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里的中秋佳节

善本有墨香 2024-09-17 11:28:47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仲秋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天高气爽,月亮为一年中最为明亮和圆润的时节。因此,人们又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当作亲人团聚的日子,中秋节也因此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由来已久,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记载。

史料典籍

“中秋”一词,源自《周礼》,清代阮元校刻《周礼注疏·龠章》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里的“中秋”应该是“仲秋”的意思。

据《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其含义还不是指中秋节,而是指秋天的第二个月,即阴历八月,又称“仲秋”。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到魏晋时,已有“谢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渊鉴类函·卷二十》引《唐太宗记》载:“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

到了宋代,赏月之俗日盛,官方也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中秋赏月的盛景:“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明清的赏月活动更是盛行不衰。明朝进士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熙朝乐事”一节记载了杭州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明清时期北京的中秋节还新添了一个重要的中秋节节令物件——兔儿爷。

据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中“兔儿爷摊子”一节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清代杨静亭的《新增都门纪略》卷三《都门杂咏》中也记载了中秋节售卖兔儿爷的风俗。写道:“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

文学作品

中秋蕴含着幸福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家庭幸福团圆,也是文人墨客咏月、思乡、抒情的大好时机。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留下不朽之作。

“诗圣”杜甫在《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诗中写道: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记录了中秋圆月及月下的秋景,抒发了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秋宵月下有怀》,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诗。主要描写了他在异乡中秋之夜望月所引发的思乡怀亲之情。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怅望空伫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作的七言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写道:“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语言古朴,直陈其事。作者借中秋月圆之夜,写下这首诗,并赠给遭遇相同的张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苏轼在《阳关曲·中秋作》中写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记述了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抒发了弟兄的离别之情,语言清丽,意味深长。句中虽无“月光”、“如水”等字,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多次描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仅中秋节,就达三次之多。其中第七十五回描写了中秋节馈赠月饼、赠西瓜、祭月等风俗,字里行间洋溢着中秋节的浓郁气氛。

我们在感受古人多彩的节庆方式的同时,能从中品味到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0 阅读:0

善本有墨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