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一生(42)五十七岁18学好专业知识,回国为革命建设服务

代逍遥 2024-08-12 22:00:36
同日 晨七时,致电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我们一行十四人于今十七日夜车离莫归国。 离莫时将发表车站告别词,故应公开报道。 我们准备在西伯利亚途中参观一两处工厂,抵沈亦将停留一两天,故行程较通常日期为长,亦可稍为错乱一般人的计算。” “我们走后,尚有贸易问题、新疆经济合作问题、民用航空问题、军事问题、专家合同问题留待解决”,“由富春、稼祥、亚楼、季壮、赛福鼎组成代表团,富春负总责,继续商谈上述各项问题”。 同日 上午九时,致电刘少奇即转饶漱石:“积极防空保卫上海,已筹有妥善可靠办法,不日即可实施。 上海工厂不要勉强疏散,尽可能维持下去。但对上述防空办法务须保持秘密,以期一举歼敌。我们今夜动身回国。” 同日 下午六时,和周恩来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看望使馆工作人员和留苏学生,与他们共进晚餐。 毛泽东鼓励留苏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学好专业知识,回国后为革命和建设服务。 毛泽东还接见了革命烈士郭亮的儿子郭志成,在他的笔记本上题词“为人民服务”。 同时为在莫斯科农学院学习的留学生江明题词“农业机械化”。 同日 晚上,和周恩来等一行十四人乘专列离开莫斯科回国。 苏方在车站举行隆重欢送仪式,到车站送行的有莫洛托夫、米高扬、布尔加宁、维辛斯基等苏联党政领导人和留下继续谈判的李富春等中国代表团成员。 毛泽东发表告别演说。 他说:“留在苏联的时期内,我们曾经参观了许多工厂和农场等,看见了苏联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看见了苏联人民在斯大林同志和联共党的教育之下所养成的革命精神与实际精神相互结合的作风,证实了中国共产党人历来的信念,即: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我们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以及在十月革命策源地的列宁城,受到了热烈的招待,当我们离开这伟大的社会主义首都的时候,特向斯大林大元帅、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致衷心的谢意。” 2月21日 和周恩来等一行下车,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参观生产自动推进联合收割机的制造厂。 2月23日 致电刘少奇、高岗:“我们一行因沿途参观今二十三日可到伊尔库茨克。 计二十六日可到满洲里,尔后拟于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四平街、铁岭各停留一二小时至三四小时,到沈阳拟停留一二天。 请高岗同志通知上述各地负责同志保守秘密,每处只要少数负责干部迎接招待,不要使多数人知道,尤其不要公开发表消息。 尔后至打虎山、锦州、山海关、唐山、塘沽、天津,均拟略作参观,均要保守秘密。 到北京下车时,亦只要有少数党内党外人士(一百人左右)至车站迎接,不要使多数人知道,待到北京后方才发表消息。 请照此布置为盼。”
0 阅读:1

代逍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