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前,郑成功在厦门呆了整整15年,这些年都在做什么?

文诩与过去 2024-08-03 20:38:33

对于明末英雄郑成功,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收复宝岛台湾的壮举,而对他早年在大陆的经历知之甚少。其实,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前,他在厦门呆了整整15年,而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抗击清军,那么郑成功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郑成功的父亲名叫郑芝龙,被人称为明朝的“海贼王”。他所建立的郑家军完全控制了台湾海峡,航线控制范围,北至日本,南至吕宋,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

当时正处明末时期,明朝各地战火不断,因此根本无力顾及海上的各种海盗势力。作为东南沿海实力最强的郑芝龙,看出厦门的价值,因此直接出兵占领了厦门,开始经营此地,将其作为重要的据点。

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为了延续大明,南方的明朝臣子在南京拥立朱由崧称帝,建立弘光政权。但是短短一年,弘光政权就被清军覆灭。清军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开始对汉人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热潮。

当时,郑芝龙早已被大明招安,因为他手中掌握重兵,扶持朱聿键为帝,建立隆武政权,对抗满清。隆武帝对于手握重兵的郑芝龙非常倚重,更是喜爱郑成功,还将国姓赐给对方。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郑芝龙就无意继续抗清,并忍受不了清朝的诱惑,想要向满清投降。当时只有郑成功对此事是坚决反对,因此带了一部分郑家军出走。

郑芝龙原本以为投降清朝可以加官进爵,结果不仅没有封官,反而被监禁在京城。郑成功之母也在战乱中死去,这让郑成功坚定抗清的决心。

为了对抗满清,郑成功在沿海招兵买马,收拢了大量曾经郑芝龙的旧部,于顺治四年,在小金门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在郑成功抗清的第一阶段,因为一直没有稳定的根据地,没能在反清的过程中取得足够的胜利。到了顺治七年,郑成功采取施琅的建议,夺下厦门和金门,并以这两座岛为基础,建立根据地。之后,就与满清军队开始了拉锯战。

从顺治八年开始,一直到顺治十五年,郑成功不断进攻沿海城镇,更是有过3次北伐,但都没能取得成功。以两座海岛对抗整个中原,实力太过悬殊,想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

到了顺治十七年,清军基本肃清了各地的反清力量,真正开始对郑成功发动进攻。他们派出水陆大军20万,想要一举歼灭郑家军。

虽然实力差距悬殊,但是因为郑家军掌握天时地利,取得厦门湾海战的大胜。此战过后,清政府也明白想要用军队消灭郑成功,要付出的代价会很大,因此采用海禁的办法,限制物资流出,想要以此让郑成功慢慢衰亡。

郑成功不得不接受江山易主的现实,同样也要为将士们考虑,因此将目标投向台湾岛。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海峡,向台湾进军,连续击败荷兰军队,收复了被荷兰人殖民长达38年的台湾。

所以说,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前,他一直致力于反清复明的大业,但是终究大势所趋,不得不接受现实。

1 阅读:65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