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低估的犹太学者,学说贯通了「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宇程 2024-03-04 18:37:08

犹太三贤正在引领「西方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二)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为大家介绍了爱因斯坦对「人类文明」的最大价值。

爱因斯坦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价值,并不是他的「相对论」,而是他发现「相对论」的「观察平台」的与众不同。

爱因斯坦之外的其他科学家,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观察平台」,就是「现实世界」这个「三维空间」。

也就是说,这些科学家在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时,研究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者运用仪器观测的。

而爱因斯坦研究他的狭义、广义「相对论」的「观察平台」,则与这些科学家的「观察平台」完全不同,并不是「现实世界」这个「三维空间」,而是爱因斯坦意识中的「意识空间」。

爱因斯坦是在他的「意识空间」中,直接很真实地“观察”到了某种「物理情景」的「意识影像」。

爱因斯坦用「数学公式」把这种「意识影像」描述了出来,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这种跳开「现实世界」在「意识空间」中对「意识影像」进行“观察”,从而发现「相对论」的过程,用哲学语境来说,就是用「唯心主义的方法」创造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

这本身是不科学的。

但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表述形式,是符合科学范式的,并且,得到了科学的验证。

因此,爱因斯坦用「唯心主义的方法」创造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这本身又是科学的。

因此,有相当大一部分科学工作者错误地认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依靠的是「数学推理」推理出来的。

但是,从爱因斯坦自己对思考过程的描述可见,很显然,他不是依靠「数学推理」推理出的「相对论」,而是先有了「意识影像」的“观察”结论以后,再想办法用数学公式表述出来。

而且,如果单论数学,爱因斯坦的数学能力,其实在顶尖科学家中并不出色。

那么,爱因斯坦的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透彻认识的人,都能理解爱因斯坦这种奇特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其实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心智系统转换」天赋的人,他能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内观」方式,在意识的「内景」中,进行观察与思维。

爱因斯坦的这种天赋能力,在人类的历史中并不是孤例。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名人,都有这种能力,比较出名的就有董仲舒、王阳明。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王阳明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都是这种「内观」方式的应用。

王阳明对此更有精辟地论述,把这叫做「心外无物」。

所以,用「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容易解释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思维过程的。

但是,在目前的世界文化环境下,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思维过程,是无法令世人信服的。

最好有一种西方著名学者的知名理论来进行解释。

好在确实有一位著名犹太学者的知名理论,可以非常完美地解释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思维过程。

这位著名犹太学者就是胡赛尔,而他的理论就是「胡塞尔现象学」。

「胡塞尔现象学」的「现象学」名称,是借用了西方哲学中的「现象学」这个名称。

但是,「胡塞尔现象学」与他之前其他「现象学」在概念、内涵以及渊源、传承上是,都没有关联。

胡塞尔只是在他的学术环境中,借用了西方哲学中「现象学」这个名称,并在这个名称中注入了全新的概念以及内涵。

所以,「胡塞尔现象学」本身在西方哲学中是一种很独立的存在。

那么,「胡塞尔现象学」讲的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又与爱因斯坦有关呢?

「胡塞尔现象学」所讲的「现象」,是存在于「意识」之中,却又独立于「意识」,并先于现实世界中「现实」出现的一种「真实存在」。

这段话有些绕,我们这里简要地把这段话中的元素分解一下:

1、一个人的「意识」

2、「意识」中,有一种独立于意识的「现象」

3、与「现象」相对应的「现实」

上述这三个元素都是独立存在。

「现象」存在于「意识」之中,但又独立于「意识」。

所以,「现象」并不是「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独立于「意识」的存在。

「意识」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意识」更像是呈现「现象」的屏幕。

而「现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又像是「现象」的投影,在「现实」完全展现出来之前,「现象」就已经完整地存在了。

把上面的关系,完全理清楚了以后,就能概要地理解胡塞尔所说的「现象」了。

理解了胡塞尔的「现象」,我们就可以用来分析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思维过程。

爱因斯坦在他的「意识」中,所“观察”到的「物理情景」是「现象」,爱因斯坦把这种「现象」用「数学公式」表述出来就是「相对论」。

「胡塞尔现象学」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其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还一直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思维过程,其实是印证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真实性。

这种真实性,让「胡塞尔现象学」突破了作为哲学的价值。

而「胡塞尔现象学」又为爱因斯坦独有的科学研究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再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胡塞尔现象学」也为人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用「胡塞尔现象学」的语境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

教人如何摆脱「现实」,直接认识「意识」中的「现象」,因为「现象」是先于「现实」,而且比「现实」更「真实」的存在。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能更进一步完善、丰富「胡塞尔现象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来,「意识」是有深度与层次的,「现象」存在于「意识」的深层内。

一个人的「意识」只有进入「意识」的深层,才能观察到「现象」。

而要进入「意识」的深层,这个人就必须练习「心智系统转换」。

相信随着我们对「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深入,「胡塞尔现象学」一定会跳出西方哲学的范畴,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范畴。

最终,胡塞尔与爱因斯坦的成就,能够贯通「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之间的联系,让「西方科学」所认识的范畴,拓展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范畴。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介绍第三位犹太贤者,他的理论几乎就在描述「重叠结构人体」。

而在中国,《老子》的最早古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早已用「源头甲骨文」 字义,揭示了「重叠结构世界」、「重叠结构人体」,以及人怎么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详细解读,已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0 阅读:0

宇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