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肺功能检查报告上写着‘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这是什么意思?严不严重?”王大伯在《看呼吸》患者交流群里和大家讨论着自己的检查结果。
大家拿到报告之后是不是都很想知道自己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医生给出的结果是什么意思?但是报告上的数值和图形非常复杂,要想准确解读并不容易。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如何发现并稳住肺功能重度下降?”中,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金金借助生动的视频和形象的比喻,带大家了解了检查报告中的重要内容。
你的“肺功能下降”属于哪一种?“肺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包括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检查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肺通气功能检查,测定的是进出肺的气体的流速和容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很多患者常说的‘肺功能下降’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肺通气功能障碍’,而肺通气功能障碍又可以细分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这三种类型。”
金医生告诉大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通常在哮喘、慢阻肺病、支气管扩张等大家熟知的慢性气道疾病里发生。当气道阻塞、变窄、痉挛之后,气体不能顺利地通过狭小的气道,吸不进去也呼不出来,就会导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这些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限制性通气障碍一般和间质性肺疾病、肺炎、胸廓畸形、胸腔积液等疾病有关,它是由肺扩张受限引起的。大家可以结合一个非常简单的比喻去理解,就像一个气球弹性变差了,虽然我们努力地往里面吹气,但是气体却不能把它撑起来。”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指的是同时存在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通常发生在慢阻肺病和哮喘患者身上,而且提示病情比较复杂和严重。其实还有一种弥散功能障碍,肺泡里的氧气想透过肺泡膜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但是氧气却无法穿透薄膜,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低氧血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怎么形成的?金医生告诉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这些类型里,最常见的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大家应该格外关注。那么,我们的气道是怎样一步步被阻塞的呢?
“环境当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生物燃料、焦油等有害气体,都会通过呼吸道被我们吸到肺里,沉积在各级支气管以及肺泡当中,对大气道、小气道甚至肺泡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我们把这些不利影响统称为慢性炎症。”
“‘敌军’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是会做出反抗的,比如气道内的细小纤毛会像卫兵一样,通过不断摆动把有害物质疏散出去,以免人体受到伤害,但是它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受伤或者牺牲。”
“由于纤毛是黏膜的一部分,纤毛受伤之后黏膜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进而导致气道内炎症水平升高,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炎症会使得细胞增生、气道壁变厚变窄,一旦定型就不能够再恢复了,这就形成了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金医生讲道。
“大家也可以把肺泡想象成小气球,假如有害物质波及到了肺泡,原本很有弹性的肺泡壁变硬破裂,一个个小气球就会相互融合变成大气球。这些大气球的膜比较厚,气体很难顺利穿过,这样一来,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弥散功能障碍,到了这种程度就说明肺功能已经重度下降了。”
你的肺功能在哪一级?“我们定性判断了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也可以定量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用FEV1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预计值)给严重程度划分等级。FEV1指的是肺功能检查时第1秒钟内的呼气量,预计值是把受试者真实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代入特定公式计算出来的,就像我们考试的合格线一样。”
“以慢阻肺病患者为例,FEV1% 预计值≥80%代表轻度通气功能障碍,50%≤FEV1%预计值<80%代表中度障碍。30%≤FEV1% 预计值<50%是重度障碍,假如到了这个程度,多数患者都会有比较严重的咳嗽、气喘等症状。FEV1% 预计值<30%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情况了,意味着通气功能障碍已经变成了极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