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渴望知道一切的人

鹰哥爱写文 2024-04-22 02:51:52

​《达.芬奇传》作者:贝恩德·勒克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名叫《达·芬奇传》。

说到达·芬奇,大家都不陌生,《蒙娜丽莎》油画上的那一抹神秘的微笑让他广为人知。然而,如果要让我们说出关于他的更多信息,那就需要仔细想一想了,因为他本身就是谜一样的存在。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又最不为人所知。

一直以来,大师和普通人之间,总是充满了距离。这种距离感,甚至会让我们在面对有关大师的作品时,本能般地望而却步。

我们自动给大师们加了一层滤镜,默认他们的人生不会出现低谷,他们也不会感到崩溃。但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更加懂得:如何用一颗温柔和诗意的心,来对待不完美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经营了心中的那座花园,在四季的更替中,期待着下一季的花开。

德国历史学家贝恩德·勒克笔下的达·芬奇,就是这样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留意日常,一切和美有关的事物,他都愿意去接触。他用那些热爱,走出了细水长流,自由的一生。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达·芬奇从来没有偶像包袱,他十分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尽管他在众多领域颇有建树,但他却依旧认为,自己研究的一切毫无价值,没有意义。他称自己是最后走入市场,带走价格低廉物品的消费者。

达·芬奇是律师和农家女的意外结合,比起他这个私生子,父亲显然更看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连达·芬奇这个名字,也是因为他出生在佛罗伦萨的郊区芬奇镇。

达·芬奇的人生转折,发生在遇到他的老师韦罗基奥的那一刻。韦罗基奥多才多艺,集金匠、雕塑家和画家三重身份。他在老师的工作室里学习艺术期间,显露出了自身的艺术天赋,并很快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

一次,老师负责创作一幅名为《基督受洗》的作品,让达·芬奇参与画作背景中的一个小天使。老师在看到成品后,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学生在艺术上的天赋,已经明显超过了他。

有传言说,韦罗基奥自此以后就选择直接封笔,达·芬奇便开始了独立创作的旅程,并留下了为大家所熟知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等传世之作。

达·芬奇对生活总是满怀热情,以至于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了能多做一些自己的喜欢的事,他还发明了“达·芬奇睡眠法”。

他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在减少睡眠时间后,他每天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让自己的精力再次变得充沛起来。

达·芬奇就这样,用热情作为自己渴望知晓一切的能量,用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的方式,走出了非凡的人生。

达·芬奇不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而且还在很多领域都留下了足迹。

比如,他在天文学上否定了“地球中心说”,最早提出人们可以把太阳能用到生活中去;他在物理学领域发现了惯性,并发展了杠杆原理;

在医学上,他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鼻祖,不仅发现了血液功能,还对心脏与动脉有所研究;他也是水力学方面的专家;就连直升机、军事降落伞、自动汽车的原型也是他发明的。

即便是天才,也并非一蹴而就

达·芬奇的才华众所周知,他懂艺术,熟悉物理、机械,能制作雕像;他会弹琴,也能伴唱;他一直保持着画画和制作浮雕的习惯,并能借用手绘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是天才,这毋庸置疑,但天才也并非十全十美,天才的成长之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如,他写的字不好看,很少有人能看懂他写了什么;他虽然有无限的精力,对很多领域抱有极大的热情,但他却总是见异思迁,毫无耐心,以至于他错失了原本可以取得更长足进步的机会;他总是想要兼顾更多,同时学习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没多久就选择了放弃。

不过,好在达·芬奇很重视反复练习临摹。他的工作方式独特,会先用粘土制作出人物模型,再把蘸过石灰水的软布覆盖在上面,然后开始在薄薄的画布或者用过的亚麻布上作画。他的画笔笔尖蘸取了黑白两色,这需要极大的耐心才可以完成。

如果是他想要完成的工作,他也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他可以整夜或者一连几夜伏案或是站在桌前思考、画画、乃至写作到天亮。

很多个夜晚,为了完成一幅作品,他在蜡烛即将燃尽,夜晚将要逝去之时,才在他用于书写的纸张尽头画下了结论。

此外,达·芬奇还会主动选择技术更为复杂的作画方式。他选择用干石膏作画,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就是他用干壁画技术完成的作品。

这种不用被迫和时间赛跑去完成画作的方式,让达·芬奇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去添加细节,修改那些令他不满意的部分。

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经常会一大早就爬上脚手架,从早画到晚,不吃也不喝。画完了,他又会接连几天不工作,但还是会每天用一个小时独处,思考并审视自己画中的人物。

达·芬奇还能及时抓住突然出现的灵感片段。不管他处在何地,只要一有新的想法,他都会立即跑到画作前,添上一两笔。

就这样,他把自己融入到了画作中,他希望看到自己作品的那些人,都可以感受到和画中人一样的情绪。哪怕仅仅只是些抱怨,或者恐惧。

最终,他慢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关照自我,他用自己的作品,完成了对自我生命的一场书写。

真正的自由,是拥有选择的权利

在佛罗伦萨的那一段经历,对达·芬奇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对权力的争夺、对宗教的虔诚、再加上生活的无聊,佛罗伦萨人对投资艺术和学术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们把这一方式看成是对自我的一种救赎,而达·芬奇无形之中成为了其中的受益者。

1476年,达·芬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过一开始并不顺利,五年后,他的工作室才有了起色,他终于拿到一份关于教堂一幅主祭坛画的合同。在当时,以不动产的形式去支付顶尖艺术家报酬的方式十分流行。

作为报酬,达·芬奇得到过一个葡萄园,享受过一段优渥的生活,他对葡萄酒还有一定的了解,能像酿酒师一样总结出如何才能酿出更好喝的葡萄酒。

达·芬奇在不满三十岁时,就已经和行业中最出类拔萃的人才获得同等的报酬,《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两幅画,也让他有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但是,达·芬奇太过追求完美,让他总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订单,有时候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他甚至索性选择放弃。长此以往,他虽然不用忍冻挨饿,但手头没有现金也成为事实。

为了改变自身处境,达·芬奇尝试到米兰开始新生活。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画家、雕塑家、学者和诗人,都对跻身宫廷充满了向往。因为在宫廷任职,他们不仅可以得到部分特权,还能获得更为丰厚的报酬。

达·芬奇也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幽默的个性和别人对他难以抵挡的魅力,在米兰站稳了脚跟。

从十四世纪末开始,米兰的财务状况逐渐出现了问题,政府的日常支出入不敷出,这间接影响到了达·芬奇的收入。

尽管他鄙视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不追求灵魂意义的人,但他为了艺术创作可以继续进行,为了能实现自我,不得不去追讨工资。

而随着战争逼近,米兰上下处处上演着谋杀和抢劫,达·芬奇的一位朋友被怀疑密谋反对新政权,遭到迫害,最后尸体被挂在了米兰的城门口。达·芬奇因为这事离开了米兰,开始寻找新的艺术资助者,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虽然达·芬奇无法选择出生,但是他靠着自己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底气和人气,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新的赞助人了。而他自己,也不想成为现实生活中哪些常见的肖像画家,而是想要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天地。

答案并不重要,探索过程才最迷人

除了绘画艺术,达·芬奇也十分喜欢解剖学。新圣母玛利亚修道院的医院有一位老人,给了他深入了解解剖学的契机。老人过了百岁年纪,对人生已没有任何遗憾。他说完这些,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没有任何征兆,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老人离开后,达·芬奇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通过解剖尸体,他发现老人四肢瘦弱干瘪,缺乏脂肪和汁液,加上动脉管壁增厚的原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难以得到补充。

达·芬奇在他所在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动脉硬化对人体会造成的伤害。

而在达·芬奇刚接触解剖学时,他就解剖过动物的器官,比如牛的心脏,猪的肺等。他甚至还发出过“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十分容易”的感叹。

很多人不了解达·芬奇,因此错误地理解了这句话。其实,这不过是他由比较解剖学得出的结论。他发现,肌肉、神经、骨骼,是地球上几乎所有动物所共有的。

在对解剖学有了一定了解后,达·芬奇把目光投向了“人体组织”,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在那个没有被明令禁止解剖尸体的时期,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达·芬奇一共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

在这个过程中,他忍过了因为恶心而放弃的阶段,即便是晚上和那些尸体为伍,他也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另外,在此基础上,他还持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丰富自己透视方面的知识。

最终,他以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在解剖学上的发现。他甚至还计划和一位年轻的解剖学家,一起完成一本有解剖学彩图的书籍。

达·芬奇对人的兴趣,远远超过了画家这一职业对个人的要求。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包含了整个世界的美。他甚至说:“如果没有眼睛,灵魂就无法抵达静谧的天堂。”

达·芬奇用眼睛去思考一切,用视觉去理解一切。他有一幅著名胚胎素描图。苏格兰解剖学家威廉·亨特看到这一作品后,觉得十分震惊,当即称达·芬奇是世界上最好的解剖学家。

除了对解剖学充满兴趣,达·芬奇也痴迷于柏拉图的哲学,他甚至从中能看出几何学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不过,也有说法称他对柏拉图的哲学保持了一定距离。有个故事发生在埃特纳火山上,据说火山上的地球灵魂之火,直喷向西西里岛蔚蓝的天空。在读到这个故事的那一刻,达·芬奇突然有了一种“想要一览神奇自然创造出的各种奇观”的渴望,为此他去到了一个洞穴门口,想要一探究竟。

当时,他虽然害怕充满凶险的洞穴,但又十分渴望看到洞中的神奇事物。因此,他的心头被恐惧和渴望这两种情绪缠绕着。

实际上,在这个洞穴探险的故事中,展现的是达·芬奇不断追寻世间终极答案的过程。而这恰恰可以看作是对柏拉图哲学的背离,因为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中,人们是被绑在洞穴里面的,他们背对着洞口,而洞口则若隐若现地闪烁着远处的火光。被缚者看到的只是洞壁上的影子,也就是洞外不朽思想的幻影。而达·芬奇想要获得的知识,并不在洞外的那片光明中,而是在洞穴深处的黑暗里。这一里一外,一明一暗,恰恰体现了两个人思想的不同之处。

虽然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达·芬奇冒险深入“洞穴”,是不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这一过程,就已经足够迷人了。

达·芬奇就这样,在探寻世间终极答案的道路上,他一刻也不曾停歇。一直以来,他对世界保持的理性态度,也几乎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人。

意大利诗人维吉尔曾说:“了解事物起因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把所有的恐惧、无情的命运都踩在脚下,使贪得无厌的地狱之喧嚣消失不见。”

这样看来,从未放弃了解事物起因的达·芬奇,他人生中的大多数时光,都走在了幸福的路上。

未曾虚度的人生

达·芬奇从不虚度时光,在没有创作艺术画作的时光里,他在其他领域也创造了奇迹。通过一些小物件,他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他曾制作过一只内部结构复杂的鸽子,当鸽子从装有滚轮的细绳上滑到地面时,内部的构造就会使鸽子的翅膀颤动起来。

达·芬奇对时钟也十分痴迷,他为了弄清其中的原理,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他还通过设计齿轮、阀门和一些其他部件,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设计出了可以按照他的心意完成工作的机器。

不管是哪一类的创造者,都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达·芬奇也不例外,这些探索占据了他的大部分精力,让他无暇顾及麻烦的绘画工作。

年过六旬,达·芬奇开始在罗马生活。在他生活的年代,60岁已经算是高寿,很多人都开始规划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而他的身体,也已经对他发出了警告。

他虽然会去咨询医生自己该如何应对那些警告,却对医学保持怀疑的态度,他甚至认为医学是一种炼金术,要想获得健康就必须保持距离。

他自救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他抄写的一首题为《如果你想保持健康》的诗中窥探一二。

诗里无疑是让人清淡饮食,保持心态良好,适度运动,尽量不熬夜等等。但很显然,达·芬奇做不到最后一点,以至于他的视力也每况愈下。

1518年6月的一天,达·芬奇正在写一篇关于几何问题的文章。在文章快要收尾时,他突然用了“等等”一词,笔记的结尾是“因为汤要凉了。”

很多传记作家,把这看成是达·芬奇的人生结尾,他们爱不释手地描述可能发生的小场景。

我们像是看到了一位老人正趴在书桌前,正在和抽象的数学问题做斗争,他的女仆催促着他喝汤的场景。

而接下来的几个月,达·芬奇被病魔的阴影笼罩着。1519年4月23日,他在立好遗嘱的两周后,离开了人世。

天才的一生

达·芬奇这位艺术史上的哈姆雷特,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心里重塑他的形象。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渴望探寻真理,甚至忘记了地点和时间,同时感觉到了快乐,最后他那无限的好奇心,也真的成就了科学。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达·芬奇在全世界的名气和他流传下来的作品,两者充满了矛盾。虽然他传世的画作数以千计,但公认他亲笔的却只有十幅。

这些作品中,有的未完成,有的只留下了部分残缺。他生前也没发表过任何一篇文章,他的那些发现和发明也没有带来任何直接的影响。

但人们对他却从不缺乏热情,甚至在他未完成的作品中,看到了另一种美。那是一种“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美好状态。

在那些画作没有完成的地方,在那些文字片段遗失的篇幅里,留下的是让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些碎片似乎是一种未能满足的好奇,和一种未能实现的完美。而渴望知道一切,以及对美和完美的不懈追求,恰恰是达·芬奇天才一生的写照。

0 阅读:2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