不断收紧巡察的“紧箍咒”,牺牲的只有社会的公平和效率,这恐怕并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