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及作家介绍(2011年—2020年)|第十二期

思菱聊文化 2023-06-10 05:35:06
诺贝尔文学奖

英语: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瑞典语:Nobelpriset i litteratur 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 。

2011 —— 托马斯 · 特朗斯特罗姆

托马斯 · 特朗斯特罗姆

托马斯 · 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2015)瑞典诗人。代表作:《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

20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记忆看见我》选自——《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六月的一个早晨,醒来太早

但回到梦里已为时太晚。

我必须出去,进入记忆满座的绿荫,

记忆用目光跟随我。

它们是无形的,它们和背景完全融成了一体,

善变的蜥蜴。

它们靠得如此近,我听见它们的呼吸,

尽管鸟声震耳欲聋。

《夜晚的书页》选自——《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五月的一个夜晚

我在冰冷的月光里上岸

那里花草灰暗

但花香葱郁。

我沿着色盲的夜

朝坡上爬去

白色石头

向月亮传递信号。

一段五十八年宽

几分钟长的

时光。

我身后

铅色水面的远处

是另一个岸

以及那些掌权的人。

那些用前程

来替代面孔的人。

2012 —— 莫言

莫言

莫言(1955~ ),中国作家,代表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蛙》、《生死疲劳》等。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蛙》内容简介:

《蛙》这部小说的叙事缘起是日本作家杉谷义人到“我”(蝌蚪)的故乡与当地文学爱好者畅谈文学。在结识了“我”的姑姑之后,杉谷义人鼓励当地文学爱好者以姑姑为素材写出感人的作品。受杉谷义人启发,“我”决定向法国作家萨特看齐,以姑姑的一生为素材创作一部话剧。“我”遵照杉谷义人的嘱咐,先以书信的方式把姑姑的故事写给杉谷义人。

“我”的故乡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起名字,孩子长大后有的会改换雅一点的名字,但也有的不改。姑姑的名字叫万心,她父亲,即“我”的大爷爷是胶东军区八路军地下医院的医生、革命烈士。姑姑因为她父亲的关系,曾和她的祖母、母亲被驻扎在当地的日军司令关押在大牢里。新中国成立后,姑姑继承父业,经过新法接生培训,成为乡里的一名医生。姑姑是天才的妇产科医生,凡是见过她接生或是被她接生过的女人,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的手只要在孕妇肚皮上一摸,就会让孕妇感受到一种力量,并对她产生信心。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姑姑接生过上万个孩子。姑姑用新法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是陈鼻;“我”是姑姑接生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先出来一条,被姑姑拽着腿,像拔萝卜一样拔了出来。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经济发展繁荣时期,姑姑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跑遍了高密东北乡十八个村庄的街道和胡同,接生了1600多名婴儿;并且在接生第1000个婴儿的日子,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轻时的姑姑谈过一个对象,是一个空军飞行员,一家人曾为此自豪无比。但后来这个空军飞行员驾机叛逃到了台湾,曾经风光一时的姑姑深受打击,并因此差点自杀。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刚刚经历过三年大饥饿的农村出现生育高潮,姑姑也忙碌起来,并成为高密东北乡远近闻名的妇婴名医。从1965年开始,急剧增长的人口导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计划生育高潮。当上公社卫生院妇产科主任的姑姑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公社掀起轰轰烈烈的“男扎”行动。一些村民对政策不理解,到处闹事。一个叫王脚的被“男扎”后,说自己的神经被捅坏了;一个叫肖上唇的说自己的性功能被破坏了。“文革”开始后,姑姑被当成“牛鬼蛇神”,受到批斗。有一次批斗大会在滞洪区的冰面上举行。倔强的姑姑因为不驯服,被打趴在批斗台上,一个纠察队员还用一只脚踩住她的背。在批斗县委书记的时候,姑姑被拖起来与县委书记并排站着,脖子上还被女红卫兵挂了一只破鞋子。但姑姑昂着头,不肯屈服。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迎来了计划生育的第二个高潮,发生在姑姑身上的故事也更加多姿多彩,有感人肺腑的,有惊心动魄的,也有让人感慨万千的。一次为了动员一个生过三个女儿、怀了第四胎的女人去卫生院做人工流产,她被那个女人的丈夫打得头破血流;而那个女人则因为大出血而失去生命。

在部队立了三等功的“我”喜欢上了长着两条仙鹤般长腿的王仁美。举行婚礼的那天大雨倾盆,但王仁美一直嘻嘻哈哈的,表现出让人怜爱的性格。已经当上县政协常委的姑姑来参加婚礼,王仁美向姑姑要能生双胞胎的灵丹妙药,受到姑姑的严厉批评。姑姑不仅教育王仁美,告诉她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而且提醒“我”:“你是共产党员,革命军人,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两年后,“我”的女儿出生,但不甘心只生一胎的王仁美后来又怀上了。“我”从部队赶回来,发现王仁美之所以又怀上了,是因为她偷偷地找曾是“我”小学同学的袁腮把原来戴着的避孕环给取掉了。王仁美为了逃避做流产,藏在了自己的娘家。姑姑带着阵容庞大的计划生育工作队开进村里。“我”的岳母骂姑姑是妖魔,村里不理解姑姑行为的人骂姑姑是土匪。但姑姑为了计划生育,还是想法把王仁美逼了出来。“我”所在部队的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也来到“我”所在的村,和姑姑一起劝说王仁美理解国家政策。深明大义的王仁美爽快地同意接受流产手术,却不幸因为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姑姑也因此被“我”的岳母用剪刀刺在大腿上,但姑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

当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搞活,“我”的小学同学陈鼻成了村里有名的万元户;他的老婆,小侏儒王胆怀了第二胎。王胆一直躲藏着,直到临产的时候,乘着一张竹筏想逃到外地去生下腹中的胎儿。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追逐后,姑姑的计划生育队在河上追上了逃跑的王胆。王胆羊水破裂,姑姑在竹筏上给她接生了一个女婴,但王胆却不幸死去。

王仁美不幸死后,姑姑做媒,我娶了姑姑的助手小狮子,但没再生育。岁月匆匆,时光荏苒。经过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国家终于控制住了人口暴增的局面。“我”和小狮子也退休回到了故乡。这时的故乡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走向城市化的巨变,高密东北乡胶河两岸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开发:花园、大小超市、盲人按摩院、美容院、商场、农贸市场、中美合资妇婴医院等等大城市有的东西,在这里也都涌现出来。“我”的小学同学袁腮开办了牛蛙养殖场;王胆的哥哥王肝成了泥塑艺人秦河的助手;姑姑也嫁给了另一老实巴交的泥塑艺人郝大手。王肝送给我一套《高密东北乡奇人系列》DVD。通过这张DVD,“我”了解了姑姑之所以嫁给郝大手的原因。在姑姑被宣布退休的那天晚上,姑姑喝醉了,她摇摇晃晃地往回走,结果走到了一片洼地。在月光下,蛤蟆、青蛙呱呱地叫着。姑姑想逃离那些蛙叫声,但蛙声追逐着她;她一边嚎叫一边奔跑,最后遇上了郝大手。

退休之后,姑姑对生命,尤其是对婴儿和胎儿生命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晚年的姑姑对生命生发出了中国传统母亲式的大悲悯,并且表现出一个乡村医生对神秘生命的沉重思考。她把想象中的那些她引流过的婴儿形象描述给丈夫——一个民间泥塑艺人,通过丈夫的手,捏成泥人,祈愿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她对那些没能来到人世的婴儿的歉疚。但与此同时,姑姑也用她那双善于接生的手参与着各种各样的接生。

在发生了巨变的故乡,“我”在一家名为“堂吉诃德”的餐馆遇到了落魄潦倒的陈鼻。当年英俊的陈鼻,此时头顶光秃,衣着古怪,装扮成了塞万提斯笔下的愁容骑士堂吉诃德,拿着话剧演员的腔调,在餐馆里招徕客人;但是因为有酒瘾和烟瘾,还带着一条寸步不离的癞皮狗,所以并不讨人喜欢。陈鼻的两个性情高洁的女儿——陈耳和陈眉——曾是高密东北乡最美丽的姐妹花,她们到南方一家毛绒玩具厂打工,结果在一场震惊全国的大火中,陈耳被烧成焦炭,陈眉烧毁了面容。种种变故使陈鼻变得有些疯疯癫癫,甚至想带着他的狗扑倒车轮下面寻死。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突飞猛进,一些超生的方式也“与时俱进”,越来越令人惊叹。在高密东北乡,袁腮以牛蛙养殖公司为幌子,组织了一批“代孕女”为那些想要生男孩的人代孕。年逾五旬的小狮子耍花招把“我”的精液注入一个“代孕女”体内,并使其怀孕;而这个“代孕女”就是王胆在竹筏上给陈鼻生下了那个女儿,在南方那家毛绒玩具厂烧毁面容的陈眉。“我”一下子陷入前所未有的矛盾纠结中:五十五岁的“我”,糊里糊涂又要做父亲了;更何况,“我”和陈眉,这简直是乱伦啊;“我”想找出办法让怀孕数月的陈眉做药物引产,但“我”年轻时曾因此断送了妻子王仁美的性命,这是“我”心中最痛的地方,是“我”永难赎还的罪过。在跟一位老同学倾诉了这一切,并听了那位老同学的一番劝解后,“我”在心理上慢慢接受了现实;“我”甚至把陈眉所怀的孩子想象成王仁美曾经怀的那个在手术台上夭折婴儿的投胎转世,并以老来得子的喜悦迎来了儿子的诞生。

在叙述从20世纪50年代到当下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作为小有名气剧作家的“我”,也为自己以姑姑一生为素材创作的话剧找到了灵感。当下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我”要创作的剧本中的故事纠缠在一起,使“我”已经分不清剧本中哪些是纪实,哪里些虚构。而且在与杉谷义人的通信交往中,“我”内心中的赎罪心理也日渐加重,“我”甚至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赎罪的方式。在寄给杉谷义人的剧本中,“我”把前面的叙述延伸到了如梦如幻的话剧舞台上。这是一部具有荒诞色彩的,融合了诙谐、戏谑、调侃、反讽、嬉闹、灵魂独白、戏中戏等文体风格的话剧。在剧本中,生下孩子的陈眉因为孩子被抱走而精神失常,到处寻找自己的孩子,甚至闯进公安派出所去诉冤。“我”一家子给代孕生的孩子“金娃”办满月宴席时,陈眉闯进来抢走“金娃”,跑进一个以民国时期县衙大堂为背景的电视戏剧片拍摄现场。经过“县长”一番颇具讽刺意味的断案后,“金娃”回到了小狮子的怀抱。在话剧的最后一幕,姑姑展开了内心的剖白:她经常回想起那些因计划生育而死去的女人和她接生过的孩子。

2013 —— 爱丽丝 · 门罗

爱丽丝 · 门罗

爱丽丝 · 门罗(Alice Munro,1931~ )成为最终的获奖者。门罗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其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出版,她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逃离》简述:

作品讲述主人公卡拉进行了人生中的两次逃离。第一次是从“已经没有感觉”的父母家,跟父母看不上眼的克拉克出走,去追求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在刚出去的日子里,他们常常会上一些小旅店的酒吧间去品尝几道特色菜,然后唱着歌驱车回家。可是没过多久,所有这样的浪漫就被看成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事了。生活的艰辛、克拉克的火暴脾气,尤其是克拉克“想敲诈一下邻居”的卑劣想法使卡拉又一次出走。然而就在开往多伦多的大巴车上,当汽车离自己熟悉的家越来越远,离陌生的城市越来越近时,她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渐渐被惶恐所代替,她最终下了车并给克拉克打了电话。

《逃离》不是单一的女性意识小说,而是探讨永恒的女性成长主题的小说,它不仅是加拿大西部乡下生活的再现,也是对于人性层面的普遍意义上的深刻探讨。

2014 —— 莫迪亚诺

莫迪亚诺

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945~ ),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青春咖啡馆》内容简介:

《青春咖啡馆》像一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夺目,就像银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

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他们都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1]

第一叙述者是一个在校大学生,莫迪亚诺在这一章里设置了多个悬念:神秘莫测的女主角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她发生了兴趣?

第二叙述者是一名私家侦探,这名私家侦探受雇于一位中年男子调查其妻“露姬”的失踪案,出色的侦探很快就在孔岱咖啡馆找到了露姬,不过不与她碰面,只远远的观察她,随着调查的深入展开,他也越来越了解露姬,由于对露姬身世的无限同情和怜悯,这位侦探最终放弃了这桩收入丰厚的调查案,向露姬的丈夫交差说他没能力调查这个案子,在这本小说里,这是最打动读者的情节之一。这名侦探的名字叫做:盖世里。

第三叙述者是露姬自己,在这一章里,莫迪亚诺揭开了第一、二章里设置的谜团,使得整个故事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这一章也是小说最为精彩的一章,女主角露姬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母亲是一个舞女或者是一个妓女,关于这一点作家没有交待清楚,母亲的生活是昼伏夜出,为了生存耗尽心血,没余力管露姬,只能给她少部分的、单薄的爱。在孤独寂寞中成长起来的露姬在母亲上班的时候试着离家出走,一次比一次走得远,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堕落的边缘,后来发展到吸毒乃至自我终结了短暂的一生。

第四叙述者是露姬的情人罗兰,和这本书里的所有人物一样,罗兰需要一个温暖的可以停靠的港湾,他和露姬一同,经常出入孔岱咖啡馆,说不定他们就是在孔岱咖啡馆里认识的,这一点作家认为不重要,读者也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深厚的爱着露姬,爱得使读者足够感动。但是露姬最终还是如同放弃她年轻的生命一般轻易的放弃了这份爱。露姬的合法丈夫,原来该是一个重要角色,但是在这本书里,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配角,由局外人来观察并叙述的小小配角,他只是露姬的一个过客,其实,书里所有的人,都只是露姬的一些匆匆过客,如果把这个命题扩大了说,在生命里,谁都是谁的过客。露姬为什么要跟这么一个比她还大二十多岁的男人结婚,事实上,露姬给她自己找的不是丈夫而是--父亲。

童年生活中父爱的贫瘠和缺失使得露姬强烈渴望父爱,也就是说:露姬有很严重的恋父情结。当她生活在婚姻里,越来越感觉到婚姻生活的琐碎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那个男人毫无情趣之后,露姬又一次选择离家出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生活的特定场景,似乎这种逃离能带给她无限制的快感。之后,与她的情人罗兰相爱,由于她生命里那种无所依傍的希望和无法释放的焦灼,还有吸毒给她心理和生理上造成的伤害,使得她放弃了生命,站在高高的窗子往外跳的那种感觉胜过她每一次的离家出逃。

2015 —— 阿列克西耶维奇

阿列克西耶维奇

阿列克西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1948~ ),白俄罗斯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代表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

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对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写作,令人敬佩。”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内容简介:

1986年4月26日,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当场死亡,更多的人被撤离,被迫放弃一切家产。成千上万亩土地被无污染,成千上万的人因20吨高辐射核燃料泄露而感染各种疾病。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向世人呈现这个“中毒”世界里的惊人事实。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并籍此期盼同样的灾难绝不再重演。

2016 —— 鲍勃 · 迪伦

鲍勃 · 迪伦

鲍勃 · 迪伦(Bob Dylan,1941~),美国文学家。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像一块滚石》、《时光慢慢流逝》。

20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2017 —— 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1954~ ),日裔英国文学家,代表作:《群山淡景》、《浮世画家》、《别让我走》、《无可慰藉》、《长日将尽》等。

201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

《无可慰藉》 | “四天三夜”之旅,窥探困在城市中人物的人生百态

石黑一雄

身处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在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来的时候,我们却无法用最原始的方式过得真正有效的沟通。

行走在踉跄的生命旅途,我们的心灵全都带着自己的伤口,被困在各自形形色色的时代泡沫中,在困境中针扎,无法与人沟通,也无法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真正的帮助与慰藉。

人生百态,每个人都将独自负重前行。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几段这样或那样的故事,一个故事的终结,必然意味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本文作者:Mlz南国故里

编辑:Mlz南国故里

文章部分内容源自于文章作品中,本文由作者原创,仅供参考。

《无可慰藉》是石黑一雄既《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后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小说。整部小说以卡夫卡的叙事,法国左岸派记忆并不牢靠,乔伊斯时间模糊概念、第一人称、上帝视角等写作手法穿插,在回忆与现实间描述变化莫测的场景、走马灯式的人物,将钢琴演奏家瑞德先生置身于“四天三夜”的魔幻小城中,窥探困在城市中人物的人生百态。

“发现没有任何人,甚至服务台也没有一个职员在迎候我,出租车司机似乎有些尴尬。他穿过空无一人的大厅,或许是以为能在高大的植物或扶手椅后面找到一个员工。最后,他只得把我的行李放在电梯门口,咕哝着找了个借口,转身离开。”

瑞德先生拖着疲倦的身躯来到霍夫曼酒店,浑然不知接下的四天三夜将会发生什么。“周四之夜”的演奏,使得他来到这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从来到这座城市、下榻酒店的那一刻起,瑞德每到一处,每遇到一个人,都会被要求接受许多怪异的请求,瑞德就这样被拖拽与此次到访小城无关的泥潭中。酒店迎宾员古斯塔夫希望瑞德能与他的女儿索菲交谈,帮他排解多年来的隔阂;酒店经理霍夫曼希望他能能抽空看看他的妻子克莉丝汀的剪报册;霍夫曼的儿子斯蒂芬希望他能抽空聆听、指导他演奏的曲子;古斯塔夫的女儿索菲想要他陪她一起找房子;索菲的儿子鲍里斯希望他们能一起去旧公寓取回心心念念的“九号”。瑞德面对这一切繁杂的诉求,被弄得焦头烂额,无法自拔,而一些都源自于他不懂拒绝。

古斯塔夫是一位资深的迎宾员,他在这家酒店已经工作27年。在与瑞德交谈中,古斯塔夫向他传递了关于他与女儿索菲的之间存在的芥蒂,他希望瑞德先生作为桥梁与索菲交谈。瑞德被带入了过去的生活中,面对下榻的酒店,他想起了过去种种的往事,一幕幕熟悉的画面浮现在他的脑海,再也无法专致于“周四之夜”的演奏筹备中。从菲奥娜,从索菲与鲍里斯到一墙之隔的邻居,在这陌生的城市冒了出来。对于瑞德来说,这座不知名的小城,绝不是他第一次到来;而对于这座城市的人而言,他却是个外来外来者,瑞德的到来,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希望,“周四之夜”是这座城市困惑的终结,对于这里的人而言。

随着熟悉的面孔一个个的出现,瑞德再也不能置身于这座城市之外,他原本就是属于这城市的一员。对于过去的模糊也渐渐清晰,瑞德的生活也开始浮出水面:自小遭遇家庭不和,缺乏父母的关心,导致他即使长大成人,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深处依然缺乏父母的肯定。也就有了当他得知父母并没来参加他“周四之夜”的晚会时,他内心极度痛苦、沮丧的一幕。

小时的遭遇加上长期的居无定所,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别无其他,朋友的疏离,亲人的淡漠与不理解。当菲奥娜遭受他人的攻击、言语讽刺时,他选择坐以待毙,他无法与家人沟通交流,与家人团聚的聚会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场,甚至不认识自家的公寓。最令人讽刺的是,古斯塔夫的女儿索菲和外孙鲍里斯竟然是瑞德疏远已久的妻儿。而当他“第一次”在老城广场的咖啡店见他们时,把他们当做陌生人!对于儿子鲍里斯“初次”见面时的行为,他无法接受也无法理解,与妻子索菲之间,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更多的是相互的埋怨,每次的交谈都以不欢结束。

在这城市里,除了到来的他,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钢琴家布罗茨基,布罗茨基曾是这座城市的信仰。在与妻子柯林斯小姐分居多年后,他身心俱疲,长期麻醉在烈酒中,渐渐沦为人们的笑柄。霍夫曼是“周四之夜”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他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希望布罗茨基能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周四之夜”即将开始的几小时,他放弃了这一幻想。

瑞德也加入这一行列中,他也在极力安抚布罗茨基和柯林斯小姐。“年轻人停下来,看着柯林斯小姐。好一阵儿,他的思绪飘向远方,头靠着一边,好像也能捕捉到远方钢琴弹奏的丝丝音符。”柯林斯小姐与城里其他人一样,从未放弃过布罗茨基,关于这一点,她从未像布罗茨基表达过。“想想他‘周四之夜’将给我们的是多么令人激动啊,只要他不在崩溃。”

霍夫曼一切似乎竟在他的掌控之中。貌似名利双收、琴瑟和谐的日子背后是长期以来的夫妻感情冷漠,他也从未真正去了解儿子斯蒂芬。斯蒂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变得不自信。“那以前,他们对我过高的期望,而且估计还有他们对我的爱,妨碍了他们客观的倾听”。在斯蒂芬看来,父母之所以对他那样的态度,是因为过于爱他。“然而,到目前为止,每次弹奏完抬头,我都看到他再一次垂头丧气。当然,他想竭力隐藏,但我看得清清楚楚。可他从未放弃希望,那对我意义重大啊。”斯蒂芬就像一个被绑架的孩子,需要受命去完成某项任务。

我们的很多父母同样如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够的优秀,替自己去完成未完成的梦想。这种滑稽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时候只是孩子的负担,孩子也并不会变成所想看到的样子。尽管在“周四之夜”斯蒂芬的弹奏如此的成功,但在霍夫曼眼里,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让他上台演奏,霍夫曼认为斯蒂芬会沦为这个城市的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而斯蒂芬的演奏却得到了瑞德先生的认可,他决定走出这个城市,去寻找属于真正的艺术,真正的音乐。

“太晚了。我们已经失去它了。为什么我们不听天由命,就随它变成一个冰冷的、孤独的城市呢?其它城市已经这样了。至少我们还会顺应潮流。这座城市的灵魂,不是病了,瑞德先生,而是死了。现在太迟了,十年前,或许还有可能。那时候还有机会。但现在不行了。”整个城市的人都布满了焦虑、敏感。当面对该如何处理布罗茨基先生死去的狗布鲁诺时,有人提出建议为布鲁诺竖一尊塑像以永远纪念它,在场人居然附和同意这主意。这离谱的想法,荒唐的主意居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可以想象这座城里的人大多数已经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我认为人的一生中会有某个时刻,需要坚守自己的决定。”这句话对于中欧的这小城而言,是不复存在的,就连一直坚守自己内心的瑞德先生来到这里后,也不知如何进行自己的工作,他被带入很多琐事中,无法从混沌中走出来。对于他这样一个伟大的钢琴家都无法挣脱这城市的荒诞,在家里就不难理解布罗茨基为什么会沦为那样一个人。被架空的精神世界,谁又能置身独异于人呢!

古斯塔夫一生兢兢业业,因为迎宾员之舞动过度,含恨离世,既没能同女儿索菲达成和解,为她解开心结,也没能盼到瑞德在致辞中为他完成最后的心愿;一心想要戒除酒瘾,再度辉煌,赢回柯林斯小姐的布罗茨基再次与烈酒威士忌亲密接触,醉酒后被瑞德开车撞到,并由一群庸医做手术截掉了一条大腿,强忍着伤痛上台表演,无奈未能坚持到最后,他的努力,并未得到柯林斯小姐的认可,最终没能得到柯林斯小姐的谅解,没能破镜重圆;多年来在妻子面前长期自卑的霍夫曼不仅给布罗茨基送上了那杯致命的威士忌,亲手毁掉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周四之夜”,经过最后剪报册事件之后,他彻底崩溃,与妻子的矛盾越来越深;瑞德作为“周四之夜”的压轴人物,因为一系列事故,没能登台演奏;古斯塔夫的去世让原本与索菲之间缓和的关系再次破解。

故事以瑞德去追妻子索菲与鲍里斯而结束。“鲍里斯在人群中踌躇,再一次回头看我。”“鲍里斯!那次公共汽车之行,你还记得吗?那次乘公共汽车去人工湖。你还记得那有多好吗?车上每个人对我们都多友好好啊。他们给我们小礼物,一路唱歌。你还记得吗,鲍里斯?”最后的呐喊,却没得到相应的回应。瑞德漫长的“四天三夜”之旅也就此落幕,这座城市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小城里的人们依然处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所有人满怀期待的“周四之夜”终于以全面溃败落下帷幕,瑞德没能解决这座城市的危机,也没能修复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布罗茨基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与柯林斯小姐复合;霍夫曼也没能盼来奇迹;鲍里斯重新陷入缺乏父爱的境地;斯蒂芬再一次体验无法令父母满意的苦果。这座城市的人无一幸免,瑞德儿时的玩伴菲奥娜没有等来瑞德为她辩解,继续在小区遭人孤立、独来独往的生活,瑞德的小学同学杰弗里·桑德斯没有等来远在德国的老同学大驾光临,继续在异乡过着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人生活。而瑞德又即将飞往下一个目的地……剥开故事的层层迷雾,梦醒后,一切又回归原点,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约束的囚牢中。

身处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在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来的时候,我们却无法用最原始的方式过得真正有效的沟通。

行走在踉跄的生命旅途,我们的心灵全都带着自己的伤口,被困在各自形形色色的时代泡沫中,在困境中针扎,无法与人沟通,也无法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真正的帮助与慰藉。

……

2018 —— 奥尔加 · 托卡尔丘克

奥尔加 · 托卡尔丘克

奥尔加 · 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1962~ )波兰小说家。代表作《航班》、《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

2019年获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奥尔加 · 托卡尔丘克名言:

01. 我们读一部长篇小说,就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生活环境。我们在那里受苦,也有爱;会感到害怕和失望,也会生病和康复。

02. 人给自己的痛苦套上了时间,人因过去的缘由而痛苦,又把痛苦延伸到未来,这样便产生了绝望。

03. 爱虚荣的人没有灵魂,这种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能够移情,也没有同情心。

2019 —— 彼得 · 汉德克

彼得 · 汉德克

彼得 · 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奥地利文学家,《卡斯帕》、《骂观众》。

201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无欲的悲歌》内容简介:

《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

作者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

2020 —— 路易丝·格丽克

路易丝·格丽克

路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美国诗人,代表作:《七个时期》《阿弗尔诺》《乡村朴实生活》。

授奖词为:表彰她无华的诗意之声,并以一种严峻的美感普世化个体的生活。(“for her unmistakable poetic voice that with austere beauty makes individual existence universal.”)

本期推荐书籍:《《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蛙》、《逃离》、《青春咖啡馆》、《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长日将尽》、《无可慰藉》、《无欲的悲歌》。

这期有你喜欢的作家和作品吗,让我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来一场奇遇。欢迎大家讨论评价。

0 阅读:6

思菱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