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是黄煌老师在《娄绍昆讲康治本伤寒论》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免费观看整场发布会的直播回放。
—本文约4500字,预计阅读12分钟—
《伤寒论》导读:门径与方法
作者/黄煌
各位线上线下的同道,今天我非常激动,因为尊敬的娄绍昆先生他生前最后一本巨作《娄绍昆讲康治本〈伤寒论〉》,这本书终于面世了,而且出版社和灵兰中医书友会在这里举办了一个非常热烈的新书发布会。所以我很高兴。
我非常想念娄绍昆先生。这么多年,我和他一起探讨经方,推广经方,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他的去世对我打击很大。那些天,我感觉有点——静不下心来,看不下书了。
我听到他离世的消息的时候,刚好是南京的早春,气候非常阴冷,细雨蒙蒙。所以那天,那个时候,我在想我一定要把心中所思变成文字,所以我把我的情思写成了追悼娄绍昆先生的一篇文章,昨天我看中医书友会又一次转发了,那里面有我的心情。(点此阅读→黄煌:他为经方研究打开一扇窗——悼娄绍昆先生)
娄绍昆先生是一个心中有光的人,他一路前行,从不彷徨和回头。他在中医探索之路上,步履坚定,而且他是有睿智的人,如何来学习中医,如何学习经方,如何学习《伤寒论》,他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我说,他是为我们中国的中医经方研究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们的中医界有了一缕清风。
我总是想,娄绍昆先生其实没有走,因为他的精神依然活在我们大家的心中,在我们中医经方界依然有着活力。所以这本《娄绍昆讲康治本〈伤寒论〉》,又为我们中医界提供了一本学习《伤寒论》的好书。
趁这个机会,我作为他的好朋友,也是作为他的一个粉丝,也来谈谈我对《伤寒论》学习的一点点看法。
一、《伤寒论》是一本奇书
《伤寒论》是一本奇书。这本距今一千八百多年的医学著作,仍然是当今中医人必读的书,里面的方依然在临床上发挥着作用,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罕见的。
二、《伤寒论》的通治与《金匮要略》的专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的,但这两本书又有不同。《伤寒论》是以多种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为论述对象的,而且这些疾病主要的表现是发热,发病急、变化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金匮要略》是以多种慢性、内伤性、虚损性疾病为论述对象的,这些疾病的发病比较缓慢,变化不是很大,很少有传染性,但是临床的表现复杂多样,称之为杂病。所以后世有这个说法,“伤寒如流水,杂病如旋涡”。
由于论述对象的不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的思想方法就不完全一样,或者说论述方法就不完全一样。《伤寒论》是基于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来论述治疗原则和方法,所以它要以三阴三阳分类,里面的方就是娄老经常说的“通治疗法”,就是通治方。
这些方适用范围非常广,临床上用这些方,关键是抓“证”,所谓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它是对人的反应状态用方。
《金匮要略》不一样,它偏向于对疾病用方,它要研究疾病的个性,然后提出治疗原则和方法,所以辨病专治,是《金匮要略》的基本精神。所以《金匮要略》中病名很多,有60多种,内外妇,包括急救,都有了。所以这两本书,一个是通治为主,一个是专治为主。
三、与西方医学相比,《伤寒论》更有东方医学的特色
和现代西方医学相比起来,或者说和现代医学相比,《伤寒论》更具有东方医学的特色。它并不是着眼于人所感受的病原体,而是把视角对准了人,它的整体性更鲜明。所以《伤寒论》更值得我们中医界好好地去研究、去传承。
我经常说,桂枝汤针对的对象,以自汗出、脉浮弱这种状态为主。麻黄汤就不一样,麻黄汤可能是要无汗,要脉浮紧。所以方证成为它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而且这个的基础就是基于人。
我经常用这个来比喻。同样是感冒,林黛玉的感冒,她身体比较柔弱,郁郁寡欢,她在葬花的时候感受了风寒,她的方可能就是小柴胡汤,可能是桂枝汤。
而反过来,李逵呢,李逵他体壮如牛,他被浪里白条张顺摁在水底,受了寒,呛了水。他的感冒发烧,可能小柴胡汤是没有效果的,要用麻黄汤为主,或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四、绕不过去的“三阴三阳”
所以《伤寒论》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治疗原则。在这个中间,三阴三阳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术语。因为三阴三阳的结构、框架,抛开了具体疾病的特殊性,而是从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的这个共性着手,它从整体上把握了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所以,它对我们进一步辨识方证做出了导向,做出了目标导向,这点非常重要。这点,胡希恕先生也非常强调。
五、方证相应:《伤寒论》底层逻辑
到这里,我们提出了又一个问题,就是“方证”这个问题,也就是娄绍昆先生经常提到的方证相应的问题。这个在《伤寒论》中是一个基本的诊疗单位。有了方证的诊断,才能配出具体的方。
有桂枝汤证,我们才能配桂枝汤。有麻黄汤证,我们必须用麻黄汤。一个萝卜一个坑,一首经方一首证。所以方证相应,是《伤寒论》思维的底层逻辑。
娄绍昆先生在他的著作中间、他的讲座中间都反复提,就强调了这个基本概念,这个底层逻辑。他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他说:
“丢掉了方证的《伤寒论》,就像一个失魂落魄回不来家的张仲景。”
我们各位张仲景,各位中医,如果你丢掉了方证,不会识别方证,不会在三阴三阳的框架下去导向、去寻找这个点,那我们就会失魂落魄,我们就会回不了家。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娄老还说,方证辨证是中国远古时代先人野性思维的产物,是先人用生命和时间,在无数亿次的医疗实践中,反复试错而形成的诊治规矩。
这是规矩。不成规矩,谈何方圆。规矩是最难学的,方圆是看个人悟性的,但是我们现在规矩学得不够,根本就没有规矩,乱七八糟。
王旭高,清代的经方家,他说:“有是证则用是方,为千古心法。”千百年来,这就是我们的规矩啊。
六、胡希恕: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我经常也引用胡希恕先生的这句话“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他的原话是这么说:
“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冯世纶主编:胡希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1月 第一版162页)
刚刚讲三阴三阳是导向,但是还要往前走,走到哪里,就是方证,因为它是辨证的尖端。
到底辨经重要,还是方证重要,都重要,但是有一个先后的问题。我经常这么来比喻,用捡拾珍珠和寻找丝线这两件事来比喻六经八纲和方证的关系。
我说方证是一颗颗晶莹透亮珍珠,那三阴三阳六经就是一根非常时髦高贵的丝线。这两个都很重要,如果没有丝线,我们的珍珠就挂不起来。但是光有丝线没有珍珠,又不漂亮。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捡拾珍珠可能比寻找丝线更为重要。
当代伤寒论研究家刘渡舟先生也说过:
“要是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三页)。
七、方证是什么?
那么,方证是什么?方证主要在《伤寒论》一条条的条文中间。方证并不是概念,而是一个一个鲜活的形象。《伤寒论》的很多原文就像一幅幅简笔画,或者说是一个个医案,它给我们勾勒了很多鲜活的形象。
像小柴胡汤里面特别提到的“默默不欲饮食”,它就勾勒出一个沉默寡言又情绪低落的形象。
大柴胡汤,“按之心下满痛”,它是摸得着的,上腹部充实、硬满,甚至有抵抗、有压痛,有这种腹证的患者,大柴胡汤必定有效。
八、要在病人身上读《伤寒论》
所以,对于这种形象式的学习方式,我们非常强调。阅读《伤寒论》最好要结合临床,要在病人身上读出《伤寒论》的味道,要读出《伤寒论》条文后面的形象来。也就是说,要把《伤寒论》里的条文要立体化、形象化、场景化。
而《康治本伤寒论》的65条原文,就是非常实在的。它没有很多空泛的理论,空泛的概念,它都是《伤寒论》中间最最核心的条文。娄老就抓住了这些核心条文进行了深入详细的阐述,所以这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当然,最好我们还要让它场景化,就是说我们还要时光穿越,回到东汉,跟着张仲景抄方。我们要边读边想,来体会张仲景当时治疗的场景。
九、读经方家医案也是好办法
当然,我们如果读《伤寒论》,我们还可以多读经方家的医案。因为《伤寒论》的文字很古朴,论述也比较简约,有时候我们初学者要读《伤寒论》很困难。那怎么办?最好,当然有老师、有经验的医生给你来解读、来指导,就像娄老这样。
我们还可以阅读医案,因为医案是实例,医案是事实,它的说服力比较强,它的参照性也比较强。所以比起读后世医家、特别是《伤寒论》注家的一些原文来讲,读经方医案可能更实用、更形象。
而且历史上很多经方家写的医案大多是用追忆的格式写就,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叙事的成分比较多,而且还有最后的感想等等。所以这些经方家的医案能够唤起你的共鸣和联想,能启发你的智慧,能训练你的思维,能让你吸取经验和教训。
所以,这种读经方医案可以让经典的原文实现一种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实现从病机概念向治疗场景的转化。这个读医案也非常重要。
这个就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经方医案》,这是我们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的一个特色教材,这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也希望经方爱好者们,你们可以去读一读。
十、读《伤寒论》,要早读,要读透
读《伤寒论》还应该要早读,要读透。这点我要提供一下大塚敬节先生的经历,大塚敬节是日本汉方的一位著名的大家,他的老师是汤本求真。
他说他的老师规定在学医的最初阶段只能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允许读第三本书。晚年的大塚敬节高度认可这种近乎严苛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是汤本老师对他的一种的“恩赐”,因为唯有这种严苛,才能保证思维的纯洁性。
大塚敬节先生一生践行了“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的中医治学思想,在经方现代应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之为汉方的天才。
大塚敬节先生的很多书,王宁元教授都用心翻译出来,所以这些书都值得我们看。经方医案要读,大塚敬节先生的一些解说要读,这个和娄老的这些著作结合起来,我们对《伤寒论》就会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十一、如何看待《伤寒论》注家
当然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提的,就是如何看待《伤寒论》注家的问题。根据刘渡舟先生所编的《伤寒论辞典》统计,历代《伤寒论》书目达到457种,其中注释、发挥的也有达到427种。日本的也不少啊。我根据龙野一雄先生的统计,他们发现有531种,注释本有162种。
如何来看待历代《伤寒论》的注家,这也是我们在《伤寒论》的时候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一样,历代《伤寒论》的注本,可以说是一本有一本的伤寒,一家有一家的仲景。
这种现象,并不是《伤寒论》的缺点。相反,在《伤寒论》的阅读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临床阅历、思维角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位读者对《伤寒论》的条文和方证的理解也会不同。
这正是《伤寒论》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张仲景之所以被尊为“医圣”的原因所在。这也就是冯老先生一开始说大家是“各位张仲景”,道理就在这里。
希望大家都好好读《伤寒论》,尤其要好好读一下娄绍昆先生的著作,这本凝聚了他全部心血的巨作《娄绍昆讲康治本〈伤寒论〉》是我们中医经方界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