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之谜:他真的逃出了南京城吗?

马谡聊谈历史 2024-10-17 20:17:00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率领大军攻进南京城皇宫。谁知,宫中已经化成了一片熊熊火海,在无数太监宫女的哀嚎声中,建文帝朱允炆也下落不明……

虽然在正史中,提到朱允炆的结局,都是言之凿凿的“自焚宫中”。但历朝历代的史书看法却有不同,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朱允炆逃出南京城的种种奇谈异论。

六百多年来,建文帝的下落始终成谜,成了一桩无解的悬案。而近年来,史学家们在有限的线索中层层梳理,终于发现了崭新线索,不由感慨:朱棣的谎言竟然骗了我们六百年。

一、主动“自焚”的建文帝

(朱棣)官方的说法是,建文帝死于纵火烧宫。

《明史·惠帝纪》中有记载:“(建文)四年六月丑,燕兵犯金川门……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明实录》中也有类似记载:“上(成祖)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

可见,这两部正史对于朱允炆结局的意见一致,都是说他自焚宫中,都是当场发现尸体,人证物证俱全,没有一丝可供怀疑的空间。

但即便是正史,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是存疑的。

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可能对记录自己功过的史书毫不过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明史》和《明实录》都是正史,但成书时机都有点特殊。

其中,《明实录》这本书是明朝时修订的。

由于建文帝的年号被夺,关于他的内容都被塞到了《明实录》中的《太祖高皇帝实录》和《太宗文皇帝实录》里。

也就是说,建文帝的内容纯纯是个“赠品”。

其中,建文帝之死,主要记录在他四叔朱棣(明成祖/明太宗)一朝的事情里。

众所周知,朱棣是把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自个儿才当上了皇帝。在编纂史书时,他为了维护自己地位的正统,必然要把朱允炆“写死”,而且一定要是“自焚而死”。

一是建文帝自杀了,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朱棣才能以朱元璋嫡子的身份顺势登上皇位,稳住大局。

二是建文帝自杀之后,即便再出现一个活着的“建文帝”,纠集旧臣妄图复位,朱棣也能以“假冒皇家血脉”的理由将其镇压。

不得不说,朱棣这招真是妙绝了!

而《明史》这本书,看着像明朝人编撰的史书,实际上却是清代的张廷玉等人主编,成书时间距离建文朝代有几百年,不算很久远,资料还是可以找到的。

但是,当时民间盛传大明朱三太子未死的说法。

康熙帝得知此事后,不论此人是否是明朝崇祯帝之子,都以“假冒”之名将其诛杀,就是为了杜绝明朝遗民复辟王朝的念头。

基于这个时代背景,清朝史官在写到建文帝的归宿时,更倾向于将其写成“阖宫自焚”,完全断绝了失国君主流落民间的这个可能性。

由此,后世史学家对于这段历史的可信度一直存疑。

不过,到了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时,“十全老人”又命史官重新修订了一番《明史》,并将建文帝之死的内容更改为马皇后自焚死于宫中,毫不提及建文帝的踪迹。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推测,清朝统治者并非不知道那段历史的真实原因,只是基于政治需求将其暂时性隐藏了。

而乾隆修改后的,才是那段历史的真实面目:建文帝非“自焚”而死。

二、建文帝怎么逃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建文帝不是自杀的,那他必然逃出了南京城的皇宫。然而当时明皇宫大兵压阵,内外城门皆有重兵把守,整座城池犹如铁桶一般。

手无缚鸡之力的建文帝,又是怎么逃出这重重封锁的呢?

关于这段记忆,正史上绝无可能有,野史上的记载也是寥寥。

但清朝人谷应泰撰写的《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却是一个“异类”,他把建文帝出逃一事写得惟妙惟肖,几乎写成了一本微型小说。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五,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碟三张……架装、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丛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

讲的就是建文帝逃亡的当日细节。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某日凌晨一两点,建文帝朱允炆已经知道金川门(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失守,大军已经涌入皇宫,自觉死期已近,灰心之下就想要自杀。

吓得随从和大臣们跪了一地。

旁边一位名叫程济的大臣连忙拦住他:“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如趁此时逃走,来日再从长计议!”

但建文帝只觉得四面楚歌,全是死路,哪里肯听。

危急之下,另一位大臣王钺福至心灵,连忙拦住建文帝:“皇上,有法子!”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吐露了一个惊人秘密。

原来朱元璋曾给朱允炆留下一件救命宝物,就藏在奉先殿(明朝皇帝家庙)里面。那个红匣共有两锁,锁芯都灌了铁汁,无论如何难以破开。

群臣面面相觑,想到了一点:这铁锁如此坚固,人力根本无法破坏,除非用火……

马皇后深明大义啊,见大家都呆若鹌鹑,于是甘愿以命相搏,举着红匣冲进大火之中。

那红匣上的两锁,果然遇铁而化。建文帝大喜,从里面取出度牒三份,白银十枚,剃刀、袈裟、僧帽僧鞋一应俱全。

建文帝顿时明了,随即与众臣装扮完毕,悄悄从“鬼门”逃离皇宫……

因为谷应泰写的这段故事太过逼真,不少史学家怀疑其细节的真实性:就是建文帝自个儿写下的遗书,也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吧?

但文中记载的大体情节,应当还是有所依据。

首先,以朱元璋多疑善谋的秉性,为自己的皇长孙提前准备好这个“锦囊妙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他建国以后,大肆屠杀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给朱允炆扫清障碍。担忧年幼皇帝镇不住这群手握兵权、政权的彪悍老臣。

既然朱元璋能想到这层,难道想不到自己分封各地、正值盛年的几个儿子,有着夺权篡位的可能吗?

而安排僧人服饰、度牒这件事,应当是参考了朱元璋昔日当过和尚的经历。明朝时寺庙众多、和尚的地位不低,装扮合适便可蒙混过关,只要拿上度牒,出入也不受影响。

至于文中所说的“鬼门”又是何处,从1998年的一则报刊中,或许能得到线索。

当时《新民晚报》有载:“南京古城发现墙中墙,明朝皇帝朱允炆失踪悬案有新证。”

文中写道:在明长城的小城墙外大城墙内,发现一个宽1.7米、高2.5米的隧道。

通过这条隧道,可神不知鬼不觉从皇宫逃到城外。因此,不少史学家猜测,这条隧道有可能就是建文帝当时逃出来使用的“鬼门”。

三、流落民间的建文帝

那建文帝逃出来后,他又去了哪里呢?

虽然朱棣登基之后,对于建文帝一朝的大量资料进行焚毁,大批旧臣也遭遇残忍株连,导致留下来的记录极少。

但只要存在过的事情,多少会留下一些线索。在清朝人编撰的《明史》中,便留下了不少蛛丝马迹。

如《明史·郑和传》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明史·程济传》说:“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乃为僧出亡。”

《明史·张传》说:“世传燕师入京,沈即自经死,严震直奉使至云南遇建文君,悲怆吞金死,考诸国史,非其实也。”

《明史·牛景先传》说:“世相传有河西补锅匠之类,金川门启,帝亡去,济丛之,莫知所终。”

《明史·姚广孝传》中说:“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综上可知,建文帝在城破时,宫中起火,去向不明。有的说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怀疑建文帝逃到了海外;有的说建文帝跑到了云南,悲怆之下吞金而死;有的说建文帝假扮为僧,便一直用这个身份活了下去……

可见,即便是在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也是模棱两可的。而在部分的地方志中,说建文帝流落到了西南,投奔了云南沐氏家族,而后隐姓埋名成了一名僧人。

至今,云南省武定县狮子山正续禅寺中还存有一首建文帝(传闻)所作的诗词。

“僧为帝,帝亦为僧,十载衣钵相传,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只是这传闻究竟是真是假,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说法。只能留待后面的史学家再做探索、发现和分析了。

0 阅读:0

马谡聊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