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解读十大帝王9——他爱好科学,重视实用主义,一生勤政

宝影谈历史 2023-06-09 14:16:00

欢迎大家关注刘焕解读十大帝王系列,该系列首发于公众号,原本是“刘焕解读星座名人”系列。因很多人不喜欢星座元素,修改后去除星座元素,变成解读十大帝王系列。

1、

2、

3、

4、

5、

6、

7、

8、

9、康熙

康熙,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出生。康熙从小就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不仅是经史子集,更爱好科学,学习了很多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一生确实都是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康熙因为患过天花,有幸痊愈,因为这个原因,9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康熙帝就很重视天花的防治,推行了种痘法,虽然没有后来英国的现代种痘法科学,但也挽救了很多人性命。此外,康熙帝特别重视数学和天文学,他命耶稣会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让南怀仁将观象台旧仪器加以改造。他亲自观测日食,南巡至南京,登观象台,观察星象。他主持编著了《数理精蕴》、《律吕正义》等书,这就是西方先进科技在中国的运用,虽然限于时代局限,并没有大量西方科技运用到中国,但毕竟努力过。

康熙画像

康熙一辈子都很勤政,即使患病也要坚持上朝,有时半夜听到紧急奏报,也要披衣而起,与康熙相比,明朝很多皇帝却很懒惰,经常不上朝,如今有一种神论说,明朝皇帝不上朝代表着一种民主,类似于现代的内阁制,真是滑稽了,不亚于把古希腊民主制等同于现代民主制度,要知道,封建社会的皇帝也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象征性领袖,身为皇帝,整天尸位素餐,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吗?

康熙教子是比较严厉的,皇子每天都要学习功课,每天凌晨3点钟就要开始上课,早上5点钟,老师们来检查功课,康熙大约早上7点钟会到,检查皇子的功课,一次康熙检查功课,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错,康熙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可以说,这种教育下,康熙的几位儿子才会文武双全,最终本不起眼的雍正才会革除积弊,大力改革,将清朝推上巅峰。

康熙的主要功绩,大家都知晓,铲除鳌拜,经过《鹿鼎记》的渲染已经广为人知。削平三藩。此时的康熙年方20,他力排众议,决意撤藩,强化皇权。当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与此同时,一些同三藩有密切关系的汉族将领,比如陕西的王辅臣也起兵响应,一些将军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吴三桂早已经身经百战,而康熙却初出茅庐,可是康熙异常老成,表现得格外镇定,用了八年时间平定。

影视剧中的康熙形象

康熙帝的另一功绩便是统一台湾。康熙帝统一台湾,正好30岁,康熙二十年,延平王郑经病故,而其长子被宠臣冯锡范所杀,冯锡范立郑经次子郑克塽继位,此时郑克塽仅仅十二岁。康熙帝抓住了这个等待了二十年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决定兴师,统一台湾。他重用了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这个任命取得了很好的功效,施琅熟悉福建地形,精通海军,最终在澎湖登陆,经过两年战争,统一台湾,因为特殊原因不好展开来说,可是这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大规模跨海作战堪称前无古人,只有唐高宗时期的跨海征高句丽能与之相比。康熙帝统一台湾,步步为营,节节胜利,干得极其成功。他首先抓住了时机,再是用人得当。康熙统一台湾的经验表明,他已经是一位英明成熟的政治家。

清军入关八旗主力南下,沙皇俄国的军队借着这个机会就侵入了黑龙江流域。康熙统一台湾之后,决定反击沙俄的侵略,康熙派萨布素率领军队到了雅克萨,清军在雅克萨地区分别发动了两次自卫反击作战。

康熙并未一味强调战争,他听说俄罗斯的彼得大帝重点在欧洲,东方也想求和,1689年派使团到尼布楚和俄国的使团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了额尔古纳河、格尔比齐河和外兴安岭以南的土地完全归清朝,这里面包括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以南的广大地区。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端边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是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康熙这个时候划定的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北部版图的基础,一直延续到今天。

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

此后,康熙帝又着手解决北方蒙古的难题,此时,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也统一了漠西蒙古,开始染指内外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正当俄国入侵外蒙古,外蒙古打败俄军之时,噶尔丹突然出兵攻击喀尔喀蒙古腹地,喀尔喀蒙古向康熙皇帝求救,康熙觉得噶尔丹是个祸害,宣布他为叛乱。噶尔丹跟康熙说要以长城为界,他管理北方,康熙管理南方。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以为有俄国的支持,得寸进尺,深入内蒙古的乌殊穆沁,在乌尔会河打败了清廷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领的骑兵。深入到距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直接威胁到北京。

乌兰布通之战

康熙决定御驾亲征噶尔丹,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摆好了阵势,骑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士卒于垛隙发矢铣,备钩距,号曰驼城。最终清军击败噶尔丹,噶尔丹逃跑。此后几年,噶尔丹又勾结俄国发动进犯,康熙再度于昭莫多之战大败噶尔丹,不久,噶尔丹病死。

乌兰布通之战后,康熙觉得应该联络内外蒙古各部首领,开一次会议,进行一次会盟,康熙三十年四月,康熙亲自北京出发,来到了本文的主角——锡林郭勒盟多伦,举行了著名的多伦会盟。

乌兰布通之战示意图

为什么会选择多伦呢?因为这里是亲满洲的察哈尔部所在地,当时把这里划分为蓝、白、黄、红各分正镶二旗,称蒙古八旗。一直到今天,锡林郭勒盟还有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等行政区划。

清乾隆二十六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祟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

参加会盟的清军,布营设哨,军容威武,气势雄壮。据记载:

“上三旗亲军居中,八旗前锋营二,护军营十,火器营四,共十六营,分二十八汛,各环御营而峙”

就此稳定了蒙古局势。

多伦会盟对于巩固清朝北部边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康熙帝所说:

“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

多伦会盟

通过多伦会盟,最终外蒙古与内蒙古都属于中国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此奠定。

康熙帝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曾六次南巡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工程,经过康熙一朝长达60年的休养生息,明末清初长期战乱造成的破坏得到了复苏,为将来雍正改革,乾隆全盛奠定了基础。

对于康熙,大家是非常熟悉的,众多细节也不赘述。他也有文字狱、海禁、晚年不重视吏治、没有定下立储制度导致皇子争斗等缺点,可是历史最忌讳非黑即白,康熙身处封建社会末期,对于封建制度的完善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了,自然比不上秦皇汉武的开创之功,谈不上作为“千古一帝”,可他也并不是昏庸无能的“千古罪人”,他一生兢兢业业,维护了国家统一,事非亲做不知难处,今天维护国家统一的我们更知道当时的艰辛,康熙在他那个时代做到了最好。他是一个好皇帝,足够了。

影视剧中的康熙形象

0 阅读:0

宝影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