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半天的时间,人民币就突然间大幅度上涨了250点,从早上的7.2423,一直上涨到下午已经来到了7.2180。
从4月份开始,美元就不断的使出各种手段,希望可以打压亚洲各国货币,在美元即将降息之前完成一轮收割。
但现在看来,亚洲各国的货币保卫战,大概率以美元失败告终。尤其美元对人民币更加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
在没有任何救市的情况下,人民币得以逆涨,就是证明之一。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美元依然在国际支付中高达47%,面对Swift发布的这一数据,欧元、英镑和日元可能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挫败感。
日元,这个曾经几乎能与美元并驾齐驱的货币,现在却已跌至第五,甚至被人民币超越。
英镑,曾是国际支付领域的王者,但在美元的强大冲击下,如今其支付份额已经缩减至不足7%。
欧元,原本是最有可能挑战美元地位的货币,两年前它与美元的差距仅有4个百分点,但现在欧元的份额仅为21%,与美元的47%相比,连其一半都不到。
难道美元的地位真的无法撼动吗?
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人民币身上,很多人都认为人民币是唯一一个可能撼动美元地位的货币。
在前五大货币中,除了美元外,只有人民币的份额在持续增长。自2010年人民币开始进入Swift统计范围以来,其占比从不足0.1%增长到了现在的4.7%,实现了惊人的47倍增长。
但尽管如此,人民币的份额只是美元份额的1/10,想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不太可能。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美元支撑霸主地位的因素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更有信心。
在追求全球经济利益的过程中,美国试图通过操纵美元流动性来实现其目标,通过美元的流出,再到美元的回流,美国就可以轻松地完成收割,然后进一步巩固美元的霸主地位。
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举措,连续11次调整利率,将利率推至5.25%至5.5%的区间,这达到了22年来的最高点。美国的此举就是为了回收美元流动性。
但是这一次,美联储试图通过提高利率来增强美元的全球吸引力,结果却与预期相悖。美国未能成功地将全球财富吸引至自己手中,反而是一些小型经济体通过灵活的策略成功避免了美元带来的风险。
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得以避免收割,人民币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曾几何时,为偿还沉重的美元债务,众多小型国家被迫以高昂代价向美国借款。
然而,时移世易,这些国家如今纷纷寻求替代方案以减轻经济负担。在这些方案中,人民币因其稳定性和潜力,成为备受瞩目的选择之一。
美国或许未曾料到,自己的金融策略无意中推动了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
美元不断加息导致美元的借贷成本越来越高,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国家选择低成本的人民币作为融资替代货币,事实上,起到了加速去美元化的作用。而这一点也正好避免了这些国家被美国的收割。
除此之外,如果美国固执的继续发动货币战争,还要考虑中国有可能加大力度抛售手中价值高达7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一举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美国的金融体系和货币霸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现在的种种迹象看来,美元的霸权地位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