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了8个字,就成了钦点状元

赫薰看事 2024-06-01 07:25:35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赫薰辞

编辑|赫薰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科举制自创立以来,就成了无数学子翻身的唯一出路,若是金榜题名,将会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晚清时期,就有一位出名的“穷状元”,也是清朝时期,唯一一位四川籍状元。凭考卷上的八个字,让光绪皇帝对他称赞有加,状元及第,光耀门楣。

这位状元是谁?他写下的八个字究竟是什么?

状元生平

光绪称帝时,科举制的地位发生动摇,不少人怀疑科举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有意废除该制度,跟随世界发展,创立新的选拔人才方式。

所以这位清朝时期,唯一一位考上状元的四川籍考生,他参加考试时,该制度的废除已经在倒计时,因此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倒数第四位状元。

这位状元名叫骆成骧,是四川人。他七岁那年,母亲就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一个孩童加上一个不善生活的人,他们的日子越过越艰难。后来实在养活不起孩子了,父亲将他过继给了姓骆的人家。

因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过目不忘,父亲便开始培养他的学识,九岁的时候就跟着书院老师学习,十四岁那年参加州试,所写文章得到了考官称赞。在他28岁那年,参加了四川的乡试,考上举人。

科举考试是贫苦学子翻身的机会,但并非只考试一次。考试分为四个级别,要一步步通过院试、乡试、春闱,才能参加最终的殿试,才能拥有成为状元的机会。

骆成骧考上举人之后,要继续参加考试,然而他的考试之路并不顺利,他第一次考试落第,留在了北京,后来在好友的介绍下,他当起了教书先生,赚生活费。

凭借着自身的聪明,他再次考试时顺利通过,而后便参加殿试,这场考试,他不仅顺利考上了状元,也成了后人称赞的对象,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参加殿试时,甲午海战刚刚结束,落后无能的清政府,被西方国家击溃,惨不忍睹,急需人才改变现状。

相较于那些只会咬文嚼字的呆板书生,清政府这时更需要的是对国际事件有独特见解的人才,因此那届殿试的题目有些与众不同。

那届考试,光绪皇帝高度重视,不仅亲自到现场进行监考,还参与了出题和阅卷等流程,当几百名考生将试卷交上来后,他迫不及待进行翻阅查看。

考试的题目包含外国政治艺学,让考生根据外国政治方面的决策,进行利弊分析。这就体现出这场考试的最终目的,选拔人才,但并非选拔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人才。

当考生拿到这些题目时,许多人面露难色,平时习惯捧书阅读的他们,哪里能猜透这其中的道理,可骆成骧就能明白,洋洋洒洒在答卷上写下自己的见解。

考完试两天后,就到了放榜的时候,此前参加考试的学子都来到了现场,期待听到自己的名字。

和现在故弄玄虚、卖关子,先读最后一名不同,当时第一个报出名字来的,就是状元郎。而这报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骆成骧,还是“钦点状元”。

八个字改变人生

考场上,骆成骧在考卷上写下了八个字,让光绪皇帝产生了共情,直戳他的内心。

要知道,光绪帝只是空有称号,实权掌握在慈禧手里,因为身份地位影响,他很难听到真话,也很难找到能引起他共鸣的人,这也慢慢成了一种执念。

当他看到骆成骧写下的“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几个字的时候,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就这样,骆成骧成为被皇帝钦点的状元。

虽然他是个以文学才华成名的人,但晚年时却偏爱武学,倡导“强国强种”,在国家的武学发展上出力献计。

他在武学方面没有太大研究,却也想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既然水平不行,那就出钱出力。

他将给别人写碑文的酬金,全部拿出来捐给了程度的武士会,当大家邀请他当会长时,他也依然接受,为学员们制定练习计划。

骆成骧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未将自己困在朝堂之上,将自己当成一个只会说会写的人。不仅崇文尚武,还对美食颇有研究。

他和清宫御厨王翕师,在“资州菜”苏杭与巴蜀口味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加入了北京风味。在这“资州菜”中,不仅能吃到北方菜肴,南方美食也同样能品尝到。

他在京师大学堂任职时,经常四处奔走,不是打探消息,也不是好听八卦,而是向各地的厨师讨教学习,饭馆成了他闲暇时间经常出没的地方。

骆成骧的心思,只放在有用的地方,年轻时读书学习,讲课教学,晚年看到了百姓对清政府的失望,力倡学武。

为官后,一直秉承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当时的朝廷,贪污之事常有,为官者大多资产丰厚,可偏偏他的家里却一贫如洗。

为官多年,他始终保持着简朴生活,在他的家里,没有山珍海味,没有鱼与熊掌,每餐饭都是简简单单的两菜一汤。后来还有人将他的那些家常便饭,称为“状元菜”。

晚年退休时,他将自己手头不多的四千块钱,捐给了学校,激励学子们好好学习,也是秉持初心的表现。也是因此,他被称为“清朝最穷状元”。

当初他考上状元时,因为是皇帝钦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再者还是清朝时期,四川唯一的状元,因此有人提出要为他修状元府,被他果断拒绝了。

61岁那年,告老还乡,安享晚年的他,在老家去世。听闻这个悲痛的消息后,四川地区许多百姓自发前来吊唁,为他送行。

写在最后

虽出身寒门,但从不忘读书改变命运的目标,虽是皇帝钦点状元,但一生从不骄傲,低调做人,清正廉洁。这种精神,不仅古代,就算放到现在,也是应该被崇敬的。

“穷状元”穷的只是物质,骆成骧精神上的丰富,无人能及,他那为国为民坚定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历史上包括现在,像骆成骧这样的忠诚者,不在少数,他们一心为百姓考虑,从未有过私心,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社会才能发展,安宁生活才能长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赫薰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