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展览=展厅效果=视觉效应=抢眼球,越来越像商场里面的商品

四海易文字 2024-04-13 06:52:46

目前有一组词汇在书坛使用率颇高,已成风潮,其中主要有:展厅效果、视觉效应、抢眼球等。

这些词汇提醒我们注意到一些以往极少注意的方面,这是其积极的一面,但物极必反,我们对这些相对较外在层面的过分关注带来的另一后果是淡化了作品很多本质的东西。近期我看某个较高层次的展览,作品尺幅普遍很大,大到八尺整张,装裱以后,高的展厅都不够挂,导致作品依旧不能完全展开,但从细部看,则明显感到很多作品用笔乏力、草率,笔墨不够精当。

当今是一个市场化的社会,我们不妨拿最常见的商品来对书法作一对比说明。

我们提出“展厅效果”、“抢眼球”等,这说明我们注意到展厅是书法这一艺术品重要的展示平台,但展示平台仅仅只是一个展示平台,它并非书法艺术价值的终极体现。正如商场是售买商品的场所,对商品价值的实现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商品价值的终极实现绝非是在商场,商品的价值如何,更重要的还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另外一个提法是“视觉效应”。为体现出作品的视觉效应,仿古纸张、做旧手段大为流行,并在全国大展上大放异彩。但我个人的看法是:仿古、做旧等装裱手段也只是类似于电视机的外箱包装,最多是外壳,有必要注意,也有文章可做,但不涉及书法作品艺术价值的根本,就像电视机外箱的好坏并不代表电视机质量本身的好坏一样,外箱的好坏仅仅对销售本身有一定的影响。

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肯定,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认可了它的诸项功能时实现的,绝非购买的一刹那间,一刹那间实现的只是一锤子买卖,稍大一点的商贩都不耻为之。我们搞书法的过分沉迷于展厅效果,是否有些本末倒置?我觉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藏家对作品细心品味后的满足、认同及击节赞赏的感觉。

我们可以把一件书法艺术品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否齐备,稳定性是否可靠,表示了一个系统的好坏。书法作品中包含的信息元素是否丰富、质量是否优良,系统整体的组合是否合理,这构成了书法的根本艺术价值。参照之下,得出以下些许看法,不知能否为我们以后的创作提供些思路:

1、目前的居家环境,以楼房居多,楼高多为两米多,你动不动就四五米高的作品,展厅都不好挂,你让别人买回去干啥?部分大面积住房,虽说楼高有限,但横向空间较大,其实横幅应该更适合我们目前的居住环境。

2、传统技法吸收是否到位,有没有操练出自己较独特的书法语言,二者调和是否得当。

3、笔、墨、纸张的使用是否充分发挥出其功用性能。笔分硬毫、软毫,使用是否得当,是否充分表现出自己书法风格应有的风采;纸分生熟,生宣的晕化效果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现;过分地使用熟宣的结果是墨不入纸,很多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墨浮在纸面上,笔力漂浮,缺乏纸笔之间摩擦产生的力道感和自然的生涩感;墨分五色,过分地图简便,使用墨汁,把能表现出的层次感都弱化了。

4、作品中对不同技法的表现是否达到了信息最大化,最充分地利用到有限的载体,即在既定的作品内,将墨色、笔法、构图等基本语汇表现得最丰富又能确保和谐。

5、是否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在吸收消化古人经验后锤炼出的自己独有的书法语言,它不只是自己独有,其中还包含一定的难度,并足以以此拉开和别人的距离。

0 阅读:4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