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南部峰峦起伏,联岫回溪;中部丘陵绵亘,岗冲错列;北部河网交织,田园平整。水阳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南漪湖位于市境东北部。
一、约70万年前:陈山智人活跃在宣城地区
20万至30万年前,宣城水阳江流域一带,人类就开始过着耕种和渔猎生活。夏、商、周时代,中原人多次大批南迁,与当地人融合,从而建立各自的氏族家园和村落,并开始了较大规模的铜矿开采与冶炼,宛溪河东岸的水阳江流域的平原丘陵一带,成为古人类进行物物交换的大型贸易型聚落。宣城一带在商周时就有了古代文明,根据出土的古代石器和陶器,这里应属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扩张区。
二、远古至秦代:萌芽与初建
爰陵及其周边的氏族方国,周王朝分封天下,周成王将其分封给楚国创始人—熊绎。春秋战国时期,宣城地区便已成为吴越楚等诸侯国的争夺之地,时称“爰陵”,这被视为宣城定名之始,尽管其具体名称来源已无从考证。战国时期分属吴国、越国;越国灭吴国、尽属越国;楚国灭越国、尽属楚国。及至秦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制,宣城地区被纳入扬州鄣郡,并设立爰陵县,治所设于今宣城一带,标志着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
三、汉晋南北朝:行政调整与变迁
楚汉之交属英布的九江国庐江郡。汉初,先后属英布、刘长、刘喜的淮南国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至景帝四年(前153),改属刘赐的庐江国庐江郡。元封二年(前109),消除外祸内乱在位32年的汉武帝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废鄣郡,改设丹阳郡,郡治由鄣城(即今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安城古城村)迁至为宛陵县,秦置“爰陵县”更名“宛陵县”,这一名称因地处宛溪之滨、陵阳之麓而得名,官府衙门设在爰陵县的官府衙门彭泽聚(即:今市区宛溪河东岸)。王莽新朝时,行政设置有所变动,天凤 (9—23) 年间,王莽改宛陵县为无宛县。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重新调整州县布局,撤销宣城县并入宛陵县。汉灵帝刘宏中平(185—189)年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改刺史为州牧,恢复了宣城县等被撤销的县。
西汉初年起,宛陵县及周边部分为逃避战乱、赋税的士兵和百姓以及一些作恶多端的囚犯大多都逃到南部深山藏身。他们与山越人一起,流动于山野之中,老死于林莽之间,打仗时蜂拥而上,败阵时作鸟兽之散,朝廷和地方官府莫可奈何。东汉初年,宛陵县再次归于丹阳郡。此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宣城地区的行政归属时有变动,但宛陵县(后称宣城县)作为核心区域的地位始终稳固。东汉未年,割据中原的曹魏政权如豺狼般窥伺孙吴江东地境,常常利用山越人,滋扰江东政权,牵制东吴。
汉丹阳郡行政图
三国时,宣城旧县隶属三国吴,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蒋钦随孙策、孙权征战有功,官拜右护军、荡寇将军、西部都尉、讨越中郎将。蒋钦屯守宣城时,曾去讨伐豫章的强盗。芜湖县令徐盛收捕蒋钦留守的官员,呈表要求处以斩首,孙权因为蒋钦在远方作战,没有批准,徐盛由此自以为被蒋钦怨恨。曹操进军濡须,蒋钦和吕蒙掌握各军统一调度使用。徐盛时常害怕蒋钦借事故迫害自己,而蒋钦则屡屡称赞他的优点。徐盛终于佩服蒋钦的德行,议论的人也都赞扬蒋钦的为人。蒋钦死后,黄武元年(222),孙权封蒋钦之子蒋壹为宣城候。蒋壹统领军队抗拒刘备有功,回来后奔赴南郡,与魏国交战,却临阵去世。蒋壹无子,宣城侯国降为县(《三国志》卷五十五)。
晋咸熙二年(265)十二月,晋王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建立了西晋王朝,咸宁六年(280)三月,吴国末代皇帝孙皓(242-284)投降晋国。为了削减吴国旧势力的影响,缩小曾以吴国都城建邺(今南京市)为中心的丹阳郡的影响力,在丹阳郡南部地区设置宣城郡,以境内宣城县为郡名。进入南北朝时期,宣城郡隶扬州、南豫州(始置于永初二年,后几经废置),宣城郡的治所虽有迁移,但宣城县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南朝梁时,曾在水阳镇侨置逡遒县,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的行政设置。
四、隋唐五代:稳定与调整
北周静帝大象三年(581)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隋国公、丞相杨坚逼迫年仅九岁的外甥、皇帝宇文阐(原名宇文衍)禅位,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隋朝统一全国后,对地方行政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开皇九年(589)废郡、并县,南豫州改称宣州(一说陈改),宣城地区成为宣州的一部分,治所设于宣城。这一时期,宣城县的疆域得到进一步确定,并成为宣州的核心。唐代时,宣州地区先后设立总管府、都督等行政机构,宣城县的地位日益重要。
武德三年(620)置宣州总管府。七年改置宣州都督府,督宣、潜、猷、池四州。贞观元年(627)罢都督府,宣州先后隶江南道、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改称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宣州。
唐初,唐武德三年(620)六月,唐高祖李渊分封杜伏威为吴王,管江淮以南诸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设宣州总管府,统管宣州、桃州、猷州3州11县军事,授猷州刺史左难当为宣州总管,“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年(618) 春,正月,丁未朔一时天下未定,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统数州之兵《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文皇帝颂》”。
唐武德六年(623),唐王朝令杜伏威入朝为官,以行台左仆射、舒国公辅公柘留守丹阳(今南京市),而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柘不服,诈称得杜伏威书信,于八月杀王雄诞,夺取兵权,起兵反唐,在丹阳称帝,国号宋。高祖李渊派元帅李孝恭、副帅李靖领七位总兵征讨辅公祏。双方在江淮地区、皖南泾县、宣城、宁国文脊山(曷山)一带数次交战,历时一年多,辅公祏的主力在皖南一带被消灭。辅公祏战败逃往浙江绍兴、德清而被俘。唐武德七年(624),隋未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唐王朝行台左仆射、舒国公辅公柘在丹阳(今南京市)叛唐败亡,被杀。唐高祖李渊下令撤销宣州总管府,改置宣州都督府,任命在平叛辅公柘造反中,坚守猷州城有功的宣州总管左难当任宣州都督府第一任都督,统管宣州、潜州、猷州、池州。
唐朝未年,潘镇割据,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907)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50多年间,在中原地区先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淮河以南地区主要有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建都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后为李昪所建立的南唐所取代;镇海东节度使钱镠建立的吴越国,建都杭州等10多个割据政权。在这十多个割据政权中,南唐的势力最强大,鼎盛时统辖35州,疆域包括今江西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其次是吴越国,鼎盛时统辖13州1个军,疆域包括今浙江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从地理位置来讲,吴越国东临大海,西、南、北三面与南唐相邻,在各国争霸中,南唐对吴越的威胁最大。为了对抗南唐,吴越国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战略策略。五代十国时期,宣州先后属吴和南唐。此前,唐末曾于宣州置宁国军节度使(大顺元年置,天复三年废)。吴复置宁国军。南唐因之。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962),南唐后主李煜任命神武统军林仁肇为宁国军节度使兼宣州刺史,林仁肇依阴阳八卦借地势“肖龟为形,南首北尾”构建城池,即人称“乌龟地”的由来。开宝五年(972),李煜误中赵匡胤反间计,用毒酒毒死林仁肇。开宝八年(975)宋军陷金陵,李煜出降,南唐亡国。
六朝及其前后宣城政区关系表
朝代
今宣城市
隶属
辖县
户口
西汉
丹杨郡
扬州(监察区)
17县
107541户,405171口
东汉
丹杨郡
扬州(监察区)
16县
136518户,630545口
孙吴
宛陵县
扬州丹杨郡
西晋
宣城郡,治宛陵
扬州
11县
23500户
东晋
宣城郡,治宛陵
扬州
10县
宋
宣城郡,治宛陵
扬州
10县
10120户,
47992口
齐
宣城郡,治宛陵
扬州、南䂊州
11县
梁
宣城郡,治宛陵
南䂊州,扬州
10县
陈
宣城郡,治宛陵
南䂊州
9县
隋
宣城郡,治宣州,治宣城
6县
19979户
唐
宣州,治宣城
江南西道
10县
贞观十三年22537户,95753口
天宝十二载121204户,884985口
五、宋元明清:发展与巩固
宋代时期,宣城地区继续发展,宣城县成为江南道、江南路及江南东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登基后改名炅)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太平兴国二年 (977),宋太宗赵炅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节度使所领只是一州府,宋政府又以朝臣出任知州、知府。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授予宗室、外戚、少数民族首领和文武大臣,对武将更是晋升的“极致”多者可带两三镇节度使,礼遇优厚。宋绍兴三十年(1160),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赵昚被立为皇子,制受宁国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禅位赵昚。乾道二年(1166)初,宣州官史吴府等人上书朝廷,要求以“孝宗皇帝潜邸(即: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宣州”,乞求将宣州升格为“府”。八月,孝宗皇帝诏令天下,升宣州为“宁国府”,延用自己曾任宁国军节度使的官号,取“安宁定国”之意,并令朝中左朝请大夫臣允协在朝堂之上书写“宁国府”三字赐予。南宋未年,宋度宗赵禥咸淳九年(1273),宁国军最后一任节度使唐泰岳以枢密之职节度宁国军,奉旨率兵主动出击元军,在长江下游江防要地采石矶(亦名牛渚山)久攻元军不下,被迫退守宁国县城,元军破城视死不降,其部下冯铨将其安葬在今宣州区狸桥镇的小昆山北,其子孙念其墓葬在宣城,不忍心离去,还居宣城(《元贡师纲传略》)。
元代时期,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为宁国路总管府。二十一年隶江浙行中书省江东建康道(大德八年治宁国路)。改广德军为广德路,隶江浙行中书省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占领宁国后,先后改宁国路为宁国府(一说宁安府)、宣城府、宣州府,二十七年(1367)定名宁国府。改广德路为广兴府、广德府。
明洪武元年(1368)宁国府属南京直隶中书省。四年改广德为广德州。十一年属京师直隶。永乐元年(1403)后属南京直隶。
清顺治二年(1645)宁国府和广德州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江南省),十八年隶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隶安徽布政使司(安徽省),先后归安徽宁池太广道、徽宁池太广道、皖南道管辖。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起义军与叛军在宣、郎、广、宁境内多次展开激战,战火未灭,瘟疫又起,人死无数。据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同治元年至同治三年(1862—1864),疫病所至,村落为墟”,“白骨蔽野,十室九空”,“鼠,白日出洞,不畏人”。《广德州志》载称:“先是州民‘贼’中困苦流离,死者过半,至是又病疫,5至8月,积尸满野,死亡殆尽。”现在看来,很可能是鼠疫。这样,兵燹加瘟疫,致使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清嘉庆十一年(1806),宣城县人口为107万多人,同治十年(1871),仅有25万人左右,死去四分之三还强。鉴于以上情况,清王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便采取了3条措施:(1)蠲免田赋,“豁免咸丰九年前钱漕杂税”;(2)发放农贷,主要是粮种耕牛;(3)奖励移民,恢复生产。以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首的清廷大臣,便在此广设“安徽善后总局”“放牛局”“劝农局”等机构,招民垦种大片无主荒田。湖南、湖北、河南、皖北等大批穷苦农民纷纷涌向宣、郎、广、宁等地,“据室为家”(凡有空屋,移民皆可居住),“插标划田,立界分山”,于是发生了一场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江南大移民。
元明清三代,宣城地区历经多次行政调整,但宁国府(或宣州府)及宣城县的基本框架得以保持,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六、近现代:变革与新生
进入近现代,宣城地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末民初,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宣城县废府存县,直属安徽省管辖。此后,随着行政督查专员公署等机构的设立和变迁,宣城县的行政归属虽有所调整,但其作为皖南地区重要城市的地位始终未变。
新中国成立后,宣城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49年4月24日,宣城全境解放,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此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宣城地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者单位:宣城市党史与地方志研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