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困扰你的反酸、烧心,或是胸痛、上腹烧灼感、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甚至是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相似的症状,在你服用了4周以上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即各种拉唑类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后,竟然莫名其妙的缓解了,那你可能真的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或并发症。除了有各种各样的消化道症状,还可以出现呼吸道、心血管、耳鼻喉、口腔等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症状,堪称疾病圈里优秀的“伪装者”。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能够初步揭开胃食管反流病的伪装,但想要确定它的真面目,那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了。这些检查包括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镜、食管高分辨率测压、24小时pH-阻抗监测、咽喉24小时pH监测、唾液胃蛋白酶检查等,此外还有一些目前不常用的食管滴酸实验、放射性核素检查及食管胆红素监测等。
一听说要做这么多检查,估计很多人就望而却步了。本着去繁就简、优中选优的原则,加之参考一下大家钱包的厚度之后,小编推荐大家至少要做下面的两项检查:
胃镜
这种从嘴里下管子的检查方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不过随着无痛胃镜的普及,以及经鼻胃镜的开展,胃镜检查已经不像大家原来想象的那么难受了。
与欧美的观点略有不同,我国的专家提出,对所有具有反流症状的初诊患者均建议行内镜检查。
这是由于我们很难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上判断是否有食管炎以及食管炎的轻重程度,加之我国是食管癌、胃癌的高发国家,且胃镜检查在我国开展广泛,检查成本低,早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利于肿瘤的筛查和疾病状态的评估。
2020年版首尔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实践指南共识针对亚洲人群,也提出伴或不伴活检的胃镜检查可推荐用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完整的胃镜评估,包括检查糜烂性食管炎(即反流性食管炎,如果存在,应根据洛杉矶分级法进行分级)、膈肌裂孔(阀瓣的Hill分级)、食管裂孔疝轴长和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BE)。
24小时pH-阻抗监测
24小时pH-阻抗监测属于食管反流监测检查中的一种。欧美专家建议进行长时间无线pH监测(如果可行,首选96小时),但考虑到费用的问题,我国的初诊患者,建议还是选带有导管的监测系统吧。
24小时pH-阻抗监测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将带有微电极的导管经鼻插入食管。但与胃镜的镜体相比,这项检查的导管可就要细的多得多了,大约只有2毫米,因此舒适度较高,不影响饮食和正常生活。
24小时pH-阻抗监测可以同时监测酸、弱酸或非酸反流,明确反流物的性质(气体、液体、还是气液混合反流),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率,因此已日趋成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新的“金标准”。这项检查除了用于诊断,还可以指导药物选择、手术治疗、内镜下抗反流治疗,评估抗反流治疗的效果等等,真可谓是大有作为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但没有哪项检查能够占尽所有的优势,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上,对于检查还应该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