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疏肝行气止痛最善解郁而化火

青囊译录 2024-10-04 07:10:32

痛有寒热之分,寒痛者多伴有寒象,诸如怕冷畏寒,面色灰暗,唇白舌淡,表情冷漠,此类疼痛因寒主收引常伴有麻木刺痛;热痛多者伴有热象,诸如掀衣晾被,面色红赤,急躁多怒,唇干舌燥,此类疼痛因热主发散常伴有胀痛红肿。

查体辨明疼痛性质即可选对药物应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气郁化火疼痛,往往都是跟肝郁有关,在中医理论范畴中肝属木,木的特性是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藏血藏魂,五行特点“木曰曲直”,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教授认为更精准的表述肝木应“木曰敷和”,意思就是更为广泛和谐。

在《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有提到:“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此为平和态;“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此为不及态;“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此为太过态。

气郁化火导致的疼痛带有阳性特征,故在解此类疼痛之时,常用到性味苦寒的川楝子。

川楝子又叫“金铃子、楝实”,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入肝,小肠,膀胱经。功效: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太平圣惠方》有金铃子散由川楝子,延胡索各等份,研成细粉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9克,酒调服或者温水调服。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属肝郁化火者。

而张锡纯在金铃子散基础上加味,创制“金铃泻肝汤”组成如下:

川楝子15克,生明乳香12克,生明没药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张锡纯认为金铃子散对于气郁热性疼痛固然有效,但是也有效果不佳者,他认为金铃子散虽能开解气分之郁,但是不能化气,方中加入乳香、没药不仅能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化气于无形。去掉延胡索是因为延胡索性刚猛烈,其开破之力多趋于下焦,补入三棱、莪术这两味稍微平和一些的药,更易破郁疏肝。而甘草是防川楝子小毒而加入。

此方对于胁肋胀痛,焮痛有奇效。不仅如此,凡是心腹疼痛,属气郁热性疼痛者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结:川楝子性虽苦寒,但其行气,解郁,止痛能力较为突出,尤其是肝胆疾患总能看到川楝子的身影,是一味不可忽略的良药。

禁忌:川楝子有小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又因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1 阅读:68

青囊译录

简介:传承原汁原味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知识,为有需要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