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及作家介绍(1991年—2000年)|第十期

思菱聊文化 2023-02-25 03:12:00
诺贝尔文学奖

英语: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瑞典语:Nobelpriset i litteratur 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 。

1991 —— 内丁 · 戈迪默

内丁 · 戈迪默

内丁 · 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女,1923~2014),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短篇小说集《面对面》、《星期五的足迹》、《不宜发表》等;长篇小说《缥缈岁月》、《陌生人的世界》、《恋爱时节》、《贵宾、《伯格的女儿》、《朱利的族人》等。

19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不同于很多土生土长的非洲作家,戈迪默的双亲都是犹太人,父亲是从东欧移民到南非定居,因此她有着一张典型的白人面孔。

但就像很多身处南非的白人一样,她对于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感触良多,因此她的作品多以种族隔离政策下的南非白人和黑人社会为背景,描述混乱的政治格局和动荡的社会、以及白人和黑人觉醒后的革命运动。

在《七月的人民》这本书中,戈迪默以一则类似寓言的小说故事描述了白人与黑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一场架空的内战背景之下,白人家庭斯莫尔斯(Smalls)和男仆七月(July)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调转,斯莫尔斯一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人,反而成为了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斯莫尔斯之前引以为傲的白人中产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不断地探索生活的意义,感受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如尘埃一般的命运。

1992 —— 德里克 · 沃尔科特

德里克 · 沃尔科特

德里克 · 沃尔科特(Derek Alton Walcott,1930~2017),圣卢西亚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

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3 —— 托尼 · 莫里森

托尼 · 莫里森

托尼 · 莫里森(Toni Morrison,女,193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

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宠儿》简述:

《宠儿》讲述一个叫塞丝的黑奴为了获取自由,只身从“甜蜜之家”的肯塔基农庄逃亡到辛辛那提的农舍。一个月后,她被奴隶主追捕,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将孩子的喉咙割断后下葬。这个惨死在亲生母亲手里的孩子,被取名为“宠儿”。她也因为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在后来一直受到社区人们的仇视和排斥并忍受着良知的折磨和巨大的孤独。宠儿阴魂不散,于十八年后重返人间,她化作少女,搅得家里鸡犬不宁,不仅向母亲讨爱债,还不择手段地引诱和纠缠保罗,将母亲刚刚稳定和回暖的生活摧毁。本来,母爱和自由并不矛盾,然而在美国黑人历史中,二者之间却是那样对立甚至是水火不相容。一个母亲为了换回自己的自由,在被逼无奈下,只能剥夺孩子的生命。这部小说在情节安排上,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紧张的悬念和苦涩的诗意。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纯正的黑人女孩。宠儿是因爱而被谋杀的孩子,她回到母亲身边,是寻找心灵的依靠。她因爱而死,又在爱与恨的交织中重新获得自由。

1994 ——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等。

1994年,《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个人的体验》简述:

《个人的体验》描写一个战后日本育年知识分子在脑残疾儿诞生后,从麻醉于性与酒的沉沦中觉醒的故事。鸟25岁结的婚。那年夏天,他开始漂流在酒精之海里,整整四周不断地狂饮威士忌,成了烂醉如泥的“鲁宾孙”,放弃了研究生的全部义务,除了听听唱片便酩酊大醉,形同死人一般,直至四周后从持续了700个小时的苦涩的醉酒中醒来。

两年后,鸟正直面着妻子的临产。在一家古怪的商店里,鸟给在医院陪护的岳母打了电话,得知孩子还没出生。两人约好晚上8点再通电话。回家途中,鸟却遭到一群少年流氓的袭击,带伤回到家后,便立即蜷曲在床上。在鸟夫妇的卧室里,放着一张罩着塑料布的白色的婴儿床,形似一只硕大的鸟笼。

电话铃声把鸟从梦境中的非洲大陆拉回到现实,昨夜开始的雨仍在继续。鸟像兔子一样蹦到电话机旁,一个陌生男子在电话里对他说:“请马上到医院来!婴儿有些异常,需要和你商量!”鸟像谈论别人的事似的冷静地问道:“孩子母亲没事吧?”他觉得曾千百次地遇见过说这句话的情景。“孩子母亲没事。情况紧急,请尽快前来!”

鸟冒雨赶到医院,得知孩子患的是脑疝,由于脑盖骨缺损,脑组织流淌出来,看上去像是有两个脑袋。据院长介绍,即便动手术,将来最好的结果也是成为植物人,而且婴儿的生命力相当旺盛,不会很快死去。鸟挨了重重一击,跪地痛哭。

鸟不知道该向谁述说自己的心情,偶尔想起了女友火见子。大学时代,鸟曾和火见子睡过一次,当时两人都酩酊大醉,鸟甚至不记得是否真的进行了性交。见面后,鸟才从火见子口中得知,正是那一次,自己使她告别了处女时代。这次两人没有做爱,鸟却又开了酒戒,醉卧在了火见子的卧室里。因为这次醉酒,鸟丢掉了补习学校英语教师的职位。

婴儿被转到另一所医院,全身像煮过的龙虾一般红,充溢着鲜活的血色,脑后有一个沉重而累赘的紫红色瘤子,他还健壮地活着,并没有濒临死亡,甚至可以说对鸟开始形成了压迫和攻击。鸟被一种自我防卫的激情所驱使,认为自己必须逃离这个怪物,与此同时,却又羞耻而痛苦地感觉到自己深陷于极端利己主义之中。绝望之余,鸟暗中希望医生拖延手术,让婴儿自然死去。可医生却看出鸟的用心,表示“不可以直接动手弄死婴儿”,但私下里建议鸟“调整一下给婴儿喂奶的量”,或者干脆“用糖水代替牛奶”。鸟如同逃离现场的罪犯,从医院昏暗的走廊逃到了火见子的住处,那静谧的避难所,温柔的忘忧乡。他进出火见子的房子,也进出火见子的身体,甚至把这里的电话号码也留给了医院的值班医生,焦躁地等待着精心策划的阴谋得逞。

又是一个暑热难耐的子夜,鸟和火见子以一种互相都不沉重的姿势懒散地持续做爱了一个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火见子在性高潮的上空盘旋,如同挤奶一般挤压着鸟,鸟则任意选择火见子的某一次高潮,使之与自己的高潮重合。由于鸟害怕做爱后的漫漫长夜,高潮过后不久便又重开战阵,并在平稳到达高潮的过程中进入甜美的梦乡。这时,不远处的黑暗里响起了电话铃声,只是这个期盼已久的电话并未传来婴儿由于衰竭而死亡的消息。在电话里,鸟被告知,脑外科专家、医院的副院长决定为婴儿动手术。手术的结果谁也不敢断定,倘若效果不甚理想,鸟将必须陪伴一个植物似的孩子度过一生。这是鸟无论如何也不肯面对的现实。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把婴儿从医院抱了回来。鸟和火见子筹划了几个方案,其中包括借黑市堕胎医之手埋掉病儿。苦风凄雨中,婴儿的啼哭使得鸟在内心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决定把孩子送回医院接受治疗,以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

鸟经历了炼狱般的煎熬,终于在冬季即将来临时从医院接回了痊愈的孩子。回家后,鸟忆起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一位外国朋友送给自己的一本词典,这本辞典的扉页上有朋友题写的“希望”二字。他要立即翻开这本辞典,查阅“忍耐”一同的语意。

作家在这篇小说中,成功地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将其与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的生存选择联系到了一起, 也因此而触动了更多的心灵。

1995 —— 希尼

希尼

希尼(Seamus Justin Heaney,1939~2013),爱尔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等。

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选自

我的食指和拇指间

夹着一支矮墩墩的笔,偎依着像杆枪

窗下,响起清脆刺耳的声音

铁锨正深深切入多石的土地

我的父亲在挖掘,我往窗下看去

直到他紧绷的臀部在苗圃间

低低弯下,又直起,二十年以来

这起伏的节奏穿过马铃薯垄

他曾在那儿挖掘

粗糙的长统靴稳踏在铁锨上,长柄

紧贴着膝盖内侧结实地撬动

他根除高高的株干,雪亮的锨边深深插入土中

我们捡拾他撒出的新薯

爱它们在手中又凉又硬

对上帝起誓,这位老人精于使用铁锨

就像他的父亲

我祖父一天挖出的泥炭

比任何在托尼尔挖炭的人都多

一次我给他送一瓶牛奶

用纸邋遢地塞上瓶口。他直起身

一口灌下,又立刻弯下身

继续利落地切割,把草皮

甩过肩,为得到更好的泥炭

越挖越深。挖掘。

马铃薯地里的冰凉气息,潮湿泥炭沼中的

咯吱声和啪叽声,铁锨锋利的切痕

穿透生命之根觉醒着我的意识

可我没有铁锨去追随像他们那样的人

我的食指和拇指间

夹着一支矮墩墩的笔。

我将用它挖掘。

(吴德安译)

1996 —— 维斯瓦娃 · 辛波丝卡

维斯瓦娃 · 辛波丝卡

维斯瓦娃 · 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女,1923~2012),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

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旅行挽歌

一切都是我的,却是短暂的借用。

记忆一无所有,

而只在凝视的片刻,我才占据了事物。

记忆进入了心灵,宛如出土的雕像,

头颅错乱地摆放在一起。

在萨莫科夫城,只有雨,

一无所有,除了雨。

如今,从卢浮宫到指甲,

巴黎长满了眼翳。

圣马丁林荫道:如一些阶梯

伸向远方,逐渐消失。

在多桥的城市列宁格勒,

桥,只剩下了一座半。

可怜的乌普萨拉,巨大的教堂

缩小成一堆废墟。

索菲亚的不幸舞者,

一具身体,没有脸部。

随后,单独地看,他的脸上没有眼睛;

继续看,眼睛里缺少瞳孔。

最后再看,则是一双猫的瞳孔。

一只高加索鹰尖叫

在峡谷的复制品之上,

太阳骗人的金色,

伪造的石头。

一切都是我的,却是短暂的借用。

记忆一无所有,

而只在凝视的片刻,我才占据了事物。

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但具体到最细的纤维,

一粒沙,一滴水——

都是风景。

我不想隐藏一片草叶,

而要让人看到它的真实。

问候与告别,

使用了同一个眼神。

丰盈和匮乏

只是脖子的一次扭动。

胡桑 译

1997 —— 达里奥 · 福

达里奥 · 福

达里奥 · 福(Dario Fo,1926~2016),意大利讽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作《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等。

199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8 —— 若泽 · 萨拉马戈

若泽 · 萨拉马戈

若泽 · 萨拉马戈(José de Sousa Saramago,1922~2010),葡萄牙记者、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里斯本围困史》、《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

199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若泽 · 萨拉马戈名言:

1、必须以自己的痛苦为代价学会生活。——《失明症漫记》

2、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失明症漫记》

3、我认为我们是看得见的盲人,能看见但不去看的盲人。——《失明症漫记》

4、美德在通往完美的艰辛道路上总是遇到困难,而罪孽和恶习非常受好运垂青。——《失明症漫记》

5、害怕让我们失明。——《失明症漫记》

6、我们都是这样的混合物,一半是冷漠无情,一般是卑鄙邪恶。——《失明症漫记》

7、希望就像盐巴一样,没有营养,但它给面包增添了味道。——《复明症漫记》

8、人们常说,让时间解决一切,而我们经常忘记询问的是,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双生》

9、为了保住更重要的真话,有时就得说谎。——《修道院纪事》

10、人们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容易说些自以为他人爱听的话而不坚持真理。——《修道院纪事》

1999 —— 君特 · 格拉斯

君特 · 格拉斯

君特 · 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剧作《洪水》、《叔叔、叔叔》、《恶厨师》、《平民试验起义》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非常岁月》合称《但泽三部曲》。

1999年,作品《辽阔的原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辽阔的原野》简述:

《辽阔的原野》是君特 · 格拉斯的鸿篇巨制。它以东西两德重新统一这一政治事变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及其周围几个人的经历和回忆,对德国上世纪后半叶的历史作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尤其是对1989年那场发生在德国的巨大变革进行了真实的反映和深刻的反思。 二战时期冯提作为战地记者去前线采访,认识了法国姑娘玛尔塔,在她的影响下参加了抵抗运动的电台工作。战后冯提在苏占区任小学教师,协助政府做思想教育工作,多次受到表彰,但后来因鼓吹自由的越轨行为,尤其在其三个儿子“叛逃西方”后,在党内受到清洗,并被辞退。两德统一后他又受到重用,被托管局聘为顾问;此时他不由发出了一声“我们的共和国完了”的叹息,表达了对工农政权的恋恋不舍之情。在国会大厦前庆祝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的欢呼声中,人们又听到了冯提“满月好,可是残月更好”的不和谐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流逝,冯提对重新统一的德国的失望也与日俱增。来自西部的财阀们打着“清理”的旗号,大肆巧取豪夺,还让冯提任职的托管局将成千上万的东部公民推上街头,迫使他们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在人们心中“清理”成了“谋杀”的代名词。此时冯提又接受了一项新任务去寻找一种新的名词来替代臭名昭著的“清理”一词。冯提这才有所醒悟:人们追求的自由、民主,原来就是这样的!之后,他同法国的外孙女一起悄然逃出柏林,驾车向一个辽阔的原野疾驶而去。

2000 —— 高行健

高行健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出生于中国江西赣州。剧作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绝对信号》、《野人》、《车站》;小说《灵山》(2000年获奖作品) 、《一个人的圣经》等。

2000年,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懂还以为我什么都懂。——高行健

《灵山》简述:

该小说讲述主人公——“我”误诊为肺癌,偶然在火车上听说有一个能治疗癌症的灵山,于是“我”便启程寻找的故事。《灵山》根据作者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偏远地区漫游中留下的印象而作。主人公看似在寻找灵山,实则描述了一个人内心追求的心路历程。最终却发觉现实中的灵山并不存在,所谓灵山只是村民用来求子的顽石。

该小说中的“我”,在一万多公里的旅游中,见证到了大西南和长江流域的多种民俗,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各种性灵感受和禅悟。

本期推荐书籍:《灵山》、诗集《我们为此活着》、《个人的体检》。

这期有你喜欢的作家和作品吗,让我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来一场奇遇。欢迎大家讨论评价。

0 阅读:8

思菱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