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东冶镇是清代著名思想家、地理学家徐继畬先生的家乡。从东冶镇出发,沿东坪公路向东行约20里,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村庄——神西村。神西村是一个有着370余年悠久历史的村庄,民风淳朴,崇文重教,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文风村。在这个小山村里,徐继畬不仅是许多人十分熟悉的一个人物,而且村中还有几件事情与之有关。
五台东南的窑头一带,盛产煤炭。旧时,从东冶镇到窑头有两条驮炭道:上山路、下山路,其中的下山路驮炭道就途经神西村的石猴坪、一家村。每到秋冬时的农闲季节,神西村中的许多人就上窑头背炭、驮炭,以此来养家糊口。徐继畬有一首闻名遐迩的诗歌《驮炭道》,诗中写道:“驮炭道,十八盘,羊肠盘绕出云端。……驮炭道,何难行,归时负重来时轻。人步伛偻驴步碎,石头路滑时欲倾。”十分真实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上窑头背炭、驮炭的艰辛和驮炭道的崎岖难行。一百多年来,这首诗歌在村中流传很广,影响了几代人。至今,村中那些经历过背炭、驮炭的人们,一说起驮炭道来,就会想到徐继畬的诗歌《驮炭道》,而且不少人能吟诵其中的几句,有人甚至能完整地背诵下来。2018年,神西村编写村志征集资料时,编委会收到村中人仅写有关上窑头背炭的诗歌就有十来首。可以说,神西村作为一个山区小村,文风蔚然,清一代考中13名秀才,与徐继畬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在《松龛先生全集》中,载有一首与神西村有关的诗歌。这首诗歌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由于滹沱河洪水的泛滥,神西村南的河滩地,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老水地,在一次大洪水淹过之后,各家的地界变得模糊不清,村中的边、周两大家族为此起了争执,双方将官司打到了五台县衙,县里却一拖再拖,数年不决,最后代州府委派崞县知县张思镗(号秋屏)审理此案。张知县为此亲自来到神西村,在村南的老水地里察看了以后,重新为村民们划分了耕地的边界,圆满地解决的两大家族的纠纷,边、周两家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清咸丰三年(1853),徐继畬在山西上党见到了即将赴任四川盐茶道的张思镗时,为他写了一首送别诗:《张秋屏太守擢四川盐茶道赋诗送别》。在这首诗中,徐继畬把张知县解决神西村民纠纷一事写了进去,并高度赞扬了张思镗。诗中写道:“乡民争尺土,虞芮难解纷。君来为指画,两造胥欣欣。”
在神西村西阁(又名西门洞或西庙)内有一处与徐继畬有关的遗迹。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村中出于风水考量,在村西修建了一座西阁,上建神庙,以挡煞气;下碹石门洞,以聚财源。修建这座西阁时,不仅村中的人们纷纷捐款,而且周边几十个村庄的人们也为此进行了捐款,这一年,已归里在家的徐继畬先生捐助了1000文钱。西阁至今保存完好,在西阁的南、北墙壁上,总共镶嵌着四块石碑。石碑上面不仅记述了修建西阁的缘由和过程,还记载了村中及附近各村捐款人的姓名和数目。其中的一块石碑上,徐继畬的名字赫然在列。
徐继畬先生与神西村有关的这几件事,在《神西村志》中都有记载。另外,还有一件事,是否与神西村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暂且记录于此:据五台大建安村徐崇寿编著的《徐松龛先生继畬年谱》(1994年)中记载:徐继畬八岁时,“随母留家,读于本宅私塾。据家乡徐氏父老传说,先生之启蒙师姓周名五,人称周五先生。”清代时,神西村有个人名叫周维翰,因行五,人称周五先生。五台玄真寺立于同治四年(1865)的《玄真寺重修碑》,其碑文就是周维翰撰写的。周维翰不仅是一名秀才,还是一位有名的民间医生。据《神西村志》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周维翰在他乡行医时,路经直隶正定府三岔庄,因救治了一名濒危的产妇,主家赠送了周先生一块“回生妙手”的牌匾。此匾曾悬挂于神西村周家大门,直到“文革”时被毁。周维翰生卒年限不详,大约于清朝乾隆末年出生,同治年间去世,与徐继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很有可能,周维翰就是人们传说中徐继畬的启蒙老师。
注:徐继畬(1795—1873),号松龛,五台县东冶镇东街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道光十年(1830)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福建巡抚,两署闽浙总督。著有《瀛环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