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唐朝的宫廷政策,东突厥日渐没落

丽娟历史观 2023-02-13 17:11:00

全文共1549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突厥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于公元六世纪左右兴起,因隋唐与中原的动乱而向南方进犯,是唐朝的主要对手。

唐王建国之初,东突厥多次侵略,内忧外患,元气大伤。在这段时间里,大唐没有与突厥开战的实力,只能在外交上寻求和平。

然而,随着大唐国内稳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大唐开始了对突厥人的反攻。东突厥被他一网打尽,再也没有了对大唐的威胁。

东突厥的衰落

东突厥最强大的时候,大约是从南北朝到唐朝,当时东突厥对中原的威胁很大,但是到了唐太宗时代,东突厥的势力就会大减,对中原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小。

颉利可汗统治的时候,东突厥与大唐交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李世民曾经说过,东突厥的军队虽然庞大,但是并不完整。东突厥的部族很多,管理起来也很困难,内部矛盾很大,一言不合就开战,内部的矛盾很大。

当年颉利可汗任命赵德言为汉人,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将突厥人的风俗、政令等进行了汉化,这让突厥各部落大为不满,再加上颉利可汗在位期间,经常发生战争。

和大唐的战斗,还有中亚和西亚的胡人。东突厥连年征战,造成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损失。颉利可汗的部族领袖们也纷纷公开表示了反对。

除了这些,东突厥还遭受了持续不断的天灾。游牧民族的共同特点就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他们的农业结构太过简单,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也很强。

如果遇上了旱灾、水灾、雪灾,牧民就不能从事畜牧业。贞观年间,李世民正值严冬,草原上的天气十分寒冷,草场退化,许多牲畜都饿死了。

紧接着,一场大范围的瘟疫爆发,东突厥的子民死伤无数。颉利可汗对此充耳不闻,继续在外发展,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内乱,让大唐有了机会。

东突厥在唐朝的覆灭

事实上,东突厥现在的实力,想要消灭他们并不困难,但是一旦国内出了问题,那么他们的实力就会大打折扣。李世民并没有想过要和东突厥硬碰硬,他要一步步的将东突厥击溃。

第一,招降突厥各族

李世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招揽和颉利可汗敌对的东突厥部落。东突厥的部落,有一大半都和颉利可汗有过冲突。

贞观年间,有十几个东突厥的大部族前来投诚。这不但让东突厥元气大伤,也让唐军对于东突厥的情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北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策反突厥人

这些投诚的部族,大多来自东突厥东部,距离大唐比较近,颉利可汗也没有办法将他们聚集起来。不过,在颉利可汗的统治下,有些部落根本不会受到惩罚。

李世民决定造反,派出使者,用金钱诱惑他们,比如薛延陀,就是李世民的人,他们对颉利可汗的威胁很大。

而且,被挑拨的部落和政权并不是只有一个,以前受到东突厥欺压的部落也纷纷加入,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反东突厥联军,给东突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第三、河套的收复

在李唐建国前,东突厥利用隋末的战争,吞并了不少隋朝的土地,而这段时间,也就是河套失守的时候。东突厥没落后,李世民下令出兵夺回河套。

唐军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收复了河套,让大唐和东突厥汗国的防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以后的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贞观三年,李靖和李绩率领十万兵马,向东突厥发起进攻。一年后,东突厥战败,颉利可汗落荒而逃,却被唐军活捉,送到了长安。

李世民并没有杀死颉利可汗,而是让他去安抚东突厥的子民。后来又在东突厥建立了单于、安北两个都护府,以管理东突厥的各个部落。

东突厥,是唐朝前期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也因此而灭亡。整个北域和西域,都在唐王朝的统治之下,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广袤。

东突厥内部分裂,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合理的政策,还有颉利可汗的疯狂杀戮。在大唐统一以后,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为了适应突厥的各个部落,降低赋税,在东突厥遇到天灾的时候,也会提供相应的援助。这大大缓解了东突厥的内乱,也让所有部落都对唐国产生了更多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唐书》

0 阅读:7

丽娟历史观

简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来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