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后代:儿子完成母亲一半遗愿,孙子娶战友孙女,不忘奶奶遗志

看百年浮沉 2024-04-27 08:00:29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在十四年抗战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坚强、无私的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而江姐便是其中一位伟大的女性革命家。

而今天我们要谈的人物,除了江竹筠之外,还有她的孙子——彭壮壮。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哈佛大学的数学学士,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

彭壮壮为了继承江竹筠的遗志,也为了自己心中的爱国情怀,放弃了美国的稳定生活,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并且和奶奶(江竹筠)战友的孙女婚后一起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今天我们来说说,江姐的遗志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她的儿子未尽完她的遗志?为什么她的遗志对彭壮壮的影响如此之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位革命烈士同其后代间的羁绊与经历。

为国献身,含泪托孤

忆往昔,峥嵘岁月。

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回顾中国革命史上,有众多英勇革命先烈所谱写的鲜红的旗帜让我们敬仰。

江姐(原名江竹筠),是一位为国献身,宁死不屈的伟大革命先烈,她的故事被我们所有中国人民所熟知。

她所谱写的那段惨烈,英勇的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女性革命者对我党的信仰坚定,勇于为人民献身的刚烈和伟大。

当时在革命过程中,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为革命前仆后继的共产党人。

1941年,江竹筠开始从事青年学生的工作。

在1943年,江竹筠开始给彭咏梧当助手,开始展开通信联络工作。

在工作中,为了安全展开党组织安排的工作,掩护两人身份,于是江竹筠和彭咏梧扮作一对夫妻。

而他们的家当时被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

在多次的工作和配合中,江竹筠和彭咏梧培养出了很多默契,产生了感情。

最终在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决定真正结婚。

两人结婚后由于工作太忙,经过一番纠结后,还是决定请彭咏梧的前妻谭正伦来照看年幼的儿子(彭云)。

谭正伦因为没有和彭咏梧一同来大城市,也因为彭咏梧党内工作的保密性,所以她对彭咏梧在重庆结婚以及所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

之后江竹筠和彭咏梧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组织。

鉴于党内情况复杂,且当时的局势太过于混乱。

经过讨论后,党组织同意将彭咏梧夫妻的情况告诉在重庆工作的谭正伦的弟弟谭竹安。

谭竹安思想进步,也是是中共外围进步组织“中国职业青年社”成员。

鉴于此,组织上有保留地将彭咏梧的一些情况告诉了他。

在此之前江竹筠也曾和谭竹安见过面,并和他讲述了与彭咏梧走到一起的过程,告诉他说:

“地下工作太复杂了,它的特殊性你慢慢就能理解。”

“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都还活着,到那时候才能真正考虑怎样理清这种关系,需要的话,我会把你姐夫还给你姐姐。竹安弟,你能谅解吗?”

听闻江竹筠的话语,谭竹安思考良久,最终还是表示了理解。

之后在照看孩子一事上他也答应了江竹筠,并劝说姐姐谭正伦来重庆帮忙照看孩子。

在谭竹安的劝说下,谭正伦思考了很久。

在那个动荡年代下,谭正伦还是选择牺牲自己的个人情绪,最后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重庆来照看江竹筠的孩子。

从谭正伦的回信中我们也能看出其高尚精神:

“请转告党组织,我虽然文化不高,但革命道理我懂,我理解庆邦(注:彭咏梧),理解竹筠。我会很快来重庆……”

此后,彭咏梧与江竹筠开始去川东组织武装起义。

不幸的是,在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这场革命运动中惨烈牺牲。

此后,江竹筠强忍着悲痛,还是毅然决然地接替了丈夫的工作。

但奈何祸不单行,由于被叛徒出卖,江竹筠在1948年6月14日不幸被捕,随后她被关押在了重庆渣滓洞监狱。

在渣滓洞监狱的阴冷牢房里,江竹筠受尽了各种惨无人道的折磨。

当时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为了得到情报,国民党甚至用用竹签钉进江竹筠的十指。

但是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竹筠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和牺牲精神。

对于敌人夜以继日的折磨,她愤怒道: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夏,外面解放军连连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入监狱。

江竹筠心中既涌动着对党组织解放成功的期待和热忱,但是她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她是见不到那一天的到来的。

思及此,江竹筠决定写下一封托孤信留给自己和彭咏梧的儿子。

渣滓洞那般阴冷的监狱,书写材料的稀缺让江竹筠做出的这个决定实施起来难上加难。

江竹筠想尽了所有办法,最后她把被子里的棉花烧灰,配上清水,把磨过的竹筷子当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封来之不易的托孤信。

“竹安弟: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

“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这封信不仅包含了了江竹筠对家人的挂念,更表达出她对党中央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信中,她告诉尚处年幼的儿子彭云,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够合格的,但虽然她和不能像别的母亲一样,亲自陪伴他成长,她对他的爱也绝不会减少半分。

她也希望儿子能够理解她的牺牲与成全,正是因为她对儿子的爱,希望他能迎接一个真正辉煌的好时代。

也为了党组织革命事业的胜利,更为了千千万万的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新中国的美好未来,所以为此她愿意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除此之外,她还写下了对儿子彭云的期望.

在信中她明确表明,希望彭云继续对国家献上自己尽可能的力量,为中国的的建设添砖添瓦。

同年11月,江竹筠被敌人杀害,年仅29岁。

铭记遗愿,难以实现

得知江竹筠壮烈牺牲的讯息后,谭正伦既悲伤又震惊。

悲伤是对江竹筠和彭咏梧的不幸遭遇,震惊是对他们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勇气。

与此同时,她收到了江竹筠所书的那封字字泣血的托孤信,此后谭正伦决定把江竹筠的儿子——彭云抚养成人。

诚然,当时的谭正伦,想要做出这个决定是极其不易的。

因为同时抚养她和彭咏梧的儿子,再加上彭云,需要一大笔生活费用。

而这些经济上和生活上困难全都担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

思考良久后,谭正伦还是决定把彭云带在身边,专心抚养他长大。

多年后,彭云不负彭咏梧和江竹筠的所望,也不负谭正伦的辛苦抚养。

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随后在1977年,我国的教育政策开始改革,恢复了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此时的彭云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

在那之后,彭云还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定居了美国,任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后来记者采访问道,对于彭云是否回国这个问题,他讲道:

“总在想该不该回去。也曾经努力过,但想不好回国做什么,似乎找不到着力点。”

“原来想做出大东西就回来,但还没等做出来就老了。”

思及此,对于母亲江竹筠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遗愿问题,彭云感到十分愧疚。

彭壮壮和彭云夫妇

因为江竹筠希望他成材后为祖国的建设添上自己的一份力,但他觉得他没有完全做到,对此彭云坦言:

“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

但是彭云的儿子彭壮壮最终完成了江竹筠的遗愿。

不忘初心,完成嘱托

彭云夫妇婚后,夫妻二人过得十分恩爱甜蜜。

在1974年,妻子生下了二人爱情的结晶——彭壮壮。

“就叫彭壮壮吧,我想让他茁壮成长,不负众望!”

对于儿子的名字,彭云如此解释道。

随后的日子里,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顾下,彭壮壮变得越加富有才华,后来更是考入哈佛大学数学系。

时间悄然流逝,彭壮壮渐渐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位翩翩公子。

“你要记得你奶奶的遗愿啊,我们应该是无法完成了,希望你能帮父母完成这个心愿。”

在彭壮壮长大后,彭云夫妇经常如此对他说道。

彭壮壮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如今奶奶的遗愿要靠他实现,因此,他便决定舍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回到了满载记忆的重庆。

回国后,彭壮壮在追寻奶奶生前足迹的同时,也邂逅了自己一生的伴侣——仲琦。

说起这段缘分,似乎是上天的撮合。

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仲琦的奶奶何理立和江姐既是同学,更是战友。

“当时我的奶奶来到川大求学,是因为一位战友在重庆的身份暴露,必须进行转移,这位战友便是何理立……她不仅是我奶奶的战友,也是我爱人的奶奶。”

彭壮壮在2018年接受四川大学的邀请,参加“江姐纪念展”时在台上回忆道。

何理立的丈夫是仲秋元,他曾是民盟背景下的三联书店的经理,彭咏梧与江竹筠在开展地下工作时也会去他的书店中,几人也就此相熟。

1947年时他也被敌人抓进了渣滓洞监狱,不过后来就被人保释出来了。

而他之所以能够被保释出去,是因为他的身份没有完全暴露。

当时江竹筠也被关在渣滓洞监狱中,但两人在监狱中仅有一次“对话”,这场对话也只有五个字。

“我不认识你”

江竹筠在对仲秋元说出这句话后从未在其他人面前提起过仲秋元,更未和其有过接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仲秋元。

在众人的保护下,仲秋元才能被保释出狱,而江竹筠则牺牲在监狱中。

每当回忆起此事,何理立总会泣不成声,尤其是在面对江姐的孙子彭壮壮时,其伤感之心更甚。

正因有这样的革命之情,两家之间一直有所联系。

2000年时彭壮壮回到家乡,自然少不了来何理立家中走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和何理立的孙女仲琦更加相熟。

两人在交往过程中,二人渐渐产生情愫,最终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回国后,彭壮壮除了收获爱情之外,仍旧没有忘记初心,继续认真工作。

他先后加入了麦肯锡公司、微软和好未来。

不过,在埋头苦干的时候,彭壮壮坚持寻找奶奶的足迹。

他不仅一遍遍走着奶奶曾经走的老路,也一遍遍听着别人口中的“江姐”。

这一路上,彭壮壮听到了不少关于奶奶的故事,“江姐”的形象便又在他的心中高大了几分。

光阴流转,此时繁华的街道早已没了往日的峥嵘。

当彭壮壮踏入奉节古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历史的气息铺面而来,脚下的每一块石砖都承载着奶奶“江姐”的记忆。

彭壮壮沿着古道缓步而行,感受着沉静而庄重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而他也在思考着奶奶生前的故事。

江姐的故事结束了,但那些对于江竹筠烈士以及所有为国家奉献的革命先辈们的记忆,始终铭刻在彭壮壮的心中。

随着彭壮壮来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与此同时,他的家庭也日渐幸福美满。

青年人投身于自己的祖国,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奉献自我。

这不仅是继续书写江竹筠那些未完成的篇章,更是彭壮壮想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纪念和继承无数个像奶奶江竹筠这般中国革命先烈的美好愿景。

结语:

如今的美好中国,是无数人以身殉国,前仆后继的伟大壮举所换来的。

所以应该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保持着对革命烈士的尊重和缅怀。

不要忘记他们所经历过的苦难,要从中感受到他们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激励自己,并努力奋斗,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不能忘却的渣滓洞记忆------光明网

江姐的爱情:“假夫妻”生情愫------中国新闻网

江姐之子在美国:母亲的遗愿我只做了一半------新华网

江竹筠烈士的孙子彭壮壮先生在江姐纪念展开幕式上的发言------四川大学档案馆

江姐的爱情:“假夫妻”生情愫 为革命坚持做绝育------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看百年浮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