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程药后裔世系中两个不同版本的考证

宣城历史文 2024-10-13 20:53:29

程福如

微信版第1600期

绩溪程氏药公后裔历经千年繁衍生息,支系繁多,分散于绩溪各个乡镇,部分迁徙至宁国、歙县、休宁、旌德等县以及江苏、浙江等省。从药公(新安31世、绩溪1世)繁衍至今,有的家族已达到70世。2019年冬,县境内后裔发起统宗谱编修,并于2023年3月圆满完成。

编修过程中,编委们发现药公后裔世系存在两个不同版本。中正坊派东青岭支系所藏清光绪版《康武程氏支谱》载:药公(1世)生4子:俊盛、俊怀、候陆、候环。俊怀(2世)生1子骋。骋(3世)生2子廷抃、廷任。廷抃(4世)生子令范,廷任(4世)生3子令翰、令启、令回。接下来,在宋朝,分成了小谷(含大谷)派、坊市派(即后来的市西、市中派)、仁里派三大派系。

小谷派:令范(5世)生惟咎,惟咎(6世)生公立,公立(7世)生子君定,君定((8世)生子张邰,张邰(有的写成继)(9世)生怜老(10世)。

坊市派(包括市西和中正坊):令翰(5世)生5子:惟政、惟迅、惟万、惟迁、惟逸。惟万(6世)生3子公茂、公显、公莅。公显(7世)生子君进。君进(8世)生3子:延琦、延殉、延高,延高(9世)生二子师显、师保。师显(10世)生庐藻 (又名文义、11世)。

仁里派:令回(5世)生子惟庆、惟玩、惟谊。惟玩(6世)生子公桢,公桢(7世)生子君审,君审(8世)生子行新,行新(9世)生子喻,喻(10世)生子庐藩(11世)。

下坞(属于小谷派)民国版《程氏世谱彝伦堂支谱》也有与此相同的世系表。

而民国版《程里程叙伦堂世谱》和清版《锦谷(包括小谷、大谷)程氏宗谱》《绩溪程氏川林公支谱》《康昌程氏宗谱》《楼基程氏世系谱》《璜上程承启堂世系谱》等多部谱则载:药公(1世)生3子:令范、令翰、令回。令范(2世)生惟咎,惟咎(3世)生怜老(又名师和、4世,小谷始迁祖)。令翰(2世)生5子:惟政、惟迅、惟万、惟迁、惟勉。惟万(3世)生庐藻(4世)。令回(2世)生惟庆、惟玩、惟谊。惟玩(3世)生庐藩(4世)。

将两种版本比对,发现多数谱世系中小谷(大谷)派少了6世、仁里派和坊市派少了7世。

查阅资料后发现,关于这个问题,民国版《程里程叙伦堂世谱》主编敬忠先生在编谱时就已知晓,他在令翰公名讳边上小注中这样写道:“按中正坊程祠稿谱讹令翰公为药祖曾孙。考辂公《续修世谱总论》(明嘉靖年间修谱),谓国初(指明朝初年)坊市长史通公澐公之后,尤与吾同出于药公者也。方积庆令宜黄(也在明朝初年修编过绩溪程氏世谱)携家谱以去,而通迁太学生时年甫逾二十,得未及考正谱一帙录之,其名次类多增减。积庆公谱出,而通公时已自觉其非,不入梓,固不待人之议其后矣。呜呼!谱其可以易言也哉!”

在此段文字中,程敬忠十分肯定地指出,明朝洪武年间,仁里程积庆曾编修谱,坊市的程通也在这个时期修编了程氏坊市派宗谱。当时程通只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得到了一帙未曾考证的老谱,结果在世系问题上有差错。后来见到积庆公的世谱,才发现自己所修谱有误,于是决定不印刷了,但不经意间以稿谱的形式留给了后人。

敬忠公又在令翰之子惟万公名讳边上标有一行小注:“按辂公、敷典公谱(明万历年间修)均载万公子庐藻,中正坊稿谱载惟万公生三子曰:公茂、公显、公莅,显子君进生延琦、延珣、延高,高子师保、显师,显子文义(庐藻)、文麟,核与祠谱讹增四世,约百余年,且行名年代不符,实不详。仍遵旧谱正之。裔孙敬忠记于仁里。”

敬忠公此段文字进一步说明了中正坊程祠中的稿谱世系与明嘉靖年间辂公所修的世谱以及万历年间敷典公所修世谱又差了4代。于是,民国年间所修世谱仍然遵照旧谱(即辂公、敷典公谱)续修,否定了程通稿谱。

西川村程氏2019年续修宗谱时,主编程尚远也发现该村程氏遗存的一本清光绪四年程世椿手抄《绩邑市世坊世忠程氏续修谱》卷一中的世系不同版本问题,后查阅到程敏政在《新安程氏统宗世谱辨》中,已指出《绩溪坊市程氏族谱》的错误:“如药尹金乡在唐光化元年(898),惟玩编谱在后唐清泰元年(934)。惟玩药公孙,令回子,与令翰子惟万同辈),上下相距仅四十年,而药与惟玩(惟万)相距6世(药-俊环-骋-庭仕-令翰-惟万);庐藩续谱在后周显德间(显德七年即960年,庐藩惟玩子,与惟万子庐藻同辈),上下相距仅27年,而惟玩(惟万)与庐藩(庐藻)亦相隔6世(惟万-公显-君进-延高-师显-庐藻),明显不合常理。”程尚远认为,以坊市程氏与仁里药公后裔的辈分相对应,只有“药-令翰-惟万-庐藻”4代,并非相距11世。《坊市程氏族谱》和西川、东青岭两手抄本,多7世是一个错误。他们最终与仁里民国版《程里程叙伦堂世谱》的世系达成了一致。

2023年仁里主修的《绩溪程里程氏叙伦堂统宗谱》,也采信了民国版的世系。

但在请谱仪式结束两个月后,汪中成先生从国家图书馆家谱馆购得明版《新安程氏统宗迁徙注脚纂》(以下简称《注脚纂》)一部,该书中收录的世系与中正坊稿谱完全相同,内有中正坊和小谷两派的分别多出7世、6世的图表以及说明文字。

经过反复研读《注脚纂》,得知该纂编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缘起于徽州各县程氏对明成化年间程敏政所修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有多处异议,比如有对伯符、休父之争,对徽州始祖元谭公是东汉程普之后还是程昱之后之争,有对伊洛二程与徽州程氏传承世系之争,有珍公八子与十子之争,有仁里下祠堂程氏是元定还是元龙后裔之争等等,于是有人牵头收集了各县异议之处编纂成册。《注脚纂》实际上是对程敏政所修谱的一次纠正。其中绩溪药公后裔中的中正坊派和大谷派认为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中少7世、6世与他们收藏的家谱不附,在《注脚纂》中给予了纠正。而药公仁里派则认为程敏政谱没错,所以没有参与其中。

之后,绩溪药公后裔谱中出现了仁里派(指明末之后再从仁里迁出的各支系),皆遵从辂公少7世版本,而早在宋代迁出的坊市派(以及迁出的支系)则遵从多7世版本的现象。而在明嘉靖年间参与修编《注脚纂》的小谷、大谷两村程氏,在清朝乾隆年间修宗谱时,却没有采信先祖们的多6世版本,而是与仁里派谱达成了一致,可见他们当时也知道了中正坊程通谱的错误。

经过多方考证,我们可以肯定,两个不同版本的出现,缘于明洪武年间程通所修谱的错误。于是我们将两种不同版本和考证的结果都补录于谱中,以飨各地宗亲。希望药公后人见到不同版本时,能够了解这个历史过程。

(作者系绩溪县血防站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0 阅读:2

宣城历史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