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马王堆汉墓,还不了解T形帛画,来看这篇就够了

读书悟文化 2024-08-12 22:26:34

特别说明:本文涉及招魂幡的说法,是古代礼制文化的体现,并非封建迷信。

长沙汉墓马王堆里的宝贝实在太多了,但有一样比较特殊,就是“T”字形的旌幡类帛画。它像画又不像画,形同衣服又不是衣服,色彩绚丽,表现力丰富,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那么,这种帛画作为随葬品有何意义呢?看了画面上的内容就会明白,它其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了。

01 T形帛画上到底了画了些什么?

马王堆的1号墓和3号墓都有T形帛画出土,而且大小不一,我们重点看1号墓的T形帛画。

1号墓为辛追夫人墓,在她的棺椁中出土有一幅T形帛画,从墓中的“遣册”竹简可知,这类帛画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

据马王堆1号墓的报告说,“非衣”当读作“裴衣”。在《说文·衣部》对“裴”字的解释为“长衣”。T形帛画也确实挺长,长度达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

非衣上主要描绘了三个场景,即天国、人间和地府,从整体来看,国风满满。

我们知道,国画又被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在工具材料上,通常采用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将画作于宣纸或绢帛上。

这幅T形帛画在用色上就有这样的特点,主要色彩为朱砂、藤黄、石青、白垩,人物、景物用墨线细描,还加上了彩色,并绘制于绢帛之上。

最后的晚餐

中国画在构图上比较灵活,不像西画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如《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单一的场景。

国画通常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视野、想象力和构图更加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特别在空间处理比较自由灵活。

T形帛画在空间表现上采用了分层式空间,我们看整幅画分为三层,分别展现了天界、人界、地界,三界的不同场景,并且通过一个共同的时间把这三个空间联系起来。

此外还有全景式空间和分段式空间,全景式空间是一种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的回旋往复式的流动空间,如下面这幅代表作《匡庐图》。

匡庐图

分段式空间也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中,比如下面这幅《清明上河图》,当你看它时就好比一组运动的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组成了一幅有机的画面。

清明上河图

以上为T形帛画在构图上的特点,下面我们看具体的内容。

T形帛画--天界部分

上面提到整个画被分成三个空间,在天界的画面中,(大家可以结合图片细看)居中有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披发不冠,蓝身红尾,按照一般理解就是女娲娘娘了,也有说她是大神烛龙。

在女娲的两侧各有五只神鸟,它们仰头张嘴正在鸣叫;横段的右上部有一轮红日,红日里有一只站立的乌鸦,也就是太阳神金乌。

中国古代最早对日中的神禽称谓为乌、三足乌和赤乌,后来才叫金乌,一般用它来指代太阳。它站在一棵火焰形的树杈上,这棵树就是扶桑树,树间还有八个小太阳挂在树杈上。

与红日相对应的左侧是一弯新月,月中有玉兔和蟾蜍,与乌鸦对称,呈现了所谓的“东乌西兔”的理念,也就是东升西落。

月下还有一名女子,她正乘龙仰身擎托着弯月,并作出了飞天的状态,这名女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嫦娥,这个场景可能展现的是嫦娥奔月。

在女娲之下还绘有两条巨龙、两骑神怪,再向下是天门“阊阖”、豹及门神“帝阍”。

人界部分

在人间部分的中段,在华盖和翼鸟下方,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侧面像,她身着锦衣,在她后面有三名侍女,前面有两名戴着鹊尾冠的小吏跪在地上迎候她。

据考证,这位妇人就是墓主人利仓的妻子辛追夫人,专家通过对辛追尸骨的检验发现,她患有严重的腰脱,会导致骨质疏松,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在帛画中看到的她,在走路时就要依靠拐杖。

在辛追夫人下方,又画有一厅,设有壶、鼎、钫及重叠的耳杯之类的酒食具,中间有一个大食案,上面铺着锦袱,左右侧各有三个拱手而坐,另有一人站在一侧。

从这段图来看,似乎里面没有主人,其意可能在表现,主人即将要离开家园,家人在设宴送别,或表示主人离世后,家人在设案祈祷。

总之,都是在祝福墓主人早日升天的意思。

地界部分

在最下段的地界部分,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一个裸身大力士,他作出马步下蹲的姿态,双手向上托着象征大地的白色物体,站在两条交缠在一起的水族动物身上。

水族动物旁还有神怪、大龟和鸱鸮等动物。

整幅帛画将神、人、兽相互关联起来,透露出浪漫奔放的一面,也有对生命不息的追求。

那么,这些具体的物象,到底想要传达的主题是什么呢?

02 非衣的用途

T形帛画出土时,帛画上端裹着一根竹竿,很显然是用来挂画的,古人在举行葬礼时要举着非衣。

考古工作者发现它时,它被平整地铺放在辛追夫人的第四层棺木盖上,由三块单层的棕色细绢拼接而成,下垂四角都有飘穗,顶端系有丝带,以供悬挂。

由此判断,它就是古代亡者出殡时引导随葬队伍的旌幡。

汉人传承前代的丧葬制度和传统,认为人在死之后,附于人身上的魂魄与尸身要进行分离,离散之后就会变成野鬼,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而且还会惊扰后人。

因此,就必须想法设法迫使魂魄与尸身不要分离,把离散的魂魄招回来引附于尸体并入葬于墓内,在葬制上称为“招魂复魄”。

既然要招魂,那就要有招魂的工具,于是便制作了招魂幡,让游魂通过识别幡上画的墓主人形象,自己归位。

复魄,就是在出殡前将灵柩在家停放数日,这样,魄也能附体。一般的做法是,灵柩停放在堂上,把招魂幡竖在灵柩前。出殡时,将招魂幡举在灵柩前,一路引导它到墓葬所在地,经过祭祀告别仪式,最后将招魂幡放在棺上。

如果有多层棺,那么招魂幡就要放在最里的一层棺上,之后才能进行正式安葬。这样一来,魂随幡,魄随棺,就一同入了墓内。

辛追夫人的套棺共有四层,最外层是一具杉木素棺;第二层是一具彩绘棺,第三层则是红漆棺,而T形帛画招魂幡就被放置第四层棺之上。可见,这也是丧葬制度礼仪的体现。

我国早在周朝就有了相关丧葬习俗的记载,如《周礼》、《仪礼》、《礼记》。在《礼记》有载,出殡时负责高举魂幡,走在灵柩前的人叫“复者”,所举幡就是导引死者升天的,不过那时的幡比较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汉代时招魂幡的内容丰富起来,引申出了三界,在形状大小上也发生了变化。

但不管如何变化,它的作用基本没变,就是起到招魂复魄的作用,招回的魂,得以升天,魄则入地为安,完成后人的心愿,而且这种丧葬习俗,至今在我国一些地区仍有你保留。

但对此也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招魂幡只是一种行使巫术的工具,汉代流行修仙,但却是针对活着的人,而不是死人。

所以,招魂幡的作用只是将人的灵魂引入新的住地--墓室,作为引向阴间的路标而已,并没有升天的意图。

辛追夫人

女娲

此外,从T形帛画上所体现的浪漫思想,极有可能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楚文化在中国古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

西汉在汉武帝时代曾发生巫蛊之祸,影响巨大。巫蛊之祸虽然发生于皇宫,是妃嫔们互相攻击对手的一种手段,但实际上在民间巫蛊之术也十分流行。

汉武帝虽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黄老之术仍是主流,史料中有记录的汉武帝一朝,在77位显赫的官员中,仅有6人被认定为儒生,仅占总数的7.8%。

即便到了昭宣元三朝之后,朝中74名高官,儒生也只有24人,11位丞相中有5人为儒生,另有3人在从政后开始修习儒学。

而我们所崇尚的中原文化,即儒家文化,其实是从孔子到荀子,从名家到法家,从诗歌到散文,通过逐渐演变摆脱巫术宗教束缚之后,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儒家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招魂幡也是楚文化的体现。

小结:

总之,T形帛画之所以似衣,主要在古人观念中,衣与魂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从战国时代到三国时代,都有以衣招魂的习俗,所以就把它做成了似衣非衣的形状。

从帛画绘画层面来说,想象力丰富,透露出浪漫奔放的气势,颜色鲜艳,线条优美,在古代绘画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从它的作用上来看,所体现是一种巫术文化,也是对前代礼仪制度的传承,可见,周礼文化的影响力之强大。

0 阅读:7

读书悟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